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

憑着穿越衆的優勢,劉徹將整個硫酸製作流程全部系統化了,工匠只需控制最前端的反應釜和最後端的收集罐。

爲了避免爆炸或因氣體泄漏發生太大危險,劉徹將反應釜設計成小型“由”字釜,釜頂是可以關閉的進料口。

工匠從進料口倒入膽礬粉料,旋緊螺絲狀的釜蓋後,就可以在釜底進行加熱了。雖然釜蓋並不能達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但是由於三氧化硫氣體比水蒸氣重,會先從靠近釜底的出氣閥排出,所以倒也不需要太擔心會出進料口大量泄漏。

劉徹又將單個反應釜的體積限制在水缸大小,即使泄漏也死不了人,但職業傷害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劉徹頗爲無奈的如是想。

現在去考慮這些還太早了,劉徹不是聖人,當初歐洲的工業革命死了多少人,哪怕劉徹再牛,也不能違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只能提升工匠的薪俸和福利,當做高危職業的補貼,另外吩咐他們要經常換崗,不能長時間呆在廠房內。

整整十個蹭光發亮的反應釜排成一排,讓劉徹覺得有了幾分後世地下三流化工廠的樣子。

三氧化硫氣體從反應釜的出氣閥出來後,會進入冷凝陶管。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金屬冷凝管道,劉徹設計的冷凝管是“L”型陶質管,每段管內都塞進了銅質散熱片,不但利於導熱,還能有效減緩氣體流速。兩個冷凝管之間通過內螺紋和外螺紋對接,形成了連續的“幾”字形彎曲冷凝管道。

連接後長達數丈的陶製冷凝管道,需要經過鋪設了瓷磚的冷卻水池,方纔連接到冷卻池對面的收集閥門。冷卻水池與室外的寬闊水渠相通,以保證水溫能及時調節。池邊甚至準備了硝石,必要時,可以強制降溫。

收集閥門的另一端,連接着數十個半人高密封陶罐上的進氣口,陶罐上端安裝了入水閥門,下端則是出水閥門。顯然是用來溶解經過冷卻和減速後的三氧化硫氣流,製取硫酸的收集罐。

十個反應釜和數十個收集罐,都自帶閥門,能獨立運作,這就保證了不管是往單個反應釜換料還是從單個收集罐取硫酸時,整個系統都能依靠其他設備繼續維持運作。儘可能多的提升生產效率,是工業生產模式的明顯表徵。

當然,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化工碩士,劉徹還必須解決廢料問題。肆意傾倒化工廢料,顯然不在未來帝國皇帝的選項內,變廢爲寶纔是最佳選項。

反應釜中的膽礬分解完後,工匠會從進料口往釜內注水,同時打開釜底的廢料閥門,大量帶着粉料的廢水通過排水管流入廢液渠。廢液渠中安排了數層起着過濾作用的竹篩,將廢液中的氧化銅過濾出來。

氧化銅可是好東東,能用於有色玻璃、陶瓷釉彩的着色劑。每年少府的陶窯瓷窯都要消耗大量的氧化銅,如今倒是提他們省下了大筆的開銷,劉徹覺得自己真是個大漢版的活**。

而剩下的廢液將流入幾個各自獨立的析出池,數塊巨大的鐵板從池邊延伸到池子深處。這是劉徹參考後世的“熱得快”設計出來的,通過烘烤鐵片,達到加熱池中廢液的目的。

由於廢液的成分大部分是硫酸銅溶液,可以在注滿後封閉的析出池內,採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把硫酸銅溶液加熱,一直加熱到藍色晶體比較多出現時,就停止加熱,然後等待剩餘的水被蒸發幹,就可以得到硫酸銅晶體,回收使用。

當劉徹用特製的玻璃杯從收集罐中採集到油狀的溶液時,緊緊的攥着拳頭,激動不已。成了!就這麼個小小的廠房,作爲工業生產模式的示範版,爲劉徹提供了工業發展的思路。單純的拋出各種跨時代科技是不夠的,必須傳遞科學的思維和先進的生產理念。

科學思維的傳遞,在田勝的私學和遺孤院的內院中,正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而先進的生產理念,就需要跟隨着新技術的傳播,慢慢普及,劉徹覺得自己仍然任重道遠。

無論如何,擁有了硫酸的劉徹,終於推開了大漢化工的大門。

平抑下激動的心情,他吩咐太子詹事安排專人負責硫酸的製取和保存,必須嚴格按照他預先定下的章程,一絲不苟的執行。隨後,又安排了幾個侍衛把守此處,不許閒雜人等入內。

畢竟硫酸不是一般的玩意,特別是濃硫酸,可不好讓人碰。

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辦蒙學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問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