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劉徹很不喜歡這種劍拔弩張的氣氛,雖然皇帝老爹和太后都對自己的行爲持着默許的態度,但也要稍微顧忌到皇家的臉面。真要在這東宮鬧將起來,傳揚出去,免不了朝野非議的。

他清咳了一聲,緩緩道:“孤王聽聞劉德身染頑疾,每日裡頭疼欲裂,故曾多次求父皇準其留在京城治病,更欲將封國事務交由少府打理,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皇子們哪還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劉德平日身強體健,哪來的甚麼頑疾,顯是太子想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逼劉德自動放棄封國了。

劉榮雖心中憤恨,奈何形勢不由人,只得長嘆道:“正是如此,還望太子能幫忙在父皇面前說項,讓二弟能留在京城醫治。”

劉徹搖頭道:“這朝政之事,孤王怎可插手?想來劉德若是多多上書陳情,父皇和朝臣定會體諒他的難處,欣然應允的。”

劉閼聞言,已有所指的譏諷道:“二哥的印綬已被賊人偷去了,又如何上書陳情?”

“二哥的印綬何時被盜了?那爲何今日早些時候,還能差人給孤王送來這蓋着大印的入股協議?”

劉徹絲毫不以爲忤,裝作吃驚的樣子,拿出一張絹帛讓內侍李福交給劉閼查看。

劉閼接過絹帛,上面赫然蓋着河間王劉德的大印,不由氣得渾身顫抖,半晌說不出話來。

劉德現在人在中尉府,身上印綬也已丟失,怎麼能在這甚麼的入股協議上蓋印?很明顯就是太子劉徹讓人盜取了他的印綬,還肆無忌憚的私自在這絹帛上蓋印。

一旁的劉榮也是面目鐵青,劉徹的做法實在是欺人太甚,絲毫沒有掩飾,明擺着吃定劉德了。然而,隨着憤怒而來的,更是深深的無力感,劉榮知道,劉徹之所以敢這麼明目張膽,必然還有後手。一旦逆了他的意思,恐怕劉榮三人就要面對更可怕的境況了。

良久後,劉榮強壓下心中的憤恨,試探着問道:“太子,這印綬?”

劉徹微笑道:“想來劉德的印綬壓根並未丟失,一直都在身上,大哥以爲呢?”

劉閼正待說話,卻被劉榮攔住,只見他幽幽道:“本王也相信二弟的印綬沒有丟失,這便去中尉府取來二弟的陳情表,明日早朝更會和三弟聯名上奏,求父皇准許二弟留在京城治病。”

劉徹微微頜首,滿是關心的認同道:“二哥的頑疾確實拖不得了,待他從中尉府脫了干係,入住皇親苑後,孤王定會派宮中的御醫每日多加看顧,好好調理。”

劉榮牙關緊咬,抑制住上前打爛劉徹那張虛僞面容的衝動,作了個揖,強拖着不情願的劉閼告退而去。

皇子們眼見太子輕描淡寫的解決了劉榮三人,暗自佩服不已。一個九歲的孩子,做事如此果決如此滴水不漏,這是何等的妖孽?心裡也不由慶幸自己早早的站隊,沒有得罪這個狠辣的弟弟。

麻煩事既然解決了,劉徹自是高興不已,再加上劉彭祖這個妙人在一旁插科打諢,宴席很快就恢復了熱鬧,諸位皇子更是相互拼起酒來,殿內一派兄友弟恭的和諧氣象。

翌日,大漢朝堂上發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重病在身的河間王劉德無法上朝,由臨江王劉榮和膠西王劉閼代爲上表,請求留在京城治病。

漢帝劉啓略作猶豫,欣然同意了。大部分不知內情的朝臣們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畢竟封地不比京城繁華,滯留京中不去封地的列侯數不勝數,多劉德一個也無所謂。

