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河東風雲(1)

河東,太原府,晉陽。

原太原王府以及晉陽宮室,還是那般雄偉壯麗,靜靜地坐落於城中。在前些年,有僚屬附和劉崇的心理,建議他將搬入王宮抑或宮城,但被劉崇“艱難”地拒絕了。不過,他新造的北京留守府,雖不如晉陽宮的規模,但論富麗堂皇,更甚之。

滿透着奢靡浮華的大堂中,劉崇再一次將麾下幾名心腹將吏召集起來議事。劉崇氣色,看起來並不怎麼好,整個人感覺有些虛,數年的奢侈生活下來,不知節制,其身體明顯有些虧損。

不過,仍舊保持着他太原王的威嚴排場,坐在王座上,待河東將吏們參拜結束之後,方纔開口。

手裡拿着一封文書,劉崇語氣中透着不滿:“樞密院那邊再度降詔,讓孤挑揀精壯,補充東京禁軍!還派了那個什麼殿前都虞侯趙匡胤,帶人前來晉陽選兵,簡直欺人太甚!”

差點將手中制書摔了,劉崇氣息起伏,掃視一圈:“你們前番,讓孤不作理會,以表抗議,但現在看來,朝廷根本不作理會!制命連傳,沁州來報,趙匡胤已帶人自潞州入境,孤當如何應對?”

“大王,朝廷派了多少人?”牙將李鋋,不由問道。

“不過一營禁軍!”劉崇說。

“區區五百卒!不足爲慮,翻手便可解決!”李鋋當即道。

聽其語氣,劉崇還未表態,太原府尹李驤當即開口:“大王,李將軍,此乃犯逆之舉,取禍之道,斷不可存此念!朝廷勢大,佔據大義,既有制命,怎可不應!”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李府君說得輕巧!”李鋋高聲道:“五千精壯,這是欲將我河東精銳抽調幹淨啊!河東諸軍,是大王與我等多年積攢所得,朝廷一紙製書,就要拱手相讓,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再者,兵馬要是交出去了,豈不任人宰割?”

李鋋此言,明顯是說出了劉崇心中所想,只見其下意識地點着頭。

見狀,李驤有些激動了,起身瞪着李鋋,厲色道:“將軍此言大繆!河東是大漢的州鎮,大王是陛下的臣子,治下兵馬,亦當爲國家所有!有所徵調精簡,爲臣下者,豈能怨言對抗!”

“李驤!”聽其言,李鋋暴喝一聲:“你還是不是大王的臣子?你不要忘記了,若不是大王賞你這身官衣,你不過一落魄書生罷了!不知感恩戴德,還敢妄於大堂之上,談什麼國家大義,豈有此理!”

“臣正是感大王恩德,纔不願大王,因一時猜疑,行差踏錯,自取災禍啊!”李驤也激動着應道,朝劉崇跪拜道。

“夠了!”劉崇看向李驤的目光,有些不善,揮手道:“孤召你們來,是商討解決之道,不是聽你二人爭吵的!這是王府大堂,不是巷曲村野,由得你們撒野!”

深吸了一口氣,劉崇冷冷道:“皇帝志氣高了,看哪裡都不順眼,這些年,改這變那,不曾消停。而今,又取得南征大勝,更是不可一世。也難怪,其下制令,都這般強勢!

而今大漢廟堂上,都是些什麼人,元勳宿將,還餘幾人?孤這個皇叔,只怕早已不被其放在眼中了!”

發泄了一通,劉崇喘了幾口氣,額頭竟流盜汗,猛地看向節度判官鄭珙,這是他最信任的僚屬:“鄭珙,你爲何不開言啊?”

鄭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聞聲之下,竟不禁抖了下,迎着劉崇的目光,低聲應道:“大王,臣以爲,朝廷的制命,不可不聽!”

方出此言,便察覺到劉崇的臉色變了,又趕忙改口:“不過,雖不可如李將軍之言,激烈抗制,卻可拖延、諉遲,另朝廷雖言五千精壯,若我河東,只能選出兩千卒,那也無可奈何啊!”

鄭珙拎着鬍鬚,露出一抹精明的笑容,建議道:“大王只需上表朝廷,盡陳此情,想必朝廷也不會過於逼迫!”

聽其言,劉崇來了點精神,兩眼發亮,但轉念一想,略顯遲疑道:“朝廷如何能夠相信?那趙匡胤已入河東,聽聞此人頗爲幹練,在淮南數立大功,如何能瞞得過他?”

