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

遠比吳爭估算的速度快得多,能工巧匠們僅僅就用了一個時辰,就用木材按吳爭的意思製造出來了各個構件,甚至連氣缸都是木製的。

吳爭是真歎服,一個木製氣缸,工匠僅僅用木楔就能讓桶體滴水不漏,大明朝的手藝人啊,怎麼就讓外族佔據了技術的巔峰了呢?

整件半人高的裝置,除了盛水的桶,全是木料。

當爐火燃起,通過儲汽、放汽,經過潤滑的構件,慢慢在曲軸、槓桿的帶動下,裝置自動進行動作時。

所有工匠的目光所流露出的是驚歎,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去做。

這其實就是一場工業革命的雛形,以機械力取代人力。

當吳爭下令,改用材料按此裝置按比例放大,用於鍛鋼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陳守節最爲激動,做爲軍工坊督辦,他所承受的是大將軍府不斷地催促和壓力,但工藝的落後,讓產出無法明顯提高,這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鋼鐵的鑄造。

而現在,這問題不再是難題了,誰都明白,鍛打的鋼遠比鑄造的鋼更堅韌,自古以來,一塊百鍛鋼打造的刀劍,被做爲將領的珍藏,可這需要工匠多少個日日夜夜的鍛打?

在所有人幾乎是崇拜的目光中,吳爭宣佈了三件事,一是自今日起,軍工坊將實行新的度量衡量標準,將各製品重新設計,以零配件方式進行生產,並引導漸漸實行流水線作業,二是保密,軍工坊即時駐囤軍隊,三是激勵,但凡工匠對蒸汽裝置有所突破和改良,官府將於以一至五百兩的重賞,特別貢獻者,將賜以勳爵。

離開軍工坊的時候,吳爭的心情是愉悅的,他就象是放下了一副重擔,因爲種子已經種下,他沒有理由去懷疑,華夏百姓的創造力和工藝水平,更不會去懷疑,日後的收穫。

……。

方國安,他沒有想到吳爭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恐怕是他數十年從戎生涯中從未遇見過的事兒。

吳爭在看了方國安對新兵的訓練之後,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從這三萬新兵中,遴選出最強的前一百名,一分爲二,與方國安同時帶兵訓練,期限爲三十天,然後對戰演練,來確定對火槍兵日後的訓練綱要。

吳爭是沒有辦法,在檢閱了方國安對新兵三個月的訓練之後,吳爭發現不少問題。

不是方國安的訓練水平不夠高,練伍法、膽氣、耳目、手足、營陣等等,面面俱倒,無一錯漏,確實,方國安是如今僅存明將中爲數不多的科班出身,他的練兵方法,可以說是嚴謹到了極點,這與方國安一心想進入吳爭的勢力核心層,不無關係。

在大將軍府人力、物力的支持下,這三萬新兵,被訓練得非常不錯,這麼說吧,吳爭在檢閱的時候,方國安一聲令下,受閱的新兵就卯足了勁,“嗷嗷”叫着往前衝,氣勢如虹。

錯了嗎?

沒錯。至少吳爭是滿意的。

但吳爭總覺得少了什麼,讓心裡有種不安和忐忑。

方國安也很鬱悶,他是期盼着讓這場檢閱,給他帶來重新領兵上戰場的機會,他的那三千子弟兵,此戰打的不錯,戰後也受勳了,最高的軍職,已經升至了千總,這讓他心中有了希望。

可現在,聽吳爭這麼說,他自然能會意到吳爭對他的訓練是不滿意的,否則爲何要親自練兵,然後在一個月後對戰軍演?

但他不敢拒絕,只能問道:“王爺是否對卑職的訓練方法有異意?”

吳爭看了他一眼道:“方大人誤會了,本王不是否定你的訓練方法,只是覺得火槍兵,不該這麼練。”

方國安聽吳爭否認,心中稍覺安慰,說道:“練兵之法,大同小異,勇武、剽悍、不畏死、服從軍令、嚴守軍紀,便稱得上精銳虎賁。卑職不覺得有何處不妥,還請王爺指正。”

吳爭搖搖頭道:“本王雖說也是行伍出身,一路從戰場上搏殺過來的,可要論戰場經驗,顯然方大人比我強得多。”

“不敢,卑職不敢當。”

“可火槍軍是一個從未有過的新軍種,雖說前朝有神機營,之後有戚少保編練的新軍,可至少在我掌握的訊息中,這些軍隊的編制和作戰思路,依舊在於火槍做爲刀盾、長槍、弓弩的輔助,就象戚少保的在八十年前編練的新軍,其小隊十二人的構成,隊總一人,立盾兵一人,藤盾一人,狼筅兵二人,長槍兵四人,钂鈀兵一人,而火器兵僅一人。這顯然與我火槍軍截然不同。構成不同,戰法自然有別。”

方國安微微皺眉道:“可王爺如何去判斷卑職的練兵方法不妥呢?又如何去印證王爺的說法一定是正確的呢?”

方國安確實有點不虞,帶兵,這是他的強項,可現在被吳爭這麼一說,他的強項反而變得一無是處了。

吳爭道:“方大人先不要急,本王也沒斷言自己是正確的。本王也是剛剛從戚金戚將軍的手書上得知,當年薩爾滸一戰,明軍精銳損失近五萬人,被繳獲火炮火銃等二萬多件。而明軍接受葡萄牙訓練的孔有德,耿精忠火器軍則集體投降了滿清。導致,滿清實際上在隨後的戰爭當中,在火器上取得了對明軍任何部隊的壓倒性優勢。其中有一戰例很說明問題,在遼陽之戰中,明軍一千火銃兵迎戰清軍(降清明軍)七百火銃兵,距離百步之外,明軍發射火器,看清軍不動,遂對清軍發起了勇猛的衝鋒,可在接近至二十步時,七百名清軍突然一起射擊,一千明軍僅七人生還。

當時兩軍幾乎相同的火銃,從同一陣營中分裂的兩部,接受的都是相同的訓練,可在一場戰鬥中,高下立現,這說明什麼?說明明軍火器兵的指揮失誤、戰術太過僵硬,不懂得變通,火槍僅作爲其它軍種的輔助兵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好在,現在沒有戰事,我們有時間進行一場比試,取長避短,來決定該日後如何去訓練火槍軍……怎麼,方大人怯戰了嗎?”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