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

甘泉宮內,漢帝劉啓沒有等到長安城中竇嬰動手的消息,卻收到隴西郡太守吳蒯的加急奏報。

劉啓看完後,皺了皺眉頭,遞給了身邊的劉徹,有意識的開始培養劉徹處理政務。

河西走廊!

劉徹放下手中的奏章,興奮的看着劉啓,目光中滿是狂喜。

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戰略要地,是後世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

祁連山脈的高山上,有着豐厚的積雪和冰川覆蓋,這些積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節融化,爲河西走廊大量的綠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滋養、灌溉而造就了水草豐美,物產豐富的河西走廊。

如今的河西走廊是匈奴人遊牧的地方,此處的西羌部落都臣服匈奴。

匈奴強大,冒頓單于曾“破東胡,走月氏,威震百蠻,臣服諸羌”。當時漢王朝初建,無力對匈奴實行反擊。匈奴爲切斷漢朝通向西域的道路,並從東西夾擊關中,力圖南下連結西羌酋豪。而漢王朝則將隔絕匈奴與西羌的聯繫,作爲一項重要的防禦措施。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西羌人經過先秦一段很長時間的遷徙分化,進入中原的羌人已基本上融合於漢人之中,未進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隴西以外,大都散佈於長城以西,特別是河湟地帶。

就在劉徹爲如何打通河西走廊煩惱時,竟得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羌族一支研的後代留何不堪匈奴貴族的奴役,率種人請求歸附,爲漢朝守衛隴西要塞。

“父皇作何打算?”劉徹問道。

劉啓不明白劉徹爲何如此興奮,畢竟先前歸附大漢,遷入中原的羌人部落也不少,卻沒什麼大用,反而跟邊塞的漢人發生了不少衝突,隨即淡淡答道:“既是要求歸附,可把留何及其研種羌部落一齊遷居到隴西郡中,安排在狄道、安故、臨洮、氐道、羌道五縣中,與我漢人雜居,共同守衛西北邊防。”

“父皇,兒臣以爲,將其遷入關內弊大於利,斷斷不可。”

劉徹可不希望如同先前歸附的羌人一般將留何羌改造成農耕民族,太浪費了!

劉啓聞言一愣,搖頭道:“朕也知道此舉並無好處,甚至會禍害當地漢人,可是若此次不接受留何歸附,恐寒了西羌諸部欲歸順大漢的心啊。”

“父皇誤會了,兒臣並不是要拒絕留何歸附,只是不希望其部族遷入關內罷了。”

“哦?莫非你有良策?”

劉啓知道劉徹從來都不會無的放矢,頓時來了興趣。

劉徹點點頭,道:“兒臣有些想法,如今尚待斟酌,明日會擬成奏章呈給父皇。”

劉啓按捺下心中的好奇,隨即吩咐劉徹回去細細考慮,卻是徹夜輾轉發側,夜不能寐。

翌日,劉啓迫不及待的看完劉徹呈上的《平羌六策》,雙手不住的顫抖,太陰損了!

