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

吳爭另外攤開一張圖道:“這是按兵書中記載的虎蹲炮所改良的圖紙……。”

吳爭開始向戚道昆講述這門小炮的構思。

這是一種迫擊炮的雛形,擊發方式更象是擲彈筒,但也不完全一樣。

這是以機簧配合底火,以燧發槍方式,投射的小炮。

將前面手雷引燃後,投入炮筒,再以炮筒中的機簧和底火引爆,將手雷投射出去。

關鍵點在於,手雷的延時和炮筒底火的配合。

這需要一些技術,但應該不難。

在吳爭的講述過程中,戚道昆也在不斷地提建議和詢問。

這讓吳爭有了信心,他對戚道昆道:“本王爲增設一個軍工坊,由你主事,人力、物力、財力皆有大將軍府提供,專事製造這三件火器,你可願意?”

戚道昆大喜道:“願爲王爺效力。”

“多久能出樣品?”

戚道昆稍一思忖,答道:“兩月。”

吳爭搖搖頭道:“一個月出樣品,三個月出成品。如果沒有意外,明年開春時,就須進入小批量生產。”

戚道昆遲疑道:“按兵書中所載,虎蹲炮炮管分木製箍管、鐵製箍管兩種,因管壁薄,故製造很快,可王爺要改成鋼鐵管,這恐怕需要不少日子……。”

吳爭道:“府庫中有各種廢棄的鐵、銅火炮,可取合適者選用,試製時就不必費心再重鑄炮管了。”

戚道昆於是應道:“是。不過要按王爺規定的日子,單就依靠小民手下的族人,恐怕人手不夠。”

吳爭笑了笑,回頭對熊當霖、張國維、莫執念道:“半個月之內,參照前軍工坊的規模,在軍工坊邊上再造一個軍工坊……前者爲甲坊,這坊就稱爲乙坊吧。同時,以大將軍府名義,向各州府、各縣頒佈招賢令……。”

這是大將軍府第一次頒佈招賢令,讓人驚訝的是,這不是一道徵辟“才子、賢達”的招賢令,而是向天下徵辟匠人的招賢令。

招賢令開出的價碼也確實誘人,每月十至二十兩不等。

就以每月十兩算,也是北伐軍士兵五個月的餉銀,而北伐軍士兵的月餉已經是明軍的一倍。

這種重酬引得六府之地,不,是義興朝十三府之地,乃至義興朝周邊的各州府匠人聞訊者,紛紛蜂涌而至。

……。

黃道周來了。

他帶着他的幾個往日同僚、弟子、獄友,從紹興府而來。

吳爭對黃道周是敬佩的,其實吳爭對所有抗清的人,都持敬佩之念,哪怕陳子龍一直與自己爲敵,可吳爭從沒有真正怪責於他,甚至在陳子龍危亡之時,也願意出手相救。

這是一種理念,雖然被人效仿的效果,真的很差,但吳爭在堅持,他始終認爲,漢人終將真正地團結起來,與滿清一戰。

吳爭設宴款待黃道周等人。

可不想,宴席間,黃道周的第一句話,就非常直接。

“會稽郡王,老夫攜衆前來,只有一件事。我朝亡於多鐸之手,吾皇被俘,至今生死不明。”黃道周沉聲道,“老夫有心率同僚,爲郡王效力,以竟北伐大業。當然,如果會稽郡王嫌棄我等不足以輔佐郡王,老夫將攜同僚往西南去,投效永曆朝。”

吳爭及張國維等人驚訝起來。

黃道周等人在寧波府被吳爭所救,效力吳爭以作報答這在情理之中,畢竟隆武朝亡了嘛。

可要去投奔永曆朝,先不說山高路遠,沿途都是清軍佔領,就以黃道周曾經是隆武朝首輔的履歷而言,與永曆朝也不對付啊,說敵人有些過份,說相看生憎那絕不誇張。

吳爭想了想,看着黃道周道:“黃大人且莫着急,這事待宴後再商議不遲。”

不想,黃道周掃了一眼在座諸人,然後嗤笑道:“國破家亡之日,汝等卻在推杯換盞,恕黃某無法苟同。會稽郡王就對黃某說一聲,是允還是不允,允,黃某等就留下,不允,黃某等就此告辭。”

這態度確實過了,大將軍府諸公個個臉色不虞,就連一向老好人的張國維,也不禁皺眉道:“王爺設宴,我等作陪,是爲了款待汝等,可幼玄先生卻以此來指責王爺和諸公,幼玄先生此話過分了。”

黃道周哼道:“吾皇節衣縮食,黃某與同僚毀家業籌資募兵,可不是爲了今日來王府受款待的,這一席面,想來多少也得數十兩銀子吧,這數十兩,可募十人,且能配備長槍、鋼刀,可殺敵、可衛家園,可眼下卻就是一頓酒宴。黃某所言,何來過分?”

吳爭心裡無數草原神獸飛馳而過,敢情,款待出錯來了。

吳爭這幾年經手金銀何止千萬之數,可真說要自己奢侈,還真談不上,不,從沒有過。

出戰時和將士們同鍋而食。

平日裡也就與官員們在府內相就。

偶爾有閒之時,陪家人吃頓飯,其餘時間都去張國維、張煌言家中蹭飯。

王府之中,廚子僅二人,而吳爭一年之中,在王府吃飯的時間,屈指可數。

所以,被黃道周如此指責,不用說吳爭本人,就連諸官員都非常憤怒。

吳爭起身道:“張公、玄著兄且相陪諸位進食,黃大人且隨王爺來。”

吳爭帶着黃道周去了書房。

“坐。”吳爭沒有客氣,坐下後指着邊上椅子對黃道周道。

黃道周也不客氣,直接一屁股坐下了。

但眼睛直視吳爭,倒象是有仇一般。

吳爭沉吟了一回道:“黃大人對本王有怨言?”

黃道周嗤聲道:“黃某怎敢對會稽郡王有怨懟之意。只怪黃某沒有郡王那般能爲,上不能爲君分憂,下不能守護黎民,中,愧對同僚而已。”

吳爭是聽出來了,這怨氣真不小。

想了想,吳爭大概是猜到了一些,“黃大人是在怪本王沒有派兵增援隆武?”

這話是一矢中的了。

黃道周立時激憤道:“郡王手掌大軍,可擊破江防直至泰州,可擊敗清軍,甚至斬殺敵酋多鐸,卻不派一兵一卒增援廣東,致我朝覆亡,吾皇被俘,難道郡王心中除了義興朝,就不念及同爲大明遺臣之香火情份嗎?”

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