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

當數千清軍黑壓壓地涌向北城牆時,城中至少有一半的明軍,還沒有披掛完畢,列隊就更不用談了。

好在城牆上有千人防守,加上夏完淳撤回的二千人,這纔沒有直接被清軍一攻而下。

但明軍的慌亂,也由此而起。

這個黑夜裡,北城頭上那叫一個亂,明軍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心中滿是懊悔、沮喪的夏完淳,不得不站上城樓,以自己做爲旗杆,去指揮戰鬥。

雖說指揮變得有效率了。

可同時夏完淳也成了清軍弓弩手的目標。

沒有多久,夏完淳被一枝流矢射中在臂,被身邊親衛硬拖下城樓。

黑夜中,明軍士兵以爲主將陣亡,頓時士氣驟降,幾近崩潰。

天色亮起之時,清軍已經佔領大半城牆。

數百明軍被圍在西城角處,覆沒已經只是時間問題。

夏完淳眼見北城牆已經守不住了,率餘下二千多明軍向南城撤退,決意依託房屋與清軍展開巷戰。

……。

這半天時間,吳爭連續策馬急奔,才趕到鎮江以西數十里外,一個叫高資的小鎮。

爲了搶時間,吳爭沒有走官道,而是順江東進,走小道,這個決定直接斷絕了吳爭的退路。

因爲這個位置,就是當日錢肅典率明軍強渡長江,進攻儀真的附近。

而今日,記恨於心的洪承疇,便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幾乎是同一地點,吳爭遭遇了已經登岸的一千清軍騎兵阻擊。

就在同時,離此僅三、四十里的鎮江城遭受到二萬清軍瘋狂進攻。

僅一個時辰,不足四千守軍崩潰,鎮江城再次易手,丹徒由此與應天府的聯繫中斷。

不幸中的大幸,吳爭到高資鎮外時,發現了一具倒在路邊的明軍士兵屍體。

從衣着上看,應該是傳令兵。

吳爭立即下令停止前進,檢查屍體。

親衛檢查之後回報,此人是明軍傳令兵無疑,且屍體還未完全冷卻,屍體上並無任何信件和辨識物,想來已經被人搜過。

此人的致命傷是箭矢貫穿,關鍵是,這箭矢並非明軍箭矢,而是清軍箭矢。

吳爭心中一驚,在鎮江城周邊竟出現清軍?

那麼此人很可能是嚮應天府告急的信使,被清軍阻殺。

吳爭這時已經醒悟到,自己原來的計劃出現了漏洞。

清軍的主攻方向不是丹徒,而是鎮江,準確地說是兩處同時進攻。

這個認識,讓吳爭毛骨悚然起來。

朝廷調動鎮江守軍,自己是堅決反對,奈何內閣執意如此,吳爭無力改變。

此時清軍竟主攻鎮江,這豈不是對鎮江軍力瞭如指掌嗎?

而守軍調動才短短兩天時間,就算是慶泰朝官員許多都還不知情,清軍緣何立即就知曉了?

這個猜想,讓吳爭醒悟到朝中有清廷奸細,且這奸細的官職還非常靠前。

吳爭不願意去懷疑陳子龍,可事實擺在這,讓吳爭不得不動疑心。

“原路返回!”吳爭大喝着,迅速轉身上馬,想返回應天府。

鎮江肯定不能去了,清軍都已經向周邊滲透,說明鎮江城要麼被圍,要麼已經淪陷。

自己只有數十親衛,前去與送死無異。

往東已經不可能,那就只有迴應天府,再作打算了。

可很顯然,此時吳爭是回不去了。

還沒等親衛全部上馬,西北方向,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支清軍騎兵出現了。

因爲吳爭一行停滯不前,伏擊的清軍騎兵,只好現身突擊了。

吳爭見狀睚眥欲裂,自己還是猜錯了,朝中奸細不僅是泄露軍機,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命啊。

可吳爭也奇怪了,自己此行事出突然,更是一邊派人上疏,一邊就已經出城,就算奸細再位高權重,那也無法對自己的行蹤瞭如指掌啊。

可沒有時間多想,吳爭迅速決定——向東南突圍。

……。

此時,應天府雖然已經開始備戰,但由於從鎮江出發的幾路傳令信使遭遇清軍騎兵截殺,朝廷並沒有得到鎮江淪陷的消息。

而吳爭的奏摺已經遞進了內閣,說來奇怪,之前朝中許多人彈劾吳爭,可聽說他已經趕去丹徒,反倒都鬆了口氣,竟沒有人認爲,吳爭此去會失敗。

這種盲目的信任,不,準確地說應該是盲目的依賴,讓朝廷失去了最佳反擊的時間。

其實應天府如果此時向丹徒派出援軍,那麼至少迅速得到鎮江失守的消息。

由此就算不出兵收復,也可向句容一線部署軍隊,那就很可能不會陷入巨大被動了。

但世事沒有如果,局勢依舊循着越發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候最清醒的不是陳子龍、錢肅樂,而是張煌言。

他清醒的是,吳爭不動聲色的離開應天府,去指揮丹徒,這顯然與吳爭的心性不吻合。

張煌言是知道吳爭去找過興國公王之仁的,所以,張煌言敏銳地感覺到,吳爭一定是有某種動作。

也正是因爲這點,張煌言選擇了沉默,這就更讓朝堂上,沒有了不同的聲音。

內閣以張國維爲京衛大都督,總領京軍四萬大軍。

張國維以右衛指揮使廖仲平率一萬人鎮守北城儀鳳、鍾阜、金川三門。

以左衛指揮使熊汝霖率一萬人鎮守玄武湖一線的神策、太平門。

自己率二萬大軍囤於懷遠門以東大校場,可迅速增援東、北兩面。

同時,朝廷詔令,城中但凡滿十三歲,不到五十的男丁,皆須向就近向官府報備,隨時等候朝廷徵召。

整個應天府被迅速調動起來,可沒有人知道,應天府根本不是這個戰場的中心,至少,在整個局勢明朗之前,應天府不會成爲這場戰爭的主戰場。

也就是說,此時京城的全民皆兵,只是一場虛驚。

當天正午,一件意外發生了。

馬士英在散朝之後,遭遇暗殺!

他的官轎出正陽門,進入橫街,沒行多遠,兩枝弩矢從街道兩側射出,直接貫穿了馬士英的官轎。

也是馬士英命不該絕,他在那時突然咳嗽,致身體前傾,兩枝弩箭貼着馬士英的前胸後背,生生將馬士英雄嵌在兩矢中間,官服被射穿,鋒利的箭頭刮破了胸背的皮膚,血是流了不少,而性命總算是保住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