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詔令西進

在劉皇帝與大漢高層原本的計劃中,帝國至少要花費三年的時間來調整國策,梳理內政,實現南北真正的統一,修復半個多世紀造成的裂痕。

而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的事務纔是重點,對於周邊事務,則暫且按捺住,維持當下的局面,至於對外用兵,則更該慎之又慎。

不過,事物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才一年的時間,就偏離了原本既定的路線。當然,對於類似的情況,自劉皇帝登基以來,也已發生過不止一次了,因此,及時調整戰略,雖有些顧忌,卻也無法影響最終決定。

對於開啓西進戰略,諸部司公卿大臣中,除了竇儀之外,基本都是持同意態度的,竇儀有些頑固的地方,還在於固執地認爲,國策不宜輕改。

當然,反對無效。一直以來,當劉皇帝下定決心要做某事之時,就少有人能夠阻止,在軍國大事方面,更是從來沒人勸阻成功過。更何況此次,得到了魏仁溥、趙匡胤、李處耘等重臣的支持。

關於目前啓動西進,毫不避諱地講,是受了西域局勢的影響。劉皇帝當然希望,遼軍能夠陷入西域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甚至同那黑汗王朝對上,然而若坐觀成敗,那則是自陷被動。

就此前的戰況來看,遼軍已經在西域取得了堪稱輝煌的戰績,並且,通過北邊的一些細作、密探傳回的消息,大量的財富、牲畜、奴隸已經在向東轉移,回輸契丹國內。而遼帝耶律璟也幾次西狩,名義上是巡視狩獵,實際上卻是在給西征的遼軍背後支持,並享受勝利的果實。

遼國這兩年,最明顯的變化,便是統治重心似乎有西移的跡象,加強了對草原的關注與重視,這大概也是西征帶來的影響吧。

而對大漢來說,無法影響到西域局勢,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更可慮的是,如果讓遼國最終征服了西域,而大漢卻無所作爲,在河西仍未解決的情況下,那大漢西北的局面可就不樂觀了。

別看使者僕勒言辭鑿鑿,說回鶻君臣堅決抵抗,回鶻仍有實力,西州百姓深恨契丹人,但就他們此前的表現來看,劉皇帝對其能夠抵擋住遼軍吞併,根本不抱信心。

甘州回鶻是塊梗阻,定難軍與黨項人問題也沒解決,如果這三方最終勾搭在一起,那西北可就有糜爛的風險了。

因此,局面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又有歸義軍來附,西進又是軍心所向,劉皇帝也斷沒有放棄的可能。

至於甘州回鶻,雙方雖然仍保持着“友好往來”,但從各方面的徵兆,都體現出一點,兩國的蜜月期已經過去了,從大漢統一南方開始。

開寶二年(964年),正月大朝,同以往無異,劉皇帝高坐龍廷,接受衆臣以及諸國使節的朝賀以及諸道州進獻奏報。

散朝之後,劉皇帝連冕服都未更換,便召魏仁溥、王溥、趙匡胤,一起來到樞密院。

君臣落座,奉茶完畢,劉承祐一擺手,直接向李處耘示意:“西進軍事如何安排的,同諸卿講講吧!”

“是!”李處耘也不客氣,多年的樞相生涯下來,李處耘也是越發自如了,身份資歷上的薄弱,也隨着時間的沉澱而不再成爲他爲人詬病的短板。

兩名屬吏將河西全圖推至堂間,比照着地圖,稟述道:“陛下,諸公!經過樞密院商討,再考慮到甘州回鶻的情況,以爲收復河西,不需派大兵,遣一偏師即可。

初步擬定,以蘭、涼、靈三州及諸鎮戍卒爲主,再徵調吐蕃、諸羌五千騎,合兩萬步騎西進,攻略甘州,再以歸義軍之衆東進肅州,東西對進,兩面夾擊!”

“兩萬步騎!”劉皇帝沉吟,問道“兵力是否薄弱了,回鶻畢竟有二三十萬衆!”

一直以來,劉皇帝用兵,都喜歡以大勢壓迫,往往頗有成效,以至於,動兵不多了,反而有點不踏實了。

感受到皇帝的顧慮,李處耘道:“甘州回鶻人雖衆,但其心不齊,其部族多有與朝廷交通者。且其所倚仗者,不過刪丹、甘州、肅州三城,迂迴空間不足,只要專注其要害,指揮有方,兩萬步騎足以!”

