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

吳爭再低頭問道:“祺兒說得好,那乾爹再問你,如何才能讓天下人心,都變得象你說的那樣……或者是象你爹那樣呢?”

張萬祺搖搖頭道:“孩兒不知。不過孩兒以爲,這世上的規矩除了法之外,還可以禮來約束,如果十人之中,有七八人都知其不可爲,那麼剩下二、三人便不可爲。”

吳爭問道:“千百年來聖人、賢達不都是以禮法、道德約束、教化世人嗎,可往往在朝代更替之時,禮樂崩壞,由此可見,禮法、道德無法從根本上起到約束人行爲的作用。盛世時可錦上添花,可亂世時,卻不能雪中送炭。”

張萬祺不同意道:“孩兒以爲禮與法共存,只要持之以恆,定可見奇效。孩兒在明社之中,學到了很多道理……。”

吳爭驚訝地問道:“你已入明社?”

“是呀。”張萬祺掀開外衣,露出一顆明社徽章,“乾爹知道嗎,在明社裡,乾爹的漢明之說已經深入人心,社人每言必先講忠於國家、忠於民族,而往日忠君之言,很少有人提及……。”

吳爭長長嘆息一聲,對張煌言道:“我以爲夏完淳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十三歲便能領兵抗清,已是不世之才。沒想到今日才發覺祺兒竟不稍遜於他。”

張煌言不無得意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嘴。

吳爭沒搭理他,伸手摸了摸張萬祺的頭道:“祺兒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到時位列朝堂或主牧一方,好爲國出力。”

張萬祺仰頭道:“乾爹,孩兒要從軍,象乾爹那樣成爲一個大英雄、大將軍。”

吳爭一愣,看向張煌言。

張煌言也默默搖搖頭。

吳爭道:“祺兒,你怎麼會想到從軍呢?要知道不僅僅是上陣殺敵,纔是爲國效力啊,以你的學識,等長大了治理一縣一府,使得一方穩定,百姓的生活富足,這也是更好的爲國效力啊。”

“那乾爹爲何要從軍?父親也是讀書人,不也毀家紓難、舉兵抗清了嗎?”

吳爭眼珠一轉,沉聲道:“可你爹現在不也一樣改任文如何了嗎?祺兒,乾爹和你說啊,讀書人金貴,你想啊,一個人要讀十年,甚至二十年書才能成才,可士兵呢,訓練一年半載就能上戰場,不是說誰的命不值錢,而是培養所需的花費不同,對朝廷而言,自然用途就不同,這帳你應該算得清吧?再有啊,等你及冠之時,這天下想來已經太平了,百姓需要休養生息,需要過好日子,朝廷需要的人才,也會從軍人轉爲文人。所以,這打仗的事,就交給乾爹這樣的人去做,你就好好唸書,知道沒?”

張萬祺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吳爭道:“咦……乾爹餓了,你去瞧瞧你娘做好飯了沒?”

看着張萬祺跑出去,吳爭長吁了一口氣,這孩子的腦子真不太好對付。

“祺兒想從軍,就由着他去。王爺太溺愛祺兒了,這反而對他不好。”張煌言總算開口了。

吳爭搖搖頭道:“這十幾年,人死得太多了,我族已經元氣大傷,未來幾年,人得人還會更多,趁着眼下這一年半載的光景,爲以後留些讀書人的種子吧,畢竟,光復之後,需要太多的文職人才了。”

張煌言略帶譏諷地笑道:“王爺不是一直對文人有偏見嗎,甚至連科舉都不贊同。”

吳爭皺眉道:“我這是對文人有偏見嗎?如果有偏見,玄著兄、張公、熊大人等等,我怎會依爲肱股?我只是已經不信任一部分文人了,因爲他們心裡,早已沒有了廉恥,忘記了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

張煌言沉默了一下,道:“王爺不必介意,我只是隨口一說。”

吳爭輕嘆道:“祺兒是個人才,玄著兄要好好打磨,我敢肯定,他日後的成就絕不下於你。”

張煌言呵呵一笑道:“王爺不要再誇他了,再誇就誇壞了。”

吳爭點點頭道:“此子悟性確實讓人驚訝,他說得很好,立場不同,對法的理解就不同,而屁股決定了立場。”

張煌言嘆道:“我也沒想到,這孩子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聽他這麼一說,還真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暢快。不過,也沒有王爺說得那般優秀,理是在理,但不具可行性。如今我朝與清廷隔江而治,時隔四年,江北民心怕是大部分已經散了吧?”

“不。這話太過消極。”吳爭道,“要降的,早已降了,不想降的大都蟄伏,而反抗也不斷在上演,局勢還沒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至少,我這次攻入泰州,那裡的百姓還在翹首以盼王師北伐。”

張煌言拱手道:“煌言失言了,望王爺恕罪。”

吳爭點頭道:“發發牢騷,情理中事,可如果連我們都失去信心,都北伐大業就真完了。”

張煌言道:“可我真想不通,一個窮兇極惡之人,真值得王爺以清譽爲代價去赦免他嗎?”

吳爭突然大笑起來,指着張煌言道:“我有清譽嗎?從紹興府起,我恐怕就沒少過奸臣、權臣這些的惡名吧,張蒼水,你老實說……這些罵我的人裡,有沒有你?”

張煌言正容道:“煌言對天起誓,若有半句詆譭王爺的話……。”

吳爭連忙打斷道:“瞧瞧,你這人啊,就不識逗,還不如你兒子呢?”

張煌言還待繼續,吳爭已經叉開話題道:“延續前朝律法,是不得已。但我們也已經在修改,只是顯然不夠快。玄著兄啊,這事,可是你的本職啊,莫讓六府百姓等太久了?”

張煌言應道:“屬下遵命。”

吳爭道:“法這東西,說它是神聖的也對,可說它是一坨屎,也沒錯。執政者,就不能說皇帝和手執權柄的重臣了,就連一縣官或是現管,都能以一己之言取代法律。這樣的事,歷朝歷代都屢見不鮮,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法不被民衆所熟悉,民衆甚至根本不知道法,他們所奉行的只是要做個好人,可往往是好人不長命,壞人遺千年。”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