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

整個大廳分外安靜,唯有不時翻書發出的嘩嘩聲。

皇子們各自拿着一本線裝書不停的翻閱着,臉上表情各異,但都很默契的沒有發話。

脾氣火爆的劉德壓根無心細看,快速的翻過一遍,便將書卷丟到桌上,滿臉冷笑。

劉徹倒是不以爲意,端着桌子上的果汁,淺淺細品。

線裝書並不厚,皇子們很快便陸續看完,趙國劉彭祖首先表態道:“若太子殿下能保證這‘皇室實業’每年都能達到書中所謂的‘最低收益’,我願用我封國租稅和那甚麼‘不動產’入股。”

皇子們聞言都倒吸一口涼氣,老八今日莫不是瘋了吧?拍馬屁用得着這般拼麼?

太子拿出這本《皇室實業發展規劃》,擺明是要剝奪掉皇子們的封地嘛,所謂的不動產,不就是指田地和宅邸嗎?

吳楚七國之亂後,各地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

漢帝劉啓取消了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徵收賦稅的特權,削減了王國的屬官,王國的丞相改稱爲相,國相還負有監察王的使命,規定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稅”,即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爲俸祿,諸侯國的地位已與漢郡無異。

簡而言之,諸位皇子如今是全國最大的地主階級。本就沒了政治權利,若再沒了地,沒了宅邸,封國就是名存實亡了。

劉徹勾脣一笑,道:“八皇兄放心,即便是收益不足,孤王也會從私庫調撥出錢來,盡數將之補齊,且孤王有信心,真正的收益絕對會大大超出你的想象。”

中山王劉勝見一母同胞的兄長劉彭祖都答應了,自是再無異議,也點頭應下。

長沙王劉發本就不樂意到長沙國那個潮溼貧窮的地方之國,王妃陳婕此番回京,也不知道埋怨多少次了。入股皇室實業,若每年真的能分到數千萬錢,可比他呆在長沙國苦哈哈一年收的那數百萬租稅要好上太多了,若趕上災年,還得往裡賠錢哩。

當下他也不猶豫,頜首道:“若殿下真能說服父皇,讓我留在京城,不用之國,那封國的王府宅邸倒確實沒甚麼用處,本王也入股吧。”

劉徹笑着保證道:“六哥放心,孤王早就在北闕甲第緊貼宮城之處劃了地界,專爲我大漢皇族營建府邸,名爲皇親苑,定不會讓叔伯兄弟們失望的。”

“哦?可是那田氏商團正在營建的甚麼‘示範性小區’?”

劉發眼睛一亮,他早就聽王妃陳婕提過,那田氏商團正在北闕甲第營建一大片美輪美奐的建築,只是甚爲保密,無緣得見。

據某位輩分頗高的老王妃說,內裡的建築可比天上人間和七竅玲瓏閣還要精美奢華。

“孤王保證,六哥的新王府必定能讓皇嫂滿意的。”

劉徹輕笑頜首,出言打趣道,劉發的懼內是出了名的,長安城內幾是人盡皆知。

劉發倒是不以爲忤,自顧自的吃起菜餚。既已應下太子,便沒自己甚麼事了,在長沙國可吃不到這等美味,不多吃點對不起自己。

“五哥,孤王的安排可有不妥之處?”

劉徹對不發一語,卻眉頭緊皺的江都王劉非問道。

在九個兄長之中,唯一能讓他有所顧忌的,並非廢太子劉榮,而是江都王劉非。

劉非也是漢帝劉啓的愛子,可謂文武雙全,在吳楚之亂中也立下不不小的功勞。

吳楚之亂後,劉啓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所置王國皆一郡之地,唯江都國例外。東陽郡、故鄣郡都封給了劉非,可見劉啓對他的看重。若非他過於驕縱奢侈,恐怕還能跟劉徹爭爭這儲君之位。

程夫人生的三個兒子,劉餘口吃木訥,劉端陰戾短視,真正能拿主意的還是劉非,因此劉徹最先問的就是他的意見。

劉非一邊翻着書,一邊緩緩答道:“殿下的計劃很周詳,並無不妥。只是這所謂的股份的計算,股份和分紅的關係,還有‘原始股’和‘無決策權股份’的定義,我還是有點疑惑。”

我勒個去!果然是人才!