“遼軍以兩三萬騎,能大破西域,如秋風席捲落葉,我大漢雄師,亦能成功克定甘肅!”李處耘以一種平和的語氣說着自信爆棚的話。

“還是當自隴右、關內,增派些兵馬,加強邊州防禦,以策完全!”劉承祐想了想,說道。

顯然,劉皇帝還是有些不踏實。對此,李處耘只能俯首聽命:“是!”

“另外,爲確保東西兩路兵馬配合得當,對於歸義軍,朝廷當遣人接管兵馬,統一指揮!”李處耘說。

“這是自然!”劉皇帝語氣肯定地道:“歸義軍既來附,朝廷也該當遣人接收。這樣,吏部選派一批職吏,樞密院挑選一批軍官,同曹元恭一起西歸,接掌軍政!”

“是!”

“以何人前往瓜沙,整編歸義軍!”劉承祐問。

李處耘顯然有腹稿,道:“河西兵馬副使楊廷璋,可託重任!”

楊廷璋是何人,邢國公郭威的小舅子,當然,如果只是因爲這層關係,也不足以託付重任的,其人謹慎穩重,有容人之量。指揮將才或許有所不足,但朝廷也不需要他帶領歸義軍勢如破竹,橫掃甘肅,要的也只是個牽制作用罷了。

而收服歸義軍,需要的也不是那種打打殺殺的將領。因此,稍作考慮,劉皇帝即道:“那就以楊廷璋爲瓜沙巡檢使,另外,再以盧多遜爲瓜沙安撫使,二者一同前往敦煌赴任,傳達諭旨,整合歸義軍軍政!”

“是!”

樞密院還是以往的風格,只負責大方向上的事務與安排,沒有一言一語,提到具體的戰術問題,這都需要統軍的將帥去考慮,朝廷方面,只負責兵馬、錢糧、軍械的調配。

“諸卿還有什麼補充?”劉承祐看着魏仁溥、趙匡胤。

魏仁溥想了想,應道:“陛下,西州回鶻前來求援,臣以爲,可否利用一下此事,以發兵西域救援的名義備戰,降低甘州回鶻的警惕,並遣使同回鶻汗商量借道事宜。”

“好!”劉皇帝頓時眉開眼笑的,覺得此策不錯:“照此辦理!”

趙匡胤也開口,提醒道:“陛下,大軍如發,那麼西北的邊防事務難免受到影響,產生漏洞,還當小心定難軍,以防不測!”

“有備無患,傳制豐、鹽、延州兵馬,西進期間,務必提高警惕,嚴守治安!”劉承祐直接多李處耘道。

君臣幾人,又對西進事務上朝廷該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做了討論,經此,大漢對河西走廊的收復行動,也就此正式定議。

沒有明詔,下達的機密軍令,西進的主帥自然是英國公柴榮,軍職爲河西招討使,王彥升爲副使,吳廷祚爲都監兼糧料使,輔以郭進、康再遇、陳萬通等邊將。

開寶二年正月朔,在很多人沒有預料的情況下,在漢宮之內,劉皇帝笑眯眯地夜宴羣臣,君臣喜迎新年之時,自東京至涼州的驛道上,官騎飛馳,攜帶有西進的詔令,飛速傳達。

平靜了多年的西北局面,也由此被打破,這一日,來得比很多人預想的要早得多。

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42章 戰後第218章 進兵第20章 威臨荊南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450章 落幕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89章 談話第176章 雍王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243章 總結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16章 不裝了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128章 開寶宰相之死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3章 兩廣運動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1756章 海豐號第6章 遺奏十條第31章 議治湖湘第140章 封王第1807章 無不可殺之人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184章 教訓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78章 召還二郎?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771章 襄陽王第62章 難得遲疑第106章 敲打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4章 崇元殿中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38章 回宮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47章 談話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114章 大朝會第103章 賊首狠決,官軍待發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77章 小賢王第102章 絕境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34章 亡國之族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396章 天花板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159章 亂情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70章 劉鋹第227章 延州事第59章 皇帝與太子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173章 闊別多年的東京第1694章 鹽州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291章 酬功第229章 孟昶:七寶溺器,好用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203章 勝利的意義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92章 劉銖案第1章 乾祐滅佛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106章 誘惑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55章 “社會實踐”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58章 火神澱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