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避暑山莊整體佈局巧用地形,按照地形地貌特徵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藉助於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甚得道家的精髓。

山莊內建築規模不大,樓閣和圍牆多采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苑景自然野趣,與天然景觀和諧地融爲一體,達到了迴歸自然的境界。

面對如此美景,王軒卻覺得很苦惱,因爲他身邊坐着一個諸神辟易的煞神——中尉郅都。

作爲掌管京師行政的內史和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兩人平時沒少打交道。

對於郅都,王軒是很敬佩的。雖然他有些不近人情,但一向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從不因人廢事,自從接管中尉府,長安城的甚至都快做到了傳說中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當然,敬佩是一回事,但親近就是另一回事了。

郅都就像他的綽號“蒼鷹”一樣,彷彿時刻翱翔在萬丈高空,高傲而孤獨,用鷹隼一樣銳利的眼睛打量着每個人,令人不寒而慄。而此時,這個狠人正坐在王軒身邊釣魚,不由讓他心中哀嘆連連。

自從數日前被陳氏解開了心結,王軒也心安理得的在避暑山莊住了下來。果然如陳氏所料,陛下和太后兩派的朝中重臣都紛紛到山莊來避暑。

幾天下來,王軒已經碰到了不少熟識的重臣,心中更是大定,開始學陳氏和嫣兒享受生活起來。他玩不慣那些麻將什麼的鬧騰玩意,倒是在山莊安排的伴遊建議下,接觸到並漸漸喜歡上了釣魚。

山莊內挖掘了一個大大的湖泊,引來滈水注滿,八座別緻的吊橋連接到湖心島上,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盪漾。湖心小島上有股清泉,碧草茵茵,林木茂盛,有別致的亭子供人歇腳,湖畔還專門預備了處處垂柳的小水灣供人垂釣。

久居長安城的朝臣們,很快就愛上了釣魚這項運動,紛紛到湖心島上,享受生機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領略賞心悅目的湖光山色。微微清風吹走了朝堂上的喧囂,釣竿的顫動帶給老人以童子般的歡樂,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人也會“靜如處子”。

王軒原本和相熟的大臣約好,今日午膳後共同到此處垂釣,故此早早在此等候。誰知郅都突然出現,拿着山莊內特製的釣具和桶子自顧自坐到王軒旁邊的釣臺上,連聲招呼都沒打。

王軒見狀就暗道不好,怕是相約的同僚遠遠看到郅都在此,就不肯過來了。

事實證明,王軒的猜測沒有絲毫錯誤,而且不但是大臣們不來,連魚兒都不敢來了。

兩人相對沉默的垂釣了半個多時辰,浮漂愣是就沒有絲毫抖動過。王軒無奈的看了看郅都,只見他連垂釣時都把身軀坐得筆直,在烈日當空的午後,王軒卻彷彿看到他身邊籠罩着濃郁的寒氣,恐怕水裡的魚兒也感受到了吧。

郅都早就發現了王軒在打量他,卻根本懶得理會。

他現在也是滿心鬱悶,不知道太子殿下爲何非要命他到這山莊休閒,還嚴令他必須日日垂釣,消除些身上的煞氣。中尉做的本就是殺人的活,別人雖稱他爲酷吏,在他眼裡卻是一種讚賞。

身上沒點煞氣,咋能壓住長安城裡的牛鬼蛇神和各路神仙?

他不知道,劉徹對他的期許絕對不是管治安的中尉。

這種有才能又足夠忠心的臣子,劉徹是不會允許浪費的,自然不能讓他過於投入在殺戮中。

要知道,從去年接任中尉一職,郅都的血手裡已經攢下了上萬條人命。慄姬一族,上林苑罪官九族,劉榮哥三王府下人,每次乾的都是夷其族的活,這身上煞氣真是滔天了。用後世的話說,若非他神經足夠堅韌,早就心理變態到極致了。

因此,劉徹下了嚴令,命令郅都到避暑山莊避暑,還專門派了宮中侍衛,強迫他一定要日日垂釣,好好調節一下心理。

從前劉徹身處的國際傭兵組織,不少過度殺戮導致心理問題的成員就是靠着釣魚配合心理治療,恢復了健康。

當然,劉徹不會向郅都解釋啥是心理治療,而是告訴他要消消煞氣,漢朝的人都能聽得懂。

“郅都大人怎的也到此處避暑?”