劉啓知道這道奏章一旦泄露出去,會造成多大的波瀾,這可是劍走偏鋒的絕戶計啊。思慮良久,劉啓緊咬牙關,卻仍遲遲下不了決心。

劉徹並不着急,只是站在一旁,靜靜的等着,他知道這些計策一旦實施,劉啓作爲決策者或許將遺臭萬年。

當然,劉徹有信心作爲最終的勝利者,重新將歷史書寫一遍。即使劉啓現在不採納,未來劉徹即位後也是要實施的,現在就看皇帝老爹有沒有魄力先頂上這個黑鍋了。

劉啓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又翻開《平羌六策》,聽劉徹細細的解釋了一番。

其一,開邊貿,和西羌各部通商,換牲畜和羌人奴隸。

不再將歸附西羌部落內遷,而是將其作爲僱傭軍,駐守關外,並允諾用大量的淘汰軍械,糧草和奢侈品換取大型牲畜以及羌人奴隸,以夷制夷。

驅使西羌各部襲擊其他部落,不但可以削弱他們的戰爭實力,還可以在西羌內部製造仇恨,瓦解各部落彼此之間本就脆弱的信任和聯繫。

其二,招募遊俠,設立西羌捕奴隊。

漢初的遊俠,其實就是流氓、土匪、強盜、罪犯等社會垃圾。別小看這些社會垃圾,在冷兵器時代這些社會垃圾單打獨鬥的能力還是不少的,如果能很好的利用這些社會垃圾(比如沙俄就很好的利用這些社會垃圾來爲沙皇開拓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用猛將將其經過一定的訓練後投放到邊疆地區,告訴他們這裡他們可以隨意搶劫和殺戮異族並且搶劫所得均歸他們所有,他們做的只需要承認自己是臣服中央王朝的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少國內矛盾,還可以爲保衛邊疆地區出力而不需要中央提供財政,並且可以開拓疆土。

其三,大量高價購買西羌女奴。

對付遊牧民族,殺他們的男人沒用,因爲男人可以有很多個女人,男人再殺,人口也可能正常繁殖。但是減少女人的人口就不一樣了,直接就能影響到他們的生育率,一女多夫也沒轍。所以大可以花錢去買他們的女人,同時,劉徹也會加速大漢紡織業的進程,正好需要大批女奴。

其四,修築堡壘,焚燒草地,屯田戍邊。

派遣軍民分配土地糧草種子農工具,焚燒牧草開荒,築城置軍民一體編制墾覆戌邊。一方面能破壞邊城外牧草的生長,同時可以爲邊軍提供少量糧草,減少對後勤的依賴。

爲了防止西羌和匈奴的劫掠,更要做到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交叉兵力部署網絡,相互守望。城間多挖壕溝和陷阱,置拒馬,遍撒蒺藜,並派發大量軍弩等守城器械,並隨時做好堅壁清野的準備,讓進犯的遊牧騎兵和戰馬餓死在高高的邊牆下。

其五,修築道路,改善物流,擴充邊軍。

用獲得的西羌奴隸,修建西安到隴西一線的道路,以便大漢精銳騎兵能以最快的速度馳援邊城。同時派發軍功爵,但凡能爲邊軍輸送軍需的商戶,視其功勞大小,可獲得相應軍功爵,最高可封侯。

如此一來,大大降低了後勤壓力,將可擴充邊軍十數萬,充實到新建的堡壘和邊城中。

其六,污染水源,擴散瘟疫。

暗中秘密派遣得力人手,將因疫病倒斃的牲畜,運到河西走廊的草原深處,投入各處水源之中,使西羌各部爆發大規模的疫情。在邊城囤積大量藥材和醫者,嚴加防禦疫病擴散至大漢竟能,並加大邊貿藥材和糧草交易量,趁火打劫,大肆掠奪西羌各部的人口和資源。

……

“難得徹兒小小年紀,就如此殺伐果決。朕這大漢天子,若因怕擔千古罵名,而誤了社稷,百年後又如何有臉去見祖宗?”

劉啓聽完劉徹的解釋,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寫滿堅定的小臉,長嘆道,“罷了,罷了!給朕研墨!”

在劉徹激動和敬佩的目光中,劉啓按照《平羌六策》重新謄寫了一道詔令,隱去了部分見不得光的條陳,隨後緩慢但堅定的蓋上了玉璽,讓掌印太監孫全儘速詔令全國。

後世的史書上,這篇《平羌六策》被史學家們視爲大漢帝國由守轉攻的轉折點,造成了長達千年的大辯論,劉啓也因此成爲華夏史上最具爭議的帝皇。

這位前半生溫良恭儉的“斯文”皇帝,爲何會突然頒佈這樣一道算得上泯滅人寰的“惡詔”,成爲一個不解的千古之謎。

而作爲始作俑者的劉徹,卻始終隱於幕後,沒被史家們看出半分端倪。

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斂財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八十二章 先鋒叛逃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七十章 來複火槍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八百零八章 新婦難爲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八百二十六章 貴女愁緒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