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

黃道周頗具意味地問道:“王爺話中屢次提到漢人,且以漢人自居,難道王爺不承認自己是明人?”

吳爭正容起來,答道:“我是明人,但前提是,我先是漢人。先有漢而後有明,這並不衝突。太祖起於市井,拯救天下漢人於外族奴役之水深火熱,功在千秋。我怎會不認自己是明人呢?但如今大明已亡,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前有弘光朝,可稱爲南明,可弘光朝也覆亡了,不管是僅東南一隅的義興朝,還是已經覆亡的隆武朝,或是如曇花一現的紹武朝、在雲南殘喘的永曆朝,在我看來,最多隻能稱爲殘明。這樣的局勢,以明人自居,怕是無法收復天下人心吧?至少西北陝甘、河南、山西等地,仇恨明室日久,也想以明室延攬,恐怕是癡人說夢了。”

黃道周道:“老夫還有一個問題……。”

吳爭冷冷道:“黃大人的問題太多了。當然,你可以問,本王也可以選擇不答。”

黃道周呵呵一聲道:“最後一個問題。”

吳爭想了想道:“好。就回答你最後一個問題。”

黃道周問道:“王爺想過日後自立嗎?”

吳爭皺眉道:“這問題無數人問過本王,連陛下都問過,你不是第一個。”

“盼王爺據實相告。”黃道周揖身道。

吳爭道:“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之。”

“若可扶,王爺以何自處?”黃道周急問道。

吳爭蹩眉道:“黃大人食言自肥嗎?”

黃道周道:“不,這是前一問題的延伸。”

吳爭想了想道:“天下有得是比大明朝更寬闊的土地,海外還有許多無主之地等着本王去佔領。”

黃道周剛要開口問,吳爭一擡手,瞪着黃道周斥道:“再問就過分了?該你回答本王問題了。幼玄先生,本王有太多事要做,沒有時間陪你聊天。”

黃道周突然仰頭呵呵一笑,然後向吳爭躬身長揖道:“黃道周願爲郡王效力!”

吳爭反倒是一愣,忙起身相扶,只是還是忍不住開口道:“先生之言……當真?”

“當真!”

“不會是糊弄本王吧?”

“黃道周不是那種言而無信之人。”

吳爭道:“萬一又有一個明室近支顯身,先生不會舍我而去吧?”

黃道周翻着白眼道:“要讓老夫棄王爺而去,只有一種可能。”

吳爭毫不遲疑地問道:“哪種可能?”

“降清!”

吳爭一愣,而後大笑道:“那本王就安心了。”

黃道周也哈哈大笑道:“如此,老夫也安心了。”

看着這個已是花甲的老者,吳爭有些意外,“沒想到幼玄先生還是個有趣之人。”

黃道周先是一愣,而後意味深長地笑道:“之前見過王爺,也沒發覺王爺是個有趣之人哪!”

吳爭只好拱手道:“彼此彼此。”

走回座位,吳爭道:“能得幼玄先生輔佐,本王如虎添翼。”

“王爺過譽了,老朽不敢當。”黃道周謙遜道。

可吳爭接下來的話,就讓黃道周瞠目結舌了。

“既然主屬已定,那本王就直言了,本王對先生的任職,另有安排。”

“王爺請講,老朽絕不推辭。”

“本王離京前,已經向陛下舉薦,由先生接任義興朝首輔之位,陛下已經同意。算算日子,這幾天就會有徵闢旨意到達杭州府。”

黃道周大驚,隨即怒目相對道:“老夫若要投義興,還與你糾纏做甚?”

吳爭好言勸道:“先生這又是何故,此一時彼一時,先帝都亡故四年多了,先生還記恨不成?”

黃道周怒極反笑,“套用王爺之前一句話,人自辱而後人辱之,崇禎朝的滅亡,也是咎由自取。殺袁崇煥也就罷了,反正朝中文武都諫言殺,不管殺對殺錯,反正皆大歡喜嘛。可殺了袁崇煥之後,還要牽連無數袁崇煥的故朋舊友,甚至連舉薦袁崇煥的錢龍錫錢大學士等人也要牽連,這豈不讓朝野動盪不安?老夫數次上書,換來的是削籍爲民!”

吳爭是知道這事的,袁崇煥是個忠臣,這在後世已經有了定論。

袁崇煥的死,卻也是咎由自取,原因是,過了!

過了爲人臣的底線,同時直接造成了清軍入關。

他的死,無論於公於私而言,是明朝的巨大損失,若是他不死,清軍恐怕還滅不了明。

但平心而論,死也是他自找的。

袁崇煥的死,最直接的關聯是他“專戮大帥”,這大帥自然就是屈死在袁督師刀下的毛文龍了。

毛文龍死得確實是屈,倒不是說他是個被冤枉的好人,而是他真不應該死在袁督師的刀下。

毛文龍開鎮東江,在皮島、雙島等一系列島嶼上駐軍,牽制後金軍的主力部隊,使得後金軍隊進攻關寧錦防線的時候,頗有所顧忌。

他的位置非常緊要,其部駐防明、後金、朝鮮三者會合的要衝地帶,對三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至少,有毛文龍在,後金還不能全力吞併朝鮮。因爲明朝的關寧軍距離太遠,無法援朝。

同時,有有毛文龍在,後金不敢肆無忌憚地南下,需要提防後方遇襲。

可這樣至關重要的大帥,就被崇禎皇帝任命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在崇禎二年矯詔殺了。

殺毛文龍,朝廷根本不知情,是袁崇煥矯詔擅專。

原因也不復雜,毛文龍是天啓帝的寵臣,而袁崇煥是崇禎帝的寵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但問題是,無論從職務還是律法,袁崇煥都無權斬殺毛文龍,毛文龍也是一品,也有尚方寶劍,雖說袁崇煥是薊遼督師,官確實比毛文龍大,可問題是沒有不經朝廷同意就斬殺一品大臣的先例啊。

按袁崇煥的說法是“爾不知國法久了,若不殺爾。東江一塊土,以非皇上有也。”

瞧瞧,這是什麼邏輯?

其真實原因是,毛文龍仗着是元勳,天啓年的功臣嘛,不服袁崇煥,時有頂撞,且人品不咋滴,手下對百姓的騷擾、劫掠也不是沒有,他還擁兵自重不服調遣,私下裡還跟後金做生意發家致富。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