老實人王軒實在受不了這種尷尬的沉默,卻又不好獨自離去,只好硬着頭皮問道。

郅都聞言,原本面無表情的臉色急速的幾度變換。他實在沒想到王軒會主動找他說話,這分明是在爲難他嘛,太子的嚴令中有個詭異的要求:一旦別人和郅都說話,他的回答必須三倍於對話者。

不得不說,郅都是一個言出法隨的人,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雖然他極度不喜言辭,但還是遵照太子的命令,在心中默數了王軒問話的字數,想了良久,道:“本官奉太子之命到此處避暑,王大人怎的也到此處避暑……”

字數不夠啊,他急忙又想了一句,繼續問:“可帶了家眷?”

還是不夠啊,又繼續:“可用過午膳?”

還差三個字,咋辦?郅都急出了滿頭大汗,卻顧不得理會滿臉訝異的王軒。急切間,他突然看到水面上王軒的浮漂動了,忙叫道:“快收杆!”

……

呼,見到王軒提起魚竿,一隻銀灰色的鰱魚躍出水面,郅都長舒了一口氣,三十六字,齊活了!

眼看王軒就要轉身說話,郅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提起釣具和釣桶,一溜煙的跑得沒影,只留下無語問蒼天的王軒。

王軒把蒼鷹郅都嚇得落花而逃,絕對是件轟動全長安的偉業,足以載入史冊。

不明就裡的王軒悠閒的收起釣具和釣桶,晃悠悠的回到自己的獨棟小樓,將鰱魚交給山莊專門爲小樓配置的廚師打理,便到書房尋些有趣的野史,躺在露臺的搖椅上,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避暑山莊確實有些門道,各種物件齊備而新奇。

比如這小樓裡的書房,滿當當的幾個書櫃,擺滿了長安城萬金難求的線裝書,天文地理,經書典籍無所不包。甚至有一些先秦典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秦始皇焚書後,大漢朝堂的典籍有很多的殘本,遺本,竟然在此處也能得見。

據說朝堂上的幾個老學究呆在自己小樓的書房裡,數日不眠不休,熬紅了眼,就爲多讀些典籍。王軒不是書呆子,但也喜歡不時泡在書房,尋些新奇有趣的書籍讀讀。

良久後,他合上書籍,看了看遠處的夕陽,估摸着陳氏和嫣兒也該回來了。

陳氏自打到了山莊,就和貴婦們湊在一起,終日呆在山莊內的會館玩樂,那種叫麻將的玩意更是一打就是整日。而嫣兒也跟着官宦家的公子和千金們四處遊玩,泛舟湖上,縱馬田園,不亦樂乎。

王軒站起身,伸了伸懶腰,深吸一口氣,貪婪的體味着山野中的閒逸,偶爾能逃開爾虞我詐,享受這平淡卻奢侈的生活,實在是一件美事。

只是不知道此時的長安城,還有多少朝臣夜不能寐,竇嬰,周亞夫,一代賢臣名相,難道真的執迷不悟,逼陛下和太后動手嗎?中尉郅都此時正在山莊裡,身處長安的他們會有其他動作嗎?

王軒長嘆一口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在遠離長安城的山莊中,王軒已經能用一種跳脫的姿態審視着城中的竇嬰等人,自然知道他們的堅持是多麼的無力。

驅散腦海中的思緒,王軒站在露臺上,對着遠處緩緩歸來的陳氏娘倆揮了揮手,臉上滿是柔情笑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師徒相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團 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須多言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七百章 注輦歲贈第四百一十章 長秋醫學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錢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十六章 工業模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