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劉德覺得自己快要死了,他穿着一件破爛的麻衣,枯坐在長安東市一個食肆門口的臺階旁,傻愣愣的望着人來人往的大街,餓得沒有一絲力氣。

仁壽家宴那日出了宮城後,他並未找到來時乘坐的王府車駕,還被宮門前的幾個侍衛架起來,遠遠丟到一邊。

當劉德滿臉怒容的走回北闕甲第,想要進入自己的王府時,竟然被中尉府派來守衛的府卒攔了下來,一副大爺不認識你的可惡嘴臉。

按說原本沒人敢這麼大膽,冒犯王爺的罪名可不輕。可是侍衛和府卒們都有充足的理由——劉德沒有印綬,無法證明他王爺的身份。

準確的說,劉德的印綬就丟失了。在只認印綬不認人的漢朝,這可是比在後世丟了身份證還可怕千萬倍的事情。

在秦漢時,印的地位比腦袋更重要,因爲它是權力的象徵。秦末時,項梁帶着侄兒項籍起事,殺了會稽守,解下他的印綬掛在自己身上,就可以號令全郡的兵馬。

漢印因爲是要鈐在封泥上用於封印的(即把簡牘收卷後將卷的首簡和末簡用膠泥塊粘合起來,然後在膠泥上鈐蓋印章,以示密封.收取簡牘者首先要驗看封泥是否完好。如果強行拆開簡牘,必然破壞封泥,則可知其已曾被打開過)。因此尺寸不可能太大,一般的只有指甲蓋大小,平時不用時都隨身攜帶,收盛於腰間所掛的鞶囊中,再在外面垂上綬帶。

漢代朝服不象後世那樣以顏色區分等級,而是都穿皁衣(黑衣),因此印章的材質,印鈕的形狀和綬帶的顏色是區分官員祿秩的唯一標誌。丞相金印紫綬,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佩銀印青綬,以下各有等差。再一個是印鈕的形狀,帝后用螭鈕(螭是龍的一種),諸王丞相列侯用龜鈕。

(ps:由於漢代印綬的地位很高,所以新莽末年,商人杜吳殺死王莽後,不去砍他的首級,而首先去解他的印綬掛在自己身上,可見漢人潛意識心目中,印綬的地位遠比那顆腦袋值錢。因爲腦袋不過換些懸賞,而印綬則象徵着權力。)

從此,劉德的悲慘生涯開始了,只要他稍微接近熟識的王爺或朝臣的府邸,就會被一些不明身份的兵衛盤查,以保護王爺和朝臣爲由,不許他靠近。

到得夜幕降臨,他更是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搶劫,他被數個蒙面大漢劫持到了長安東市,除了貼身衣褲外,劫匪只給他留下了一件破爛的麻衣和一個破碗。

劉德不笨,自能猜到這一切皆是太子劉徹搞的鬼。

否則哪有這般巧,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碰到多管閒事的兵士。可他知道哪怕就是劉徹將自己活活餓死,也沒有人能以此爲由向劉徹發難。大漢就是認印不認人,你自個把印丟了,餓死了也怨不得別人。

整整三日,劉德端是滴米未進,入夜後便學着路邊的乞丐,尋個避風的角落蜷縮成一團。雖已要入夏了,但長安的夜晚還是非常寒冷的。

如今的他,披頭散髮,面容枯槁,渾身散發出一種腐肉般的惡臭,連附近的乞丐都離他遠遠的。當然,並不是說乞丐們比他乾淨,而是能感覺到他周身籠罩着一種死氣沉沉的濃郁到無法化開怨念。

咚!

食肆的夥計狠狠的踹了劉德一腳,朝他臉上啐了口唾沫,呵斥道:“給老子死遠點!還讓不讓人做生意了?”

食肆附近一般都會有乞丐,只要乞討時做得不過分,夥計們也從不難爲他們,甚至有時會端出些剩飯剩菜放到他們的飯鉢中。但是眼前這個乞丐着實招人厭惡,既不肯吃夥計拿來的剩飯,又死死賴着不走,還擺出一副隨時要死的樣子,嚇得來往的行人都不敢進食肆吃喝。

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劉德被夥計狠狠踹在大腿上,只覺一陣劇痛,竟不可思議的清醒了一些。他擦了擦臉上的唾沫,喉嚨裡發出低啞的嘶吼聲,如野獸一般衝上去保住夥計的大腿,狠狠的咬將下去……

中尉府的正堂上,郅都皺着眉頭看了看堂下被打得渾身是血,如同死狗一般趴在地上毫無聲息的劉德,對着被人用擔架擡來的食肆夥計問道:“就是這乞丐咬了你?”

面色蒼白的夥計涕淚橫流道:“正是,請中尉給小人做主啊!小人並非故意將他打成這般模樣,只是他死不鬆口,幾乎將小人活活疼死,這才下手沒了輕重啊!”

