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

PS:感謝書友“書友20181104133854310”投的月票。

在這一瞬間,錢肅樂是激動的,他顫聲道:“你是說我們……真的有實力北伐了嗎?”

看着激動的錢肅樂,吳爭搖搖頭、又點點頭,然後解釋道:“攻大沽已經沒有問題,因爲清廷尚未組建水師,就算有了水師,暫時還威脅不到我軍水師。至大沽,打它幾炮,殲滅些敵人、毀壞些房舍,然後從容離開。”

錢肅樂長吁了一口氣,瞪了吳爭一眼,敢情你在忽悠老夫。

吳爭正色道:“就象岳丈一樣,但凡心中有北伐之念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北面,惦記的也是北面。而不是眼皮子底下一張嘴。”

錢肅樂不同意,“可鄭森也是朝北面進攻啊?”

吳爭笑道:“岳丈是精明一世,糊塗一時。如果我同意與鄭森合擊福建,打下來後,福建歸誰?永曆還是義興朝?這是其一。其二,就算我胸襟寬廣,讓了,鄭森得了福建,他的北面還是我,他如何北伐?最後還得是聯合我共同出兵,那爲什麼非要先攻福建呢?其實很簡單,鄭森在金、廈抗不住壓力了,永曆朝避向雲南,自身難保,更不可能對他有所支援,於是他想起北方的我,想借以北伐大義,要我出兵助他蕩平福建清軍罷了。”

錢肅樂若有所悟,他嘆息道:“可惜啊,這本來是個良機,卻因勾心鬥角荒廢了。”

吳爭哂然道:“岳丈在指責我?”

錢肅樂搖頭道:“不,我只是在惋惜……而已。”

吳爭道:“其實,對我而言,不,對整個義興朝,也不對,準確地說,對整個天下漢人而言,北伐只是一杆旗。復明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於自己內部,人心渙散、吏治不清,人人只顧自己的利益,這其中也包括我。我不是聖賢,要我拿將士的性命爲鄭森作嫁衣裳,使其壯大,最後來威脅到我,這虧本生意,打死我都不做的。”

錢肅樂深深地看了吳爭一眼,點點頭道:“你說得對,義興朝已有天子,來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與其日後難做,不如趁此機會,坐山觀虎鬥。”

吳爭搖搖頭道:“不對,鄭森那裡,該幫還得幫,以他的勢力牽制福建清軍非常有必要,否則,義興朝就會被清軍南北夾擊,這也是兩年前我率水師南下援助隆武的用意。只是,不能任由鄭森無牽制的壯大,他的壯大勢必威脅到義興朝的存在。”

錢肅樂遲疑了一下,問道:“那永曆朝呢,難道鄭森也只是聽調不聽宣?”

吳爭微笑不答,不是他不想答,而是憑吳爭知道的歷史,鄭森錯失了三次收復應天府的機會,這不由得不讓吳爭警惕。

特別是李定國三蹶清廷名王之後,數次聯絡鄭森北伐,終究因鄭森不配合而作罷,李定國甚至聯姻手段都用上了,結果還是被鄭森拒絕。

這不得不讓吳爭懷疑鄭森的目的和用意,正如之前猜測的,鄭森只想反清,不想復明。

如今,他想借助自己的力量來掃清福建,而不是共同出兵北伐,這更讓吳爭警惕。

福建是鄭家的大本營,兩代人在那經營,真要拿下福建,吳爭很難想象,義興朝能得到什麼。

徒爲自己增添一個潛在的敵人,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與強大起來的鄭森勢力相比,那十餘萬清軍,在自己和鄭森的勢力的中間,反而不必擔心了。

錢肅樂見吳爭不回答,也沒有追問,道:“你真覺得此次清廷會藉此南下?”

吳爭笑道:“南下未必,但一場規模可控的仗少不了。清廷丟不起這臉啊,總得想法找補一些回來。可它又打不起,據我所知,蒙古部落的叛亂尚未平息,西、南又拖着沒有進展,此時山東、山西各地民亂四起,可謂屋漏偏遭連夜雨啊。所以,清廷只會選擇一處我朝意想不到的地方,打一場高烈度的戰鬥,由此來逼迫義興朝讓步,當然,接下來估計還是得籤停戰協議。”

錢肅樂問道:“那你可有想過,清廷會選擇在何處?”

吳爭搖搖頭,嘆息道:“亦清的長林衛,尚未能進入清廷核心,重要的情報,還是無法知道。”

錢肅樂突然罵道:“要是那逆子能存報國之心,也該將消息傳回來的。”

吳爭遲疑了一會,終於實言相告,“岳丈不必爲翹恭兄擔心,他們二人已經與我取得聯絡……是詐降。”

錢肅樂突然淚如泉涌,雖說心裡一直都認爲是詐降,可沒有證實,終歸是忐忑不安,此時聽吳爭親口證實,豈能不讓這錚錚鐵骨的老頭激動?

“他……他還好吧?”

聽聽,剛剛還稱逆子,轉眼間就成“他”了。

父子連心哪!

吳爭道:“一切都好……對了,沈致遠和翹恭兄都成婚了,是清廷小皇帝賜的婚,翹恭兄娶得是清廷鄭親王的孫女,還沒恭喜岳丈……呃。”

錢肅樂勃然大怒,跺足恨聲罵道:“這小畜生,他爹還沒死呢,竟敢私自……啥,娶得還是個滿族女子……我,我將他逐出家門!”

吳爭好心提醒道:“岳丈,記得沈致遠和翹恭兄降清那會,您已經逐出過一次了……難道這事還能再逐出一回?”

錢肅樂指着吳爭:“你……你……你也不是好東西!”

吳爭鬱悶了,這哪跟哪啊?

……。

五月二十二。

義興朝會稽郡王、大將軍吳爭大婚。

舉城皆歡,自天色將黑,爆竹和煙花輝映天空,就沒有停止過。

直將那黑夜生生變成白晝。

洞房花燭之夜。

王妃錢瑾萱一身大紅嫁衣,頭上蓋着矇頭紅,坐在檀木牀沿,靜靜地等着,夫君來爲自己掀開。

她內心是甜蜜的,從吳爭離開紹興府碼頭,在轎中那稱不上一面的一面算起,至今已有四年。

今日,總算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其實她不奢望吳爭真能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只要執子之手,與其偕老,就是一種幸福。

可,他爲什麼還不來呢?

不會是被那些莽夫將軍們灌酒了吧?

亦或者是……已經醉了?

那可如何是好?

錢瑾萱不由得擔心起來。

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