李鋋忙道:“大王坐領河東多年,這是大王的領地,那趙匡胤何人,手下也只區區五百卒,還輪不到他逞威!”

李鋋此人,看起來,有些莽,但劉崇就喜其這種態度,對自己忠誠!面上露出一抹笑容,想了想,衝李鋋吩咐道:“你帶兩千牙兵,前去迎一迎那趙匡胤,士卒要揀晉陽精銳,讓那趙匡胤見識見識,我河東強兵,不可墮我威風!”

“遵命!”李鋋一副來了興致的模樣,嘴角掠起,頗見張狂。

“大王這是欲以此懾之!讓朝廷心存忌憚?”鄭珙問道。

“非我欲如此,只是朝廷逼迫太甚,一味的軟弱,只怕會讓東京以爲孤好欺,任他魚肉!”劉崇回道:“孤如此做,只是想讓朝廷,多些忌憚!”

“另外,讓澤、潞的人,給孤多盯着點,看看是否有異動。還有,告訴忻州的李存瑰,讓他善防代州,那楊業是皇帝的忠犬,容易咬人!還有,晉陽駐軍,都給孤警戒起來!”

劉崇吩咐完畢,在場的河東文武,臉色俱變,面面相覷,都沒想到,劉崇已然打算進行這番激烈“抗爭”。

太原府尹李驤是反應最激烈的,起身直視劉崇,高聲道:“大王切切不可如此啊!這般做,只會加深朝廷的戒心,與雙方之間的矛盾。大王與天子乃血親,又是臣屬,豈能行此悖逆之舉!”

“李驤!”聽其言,劉崇面浮慍色,瞪着他:“你給孤閉嘴!”

“大王,難道欲謀反乎?”李驤怒目而視。

“你大膽!你放肆!”劉崇徹底爆發,惡狠狠地注視着他,不過目光卻快速地掃過堂間文武,觀察其表情。

但神情之間,怒不可遏,直接瞪着李驤:“你驕狂了!自負才學,以直邀寵,當孤可欺嗎?來人,將此人下獄!”

待李驤被帶下之後,堂間氣氛已然很不對勁了,畢竟是太原府尹,說拿下就拿下了。劉崇則道:“李驤不識時務,狂言造次,不可再居府堂!”

深吸了一口氣,環視一圈,劉崇嘆道:“諸位,孤爲先帝嫡親兄弟,奉命鎮守河東,就是爲大漢保留一條後路。對於大漢江山的忠臣,天地可證,日月可鑑,孤可問心無愧。

而今,天子重用郭威等外臣,而薄親戚。你們也看到,孤安分守己,朝廷卻欲奪孤之權,只恐是天子受到小人佞臣蠱惑,乃有此親痛仇快之舉。

孤實無意謀叛,但面對亂命,卻不得不有所應對!”

頓了頓,劉崇又沉着聲音,格外嚴肅道:“看那範質,入河東,打着巡撫州縣,覈查刑獄的旗號,對孤治下職吏,施以打擊,罷官奪權,下獄問罪。這纔多久,州縣職吏,已黜置二十餘人。

你們大都是孤鎮守河東以來,親手提拔的,跟隨多年,倚仗爲心腹。若任由朝廷整飭,只怕爾等,今後也保其身啊!”

聽其言,在場文武,多有動容。畢竟,是如劉崇之言,多爲其所提拔,與他親近。

“大王苦心,臣等明白!”鄭珙說道:“然,以臣之見,適當動作即可,不到萬不得已,不可動刀兵啊。否則,一旦徹底與朝廷決裂,於國,於河東,於天子,於大王,都沒有好處啊!”

“孤自然曉得!”

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97章 再臨六合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122章 睡仙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52章 對峙第87章 秋後算賬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38章 回宮第25章 開寶新政第133章 西征!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488章 真實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84章 示警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96章 李少遊的新去向第34章 驚陶谷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09章 在長安第99章 又窮了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29章 請纓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87章 秋後算賬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章 臺懷之事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305章 舊稅制下的地方現狀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53章 交代後事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5章 名單第341章 向錢看第31章 進軍令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1章 柩前繼位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132章 做媒第118章 棉第196章 楊邠案(4)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707章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56章 彌月之喜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349章 邊情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28章 封疆大吏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10章 議取淮南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23章 老臣凋零第79章 大獲全勝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章 新皇詔制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64章 重返晉陽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372章 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