劉徹默默在心裡給這個老哥按了個贊,短短的時間內,不但能立刻接受這些前所未見的名詞,還能找出其中關鍵之處,怪不得世人都誇他驚才絕豔啊。

劉徹整理了一下思路,認真的講解道:“這股份就按照各位兄長所有的田地和不動產計算錢財,百萬錢算作一股。假設五哥的江都國所有產業作價十億錢,則爲一千股。

皇室實業設立之初,會發行十萬股,爲原始股,有決策權。這十萬原始股將分出四萬股交給父皇的少府,剩下六萬股將由宗室子弟自由認購。日後若是增發股份,也是百萬錢一股,只是不再如原始股一般有決策權。

每年除去支出和發展所需錢財,所得收益將全部用於分紅,按照股份多少分配。至於這決策權的用處和限制,在書中已有詳解,孤王便不多說了。”

劉非認真的聽着,不住的點頭,隨後又重新仔細翻看了一遍,朗聲道:“我應下了!”

劉餘和劉端見狀,也隨即點頭同意,他們都知道劉非向來不做吃虧的事,跟着他沒壞處。

劉徹心中長舒了一口氣,把劉非哥三搞定,今日的預定目標算是圓滿達成了。九位兄長已經有六人同意,至於四個弟弟,都是小姨王兒姰所生,年歲尚幼,自是全憑劉徹做主。

現下就剩慄姬的三個兒子了,劉徹眯起眼睛,看向了劉榮。

劉榮下意識的避開了劉徹的目光,仍是沉默不語,倒是他身旁的劉閼於冷笑道:“若是我等不同意,太子又待如何?”

劉徹劍眉微揚:“哦?這是三皇兄的意思,還是大皇兄的意思?”

劉德此刻再也忍不住,也不顧身後虎視眈眈的侍衛,起身喝道:“休要多言,本王定不會隨了你的心意!有種你便命人殺了本王!”

劉徹臉上滿是戲謔,道:“二皇兄莫要激動,孤王怎會行那弒兄之事?近日聽聞三位兄長府中不甚安寧,萬事多需小心纔是。”

“你……”

劉德滿臉漲紅,心中明知是劉徹搞的鬼,但卻不能明說,否則一個污衊太子的罪名,足以把他整的欲仙欲死。

劉榮看到劉德已經在失控的邊緣,搖頭苦笑道:“太子何苦如此相逼?”

劉徹沉默半響,幽幽道:“孤王來時,父皇曾囑咐,讓孤王多留些情面,畢竟你們都是父皇的兒子,都是孤王的兄長。”

劉榮聞言臉色一黯,有氣無力道:“既是如此,我等還有選擇的餘地嗎?本王也應下了!”

劉德大驚,正要出言阻止,卻見劉閼於也無力的點點頭,不由大怒道:“不管你們怎麼想,本王絕不答應!”

說完,轉身拂袖而去,絲毫沒有顧忌身後的侍衛。

劉徹擺手示意侍衛放他離去,隨後望向劉榮和劉閼於道:“孤王從未想要逼迫各位兄長,大皇兄和三皇兄若也想走,只管離去便是,孤王定然不會阻攔。”

劉閼於聞言,眼睛一亮,看向了身邊的劉榮,等他拿主意。

劉榮卻是苦笑道:“太子說笑了,本王倒是想走,可是走的了嗎?”

劉徹微有愣怔,意有所指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選對了方向,總會有出路的。”

劉榮茫然道:“甚麼是對的方向?”

“和劉德相反的方向!”

劉徹將手中的杯盞放到桌上,冷着臉,沉聲說道,連“二皇兄”都沒用,徑自叫出劉德的本名。

席上的諸位皇子皆是駭然,劉發趕緊停下了手中的象牙箸,原本滿臉堆笑的劉彭祖更是大氣都不敢出,身爲天家子,誰還聽不出劉徹這句話的意思?

劉榮急忙哀求道:“二弟畢竟亦是父皇的兒子,是殿下的兄長啊!”

劉徹擺了擺手,幽幽道:“這便要看大哥和三哥能否讓他弄清自己的身份了!孤王是不會弒兄的,但會幫他看清該走的路!”

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五十章 諸越形勢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七百一十四章 爲子作揖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錢莊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二百五十四章 經商之道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三十六章 背後真相 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三十五章 大難不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賊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一十章 營養早膳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安獻俘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