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

春和殿。

一臉憔悴的朱慈烺,看着趴伏着的錢謙益,喝斥道:“年初至今,前後四百六十萬兩了吧?加上國庫撥給的三百萬兩,近八百萬兩銀子……你說說,朕就徵召八萬新軍,怎須耗費如此多銀子,這還不包括糧秣。”

錢謙益“呯呯”磕頭道:“臣有罪,臣有罪,臣罪該萬死!”

“死不死的另說,你且講講,這銀子花在何處?”

“回陛下話,有會稽郡王的糧餉標準在先,如今朝廷徵召新兵,皆仿效北伐軍的糧餉補給,由此單就餉銀,就比往日高出了一倍。還有,士兵平日裡吵着要頓頓有肉……這哪能辦得到啊?沒奈何,只能三天一頓肉食,陛下,這算下來,八百萬兩估計也撐不過啊。要不……削減二萬人?”錢謙益一副萬般無奈的樣子,向朱慈烺嘆着苦楚。

“滿口胡唚!”朱慈烺厲聲道,“箭在弦上,焉能不發?如今朝廷多出六府之地,皆需要駐軍,渡江北伐更是需要大軍,豈能因爲這區區銀子而削減軍隊?”

“可朝廷財力……頂不住啊。臣無用,無能替陛下分憂,請陛下罷了臣的戶部尚書職,另選賢能!”錢謙益正氣凜然地摘上自己頭上的紗冠,放在向前左上側。

朱慈烺被頂得噎了下,他臉色忽白,眼見雷霆之怒就要暴發。

可錢謙益面不改色地直視朱慈烺。

朱慈烺顫抖着手指,指着錢謙益,“你……你……。”

“你”了半天,朱慈烺慢慢放下手指,臉色慢慢緩和下來,竟安撫道:“朕知道愛卿爲難,可這是國事,關乎北伐大業,先帝在天上看着朕呢,也看着愛卿呢……要不,再從錢莊挪用些?”

錢謙益搖搖頭道:“陛下,不是臣不肯,而是這錢莊銀子,都是天下儲戶所存,從去年到今年,朝廷挪用銀兩已過千萬兩,再這麼下去,恐怕……會惹大亂子,到時天怒人怨,臣……臣怕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啊。況且首輔等人一直盯着臣,臣若再遵從陛下的意思,挪用錢莊儲銀,怕是明日又是雪花般的彈劾狀……。”

“錢相,錢愛卿……再取一百萬兩,僅此一次,下不爲例,如何?”朱慈烺已經在懇求了,他從順天府離開時就明白,軍隊沒糧餉會是什麼情況,那就是一支亂軍,不,盜匪啊。

什麼君臣綱常,全是個屁!

錢謙益喟嘆道:“既然陛下已有決意,臣自然得遵從旨意,那……那就再破例一次?”

“對,對,破例一次。”

看着錢謙益穩步而出,朱慈烺突然掀翻了面前的案臺,他嘶聲嚎叫起來。

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

自己殫精竭慮,每日僅睡三個時辰,一門心思撲在政務上,可結果呢?

擴軍有錯嗎?

湖廣、江西多出六府半之地,部得駐軍吧?

廖仲平部是京衛,必須調回來,總得有軍隊替換吧?

太平候夏完淳部也得回原駐地,也得有軍隊替換吧?

再則,北伐更需要軍隊,朕擴軍八萬有錯嗎?

黃道周、錢肅樂等一應重臣在朝堂上抵制朕,這也就罷了,如今連這錢謙益也來頂撞朕,要不是朕當日硬保,你早被吳爭給逐出朝堂,恐怕連京城都沒地待。

想到這,朱慈烺開始轉變方向,怪起杭州府的吳爭來了。

這個不識臣道的混帳,生生把忠貞營十二萬人全擄到了江南去了。

這要是給朕留下個五六、七八萬,朕也無須重新在京畿周邊徵召良家子啊,這讓滿朝文武駁朕“窮兵黷武”不說,京畿周邊確實也勞耕不足。

朱慈烺坐在地上喘着粗氣,這時他的臉色慢慢好轉,朕是天子,天下共主,只要渡江北伐,收復失地,到時,一切都有了。

吳爭不也是這樣崛起的嗎?

他當時僅杭州一府之地,不也照樣養了三萬大軍嗎?

朕如今有十三府半的土地,養十八萬大軍,沒什麼不可以的。

朕也絕不會欠天下子民的,等賦稅收上來,再將這挪用的窟窿填上就是。

……。

可惜啊,朱慈烺雖說在外流亡了三年之久,可他終究還是不食人間煙火。

他一再地效仿着他爹的勤勉、克儉,卻不明白,其實皇帝是用不着這些的。

一國皇帝,如果靠自己一人的勤勉、克儉,能讓這天下子民安居樂業,那他爹也就不用在歪脖子樹上吊死了。

朱慈烺的怨天尤人,只會加劇他心中對吳爭的不滿,只會撕裂自己與朝臣之間的分歧,於事無補。

他不想欠天下子民,可他卻忘記了,義興朝賦稅結餘,一年才三百多萬兩,而挪用的儲戶銀子,至今已經多達千萬兩,怎麼還?

先不說利息,就說本金,也得不吃不喝三、四年才能還清。

而新召大軍,每天都得顧着吃喝拉撒,一旦出征,還得大把的銀子往裡填,出現傷亡又要大筆撫卹……。

恐怕也只有象朱慈烺這樣不識柴米油鹽之人,才能天真地以爲他能還得清。

……。

十里秦淮。

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

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

有一處三進兩院的河房建築,叫媚香樓。

它就是傳說中秦淮八豔之一柳如是的住所。

不過此時的柳如是也已經三十二歲,徐娘半老了。

可說是徐娘半老,相比於錢謙益這老幫菜,那也是嫩豆芽一根。

錢謙益如今就在此樓落腳,倒不是錢謙益如今窮得連宅邸都置辦不起。

恰恰相反,錢謙益有得是銀子。

錢謙益在書桌前奮筆疾書,柳如是在邊上紅袖添香。

此時,柳如是的丫環進來稟報,有客來訪。

來者叫黃大湛,兵部侍郎,是黃毓祺長子。

這黃毓祺說起來有些來頭,天啓年間恩貢生,崇禎年間與繆尊素成立“江上九子社”,主張“廣言路,行改良,正朝政”,與錢謙益有往來,交情還算不錯。

他與周延儒早年同窗共學,一日兩人議論天下事,話不投機,黃毓祺隨手拿起桌上硯臺擲去,可惜沒打中,遂嘆“恨不殺此誤國兒!”。

說來也怪,之後周延儒在朝爲官,果然庸懦貪鄙,最後因延誤軍機之罪,被崇禎勒令自殺。

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