郅都翻看了桌案上仵作關於夥計傷情的簡牘,點頭道:“確實傷得不輕,此事錯不在你,你且回去好好休養,這乞丐就交給本官處置,定會還你公道。”

夥計頓時感激涕零,連聲稱謝,畢竟雖是乞丐傷人在先,但若是真將他打死,自己也難逃牢獄之災。如今中尉大人這一番話,就是爲他脫了干係。

吩咐書吏帶人將夥計擡走,詳細記錄下供狀,郅都面無表情的打量了一番地上的劉德,對府卒幽幽道:“帶下去,好生清理一番,再尋幾個機靈點的看着,莫讓他死了。”

府卒應諾,架起地上的乞丐就往堂外走去。雖然他們不知道中尉大人爲何要救活這個乞丐,但卻不敢有絲毫違背。郅都御下之嚴苛是出了名的,敢違令者打個半死都是輕的。

東宮中,除了慄姬所生的三位皇子,劉徹的六位兄長盡皆到齊,正在正殿和劉徹飲宴,慶祝《皇室實業入股協議》的正式立契。

數日來,少府在太子劉徹提供的章程下,對諸皇子各封國的往年租稅和各種不動產做了詳細評估。

根據這些評估,劉徹給諸位兄長開出極爲優厚的估價,溢值達到了兩成以上。皇子們自然很是滿意,既然木已成舟,能多佔點便宜自然也是好的。

尤其是劉非,坐擁兩郡之地,竟然獲得了高達十五億錢的財產估值,着實讓他興奮不已。

要知道,這兩郡哪怕風調雨順的年份,他能收到的租稅也不會超過四千萬錢,還要支付府中大批幕僚和下屬的薪俸,真正的收入不過兩千餘萬。十五億夠他不吃不喝攢上近百年,試想哪個諸侯王能活上百年?

大漢朝廷去年的歲入也不到六十億錢,啥叫富可敵國?劉非現在就覺得自己富可敵國。

雖然這些估值都會算成股份,拿不到真正的現錢,但顯然皇帝老爹是清楚這件事的,太子今後想賴也賴不掉。再說長安城的權貴豪強,誰不知道所謂的田氏商團,暗地裡就是太子的產業。有好事的人私下稍稍估算了一下,這些產業在去年短短數月間,就達到了近十億錢的恐怖收益!

劉非很清楚,跟着太子老弟做買賣,萬萬是不會虧的。哪怕是掙得少了,太子也有足夠的家底補足承諾的“最低收益”。

當然了,堂堂皇子是不會去經商的,但那些權貴世家,哪個背地裡沒有自家的買賣,“偷偷的進莊,打槍的不要”就可以了。

酒熱正酣之際,劉榮帶着滿臉怒容的劉閼於闖入殿來,急聲道:“太子殿下,請放過二弟吧。”

諸位皇子聞言一愣,齊齊望向了主位上的太子劉徹,猜測着他是否真的對劉德動手了。

劉徹微微一笑,問道:“大哥何出此言啊?孤王何曾要對付劉德?”

劉閼於搶上前來,冷哼道:“二哥此時正在中尉府,生死不知,太子真不知此事?!”

“哦?還有此事?劉德所犯何事?竟被捉拿至中尉府?”

劉徹滿臉戲謔,幽幽道:“中尉郅都一向秉公執法,若劉德無甚大錯,諸位兄長俱可放心。”

劉榮聞言滿臉漲得通紅,他怎可說出劉德是在街邊乞討時咬了一個小小的庶民?這是大損天家尊嚴的醜事,傳揚出去,劉德輕則被宗正府執行家法,重則被逐出宗族,貶爲庶人也不是不可能。

“太子如何才肯放過二弟?”

劉榮攔住身邊目呲欲裂的劉閼,鐵青着臉問道。

劉徹絲毫不爲所動:“大哥此言差矣!我大漢崇黃老之學,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劉德真犯了罪過,大哥該去問中尉,依法該如何論處。來問孤王,着實是尋錯了門路。”

席上的皇子們也都聽出來了,想是劉德被人尋到了錯處,如今被中尉府看押起來了。不由暗自感嘆太子下手之快之果決,也慶幸自己早早看清形勢,沒有死扛。一時間,都默默的端着酒樽,品着美酒,絲毫沒有爲劉德出頭的打算。

趙王劉彭祖更是冷嘲熱諷道:“太子說得有理,既然二哥犯了事,按大漢律法辦理就是,大哥和三哥若想徇私,大可去求父皇嘛。到東宮來作甚?沒來由的擾了太子和諸位兄長的酒興。”

諸位皇子聞言,不禁莞爾,這傢伙無恥的樣子,很有皇帝老爹當年的風範。

劉彭祖絲毫不以爲忤,反正是都已站隊了,索性就將劉榮三人徹底得罪死,也好向未來的皇帝表表忠心。示意自己反正不要臉不要命了,只能跟定你了,將來可切莫虧待我!

劉榮和劉閼於被這話氣得幾欲發狂,殿內的氣氛頓時更加緊張起來。

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論理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黃埔軍學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舉杯陶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時節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