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

其實錢謙益還有一句話,沒有對柳如是明說。

那就是,如果吳爭在應天府,得知他挪用錢莊儲戶的錢供人貪墨,以此來攏絡人心,怕是得一刀宰了他。

柳如是帶着滿腹的憂鬱離開了。

看着她依舊婀娜的身姿離去。

錢謙益輕喝道:“去,將這封密信送出去,記住,事關闔家生死,千萬不可讓人發現。”

“喏。”

……。

吳爭大婚之時,朱慈烺派人送來大禮,並按制金冊封錢瑾萱爲郡王妃。

或許是爲了彌補此次西征,吳爭沒有得到封賞吧,亦或者朱慈烺想到了吳小妹這個宗親。

他同時破例冊封了吳小妹爲上虞縣主。

就連清廷多爾袞也派使者送來了賀禮。

讓吳爭沒想到的是,南邊鄭森(鄭成功)也派出使者,送來了一份重禮。

而這使者,姓王名忠孝。

在錢肅樂的引見下,吳爭在大將軍府後宅接見了此人。

王忠孝,崇禎元年進士,時授戶部主事。

此人以剛直耿介、無私無畏著稱,其時被負責節制漕運的內監鄧希詔勒索糧餉,王忠孝堅拒。鄧希詔勒索未遂,恨之入骨,誣告忠孝有忤旨病民而又欺君之罪,朝廷聽信讒言,派錦衣緹騎逮治。

王忠孝被押解入京後,受廷杖之刑,也拒不認罪,最終改入獄三年,與黃道周、王侖初、王思任、馬思理等人同在一獄,時稱“六君子”。

後出獄返鄉,南明弘光帝時授其紹興知府,堅辭不受。

弘光朝亡後,他投奔隆武帝,擢光祿寺少卿。

鄭成功起兵反清後,王忠孝即投奔鄭成功,不過沒有爲官,只是做爲鄭成功帳下一個幕僚,贊劃軍政,備受鄭成功推重。

“王忠孝拜見會稽郡王。”

吳爭微笑道:“忠孝伯(鄭成功的爵位)可好?”

“回王爺話,我主在隆武帝崩殂後,已經遵奉永曆帝爲主,受封延平公。”

吳爭訝異,看來歷史還是朝着慣性在癒合被自己破壞的部分,這難道真是定數?

可吳爭絕不相信,至少多鐸死了,博洛被自己抓了。

失去這兩員大將,清廷如同失去了一條臂膀。

再說了,如今浙江、半個南直隸都非清廷控制之下,就算這次清廷真要爲博洛大舉南下,自己和義興朝也並非無一搏之力,而且,就算是最後自己輸了,清廷也將元氣大傷,這樣至少永曆朝鄭成功部和四川、陝甘的大順軍殘部,還是有機會的。

只要反清,吳爭可以什麼都不顧,這就是執念。

“原來如此,那是本王消息不靈通了。”

“忠孝在閩常聽王爺捷報頻傳,只是沒想到王爺竟是如此年輕,實爲明室之福啊。”

“呵呵,先生過譽了。不知延平安此次,可有帶話給本王?”

“我主確有話代轉。”王忠孝道,“年前,清軍掃蕩閩南,我主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於金、廈沿海一帶,招兵買馬。可惜獨木難支,唯有投永曆帝麾下,以圖將來。此次我主遣我出使,希望藉助王爺之力,打通浙江與福建的通道,如此雙方可互爲屏障,圖謀中原了。”

“哦?”吳爭問道,“延平公麾下有多少兵力?”

“大概三、四萬之衆,不過我主有意收攬其父舊部,如鄭彩、鄭聯所部,到時就會有近二十萬大軍。”

吳爭眉毛一挑,沉吟道:“延平公可有具體計劃?”

王忠孝答道:“我主希望在半年後,與王爺共同舉兵,南北夾擊,徹底蕩平駐閩清軍。”

吳爭微微點頭道:“以如今本王與延平公的實力,殲滅福建清軍已有不少的成算,不過這樣一來,義興朝將面臨北方清軍的壓力,恐怕……朝廷難以支撐。一旦福建戰事僵持,本王背後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王忠孝急道:“福建清軍才十餘萬人,以王爺和我主的兵力夾擊,所需時日不會太久……恐怕清廷未必能反應得過來。”

吳爭搖搖頭道:“先生恐怕還不知道,剛剛本王西征,擒獲了清廷多羅貝勒博洛,清廷派遣使團前來,想要贖回,被本王一口拒絕了,此時,怕是清廷正在商量如何報復吧。當然,本王是不怕清廷報復,但很有可能,接下來一戰不可避免,這仗能打到什麼份上,恐怕此時還難以把握,所以,下半年與延平公合擊福建清軍之事,恐怕需要再斟酌纔是……要不,請先生轉告延平公,等明年年初如何?”

吳爭這番話說得是實情,王忠孝自然也聽得出來。

而且,他來到杭州,對吳爭西征擒獲博洛,清廷出使杭州想要贖回之事,也有耳聞。

他有些失望地答道:“既然王爺需要備戰,那進攻福建清軍之時間,確實難以把握……我這就返回稟報我主,商議來年之事。”

吳爭點頭道:“請先生替本王轉達對延平公的問候。”

“是。”

……。

待王忠孝退去,錢肅樂不解地問道:“夾擊福建清軍,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嗎?雖說有北方清軍可能南下,可義興朝如今已有十八萬大軍,再怎麼,支撐兩月也是可以的。有這兩個月的時間,應該可以決定福建戰局了。”

吳爭沉默了許久,纔開口道:“我承認,這次我有私心了。”

錢肅樂一愣,“這話從何說起?”

“鄭森有反清之心不假,可他未必有復明之意,在這一點上,與我不同。我雖說要復的不是朱明,可我依舊想復漢明。而鄭森想要的……或許是鄭家天下。”

錢肅樂大愕道,“你所說可有根據?”

吳爭搖搖頭,指向地圖道:“沒有,只是心裡感覺罷了。不過,這次鄭森派人前來聯絡,岳丈難道就沒有發現時間很巧合嗎?其實福建的形勢非常明顯,鄭森獨木難支,他想要的,不是北伐,而是掃清福建清軍,然後盤踞福建供其壯大罷了。如果他真有心北伐,此時應該聯絡我與他共同派出艦隊,直接攻這裡。”

錢肅樂順着吳爭的手指看去,渾身一顫,吳爭點得是——大沽。

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