雖有不少老謀深算的重臣嗅到了一絲古怪,卻也不敢隨意出言反對皇帝的決定,便由得他去了。

當朝太尉竇嬰,默默打量着殿上面目呆滯,銳氣全無的臨江王劉榮,滿心苦澀。也許,某真的錯了,他暗自長嘆道。

人生如夢,長沙王妃陳婕如是想。

雖然搬到新王府已經半月有餘,但每當清晨在柔軟的牀墊上醒來,望着眼前華美的帷帳,她都覺得自己在做夢。留在繁華的京城,入住仙境般的皇親苑,這是她從前只有在夢中才敢想的好事,如今竟統統實現了。

陳婕把小腦袋重新埋進香噴噴的鴨絨被裡,直到憋得俏臉通紅,這才猛地掀開被子,大口的喘着氣,打量着室內華麗的裝飾,低聲不住的喃喃自語,告訴自己不是做夢。

這一幕被剛剛走進房門的劉發看到,無奈的搖搖頭,打趣道:“每日都要如此折騰一番,我看遲早要把你送到醫館去治治腦子。”

陳婕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卻見他身上衣冠齊整,不由訝異道:“王爺今日怎的起早了?”

“哪是我起早了,是你起晚了。已是日上三竿了,我都用過早膳了。”劉發忍不住吐槽,陳婕的粗神經是祖傳的,她的姑母陳氏和表妹嫣兒都是一個德行。

陳婕聞言,本能的點點頭,卻彷彿突然想到了什麼,驚叫了起來:“啊!那豈不是耽誤了今日晨練?!天上人間教‘瑜伽’的女先生說過,不堅持晨練,很容易發福的!都怨你,咋不叫醒我……”

陳婕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翻身起牀,喚來門外的貼身侍女服侍她洗漱,嘴上還不住的數落着滿腦袋黑線的劉發。她出身世家豪族,個性又很跳脫,可不是個唯唯諾諾的王妃,堪稱王妃中的悍婦。

劉發秉持着咱惹不起躲得起的信條,屁顛屁顛的出了門去,盤算着到八弟劉彭祖處聽聽馬屁也是好的。

剛進了劉彭祖在皇親苑的王府院子,劉發就看到老七膠東王劉端,正在院子裡逗弄着兩隻猞猁幼崽。

說來也奇怪,劉端從小個性陰戾,看誰都不順眼,偏偏是跟整天溜鬚拍馬的老八對上了眼。搬進皇親苑後,兩人更是終日勾肩搭背,混在一起,絲毫沒有點皇子的樣子。

按說皇子之間交往過密,多少會導致皇帝和太子的猜忌,但皇親苑卻似乎沒有這些顧忌。皇子們的新王府雖說都是單獨的大院落,但相隔並不遠,相鄰的院落間不到百丈的距離。皇子們經常聚到一塊,開懷暢飲,日子過得倒是逍遙自在。

其實,早在劉徹設計皇親苑之初,就考慮到這一點。他非但不擔心皇親苑中的皇子們相互勾結,反而希望將劉氏宗親全部搬到皇親苑內。

在後世的清朝,北京城就分宮城和皇城。清朝皇帝將所有皇室都圈養在皇城內,不但有助於提升皇室的凝聚力,還能就近看管。把這些有資格爭奪皇位的定時炸彈聚攏起來,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總好過放到封地各自佔山爲王吧。

因此,劉徹在宮城外畫了一個圈,建起了高高的圍牆,將這皇親苑和北闕甲第徹底分隔開來,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漢朝山寨版“皇城”。

皇親苑內的皇室們不允許篹養私兵,只能帶着少量王府侍衛入住。莊園由宮城衛尉派禁軍負責守衛,劉徹理所當然的在這些禁軍中安插了不少期門校虎賁營的好手。

在這種嚴防死守下,劉徹根本不怕皇室諸人密謀造反,正愁找不到由頭收拾他們呢。

識趣的皇子們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認命般的做上了閒散王爺。經常聚在老八的王府飲宴,也是變相的表明,俺們沒有關起門來算計太子你,俺們很滿意你的安排,你就高擡貴手,以後別折騰俺們了。你就可勁的整劉榮哥三吧,俺們管不着,也不想管。

總之,皇親苑的氣氛是和諧的,成果是巨大的,劉啓和太后是欣慰的,劉徹是滿意的。

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六百九十四章 極大誘因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七十二章 艾格連鎖 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