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陳子龍眼巴巴地看着錢謙益,就希望從錢謙益嘴裡說出一個“是”來。

可錢謙益微微一嘆,搖頭道:“雖說馬士英雄確實與洪承疇也在私會,可奸細還真不可能是他。”

陳子龍怒道:“你爲何如此肯定?”

“如果馬士英是奸細,在他與宋徵輿發生爭執時,洪承疇爲何要現身?雖說後門不如前門,可爭執一起,人多眼雜,難道洪承疇就不怕因此而暴露他與馬士英私會?他應該藏起來,然後悄悄離開,之後再重新與馬士英約別處相見纔是。”

陳子龍緩緩坐倒。

“就算洪承疇是清廷談判主使,可畢竟是在我朝京城,真要抓住了他刺探軍情、勾連我朝重臣的證據,怕是也難逃被處置的結局。洪承疇不顧暴露自己而現身,必然有他現身的理由,而這理由其實不難揣摩,那就是馬士英與宋徵輿發生了爭執,這也就能解釋爲何馬士英不再追究宋徵輿之後,洪承疇又回身進了酒樓。”

“反過來說今日馬士英遇刺之事,雖說馬士英臭名遠揚,但畢竟沒有投清,我朝官員對他避而遠之的同時,想必還沒有人聲言要處死他,當然,這也是因爲他的背後有吳爭在。而清廷有必要爲了這麼一個庸人而行刺嗎?這顯然不可理喻!”

陳子龍聽懂了,馬士英不過是個弄臣、貪官、奸倿,清廷巴不得他佔據慶泰朝高位以自誤,怎麼可能不惜代價,以京城潛伏下的死士,去刺殺他呢?

真要殺,那怎麼也得是吳爭、錢肅樂或者自己等人啊,還輪不到馬士英。

陳子龍心情異常地複雜,臉上流露的痛苦,讓人不忍目睹。

好半晌,陳子龍咬牙道:“本相要入宮稟告監國。”

“不可!”錢謙益急忙阻攔道。

陳子龍茫然擡眼看向錢謙益,“爲何不可?難道真要等他做出更大的事來嗎?”

錢謙益湊近一步,低聲道:“首輔此時如果稟告監國,那就等於將此事公諸於衆,宋徵輿確實該死,可他畢竟是首輔左膀右臂,這要是追查起來,必會牽扯到首輔啊。”

陳子龍站起身怒道:“本相行得正,坐得直,怕什麼?”

錢謙益低聲道:“可我奉首輔之命,與洪承疇私會之事,宋徵輿也知情啊。”

陳子龍頹然倒在椅子上,“那……那依虞山先生之意,當如何?”

錢謙益一字一字地說出四個字——“殺人滅口。”

陳子龍有些猶豫起來,“不妥,先不說宋徵輿是否真投了清,就算是,可終究不知道他罪至如何,就算他罪已不死,那也得由府司審訊定罪……。”

錢謙益苦笑着搖搖頭,這臥子先生怕是讀書讀傻了,真不適合首輔這個位置啊。

“臥子先生,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真要寄希望於宋徵輿不招供,那和與虎謀皮何異?”

見陳子龍依舊在猶豫,錢謙益道:“這事首輔不必親自下令,只要嚮應天府尹打聲招呼,讓他派人隨錢某抓捕就是,之後,錢某會爲首輔辦妥。”

陳子龍怔怔地看着錢謙益道:“可如何嚮應天府尹說起此事?”

錢謙益一愣,這臥子先生還真不是一般的書生意氣,這事能說嗎?

你是首輔,隨便吐口痰,那也有無數人說它是銅錢。

需要說清楚調人的目的嗎?

只要陳子龍一開口,應天府尹還能抗令不成?

錢謙益只好道:“應天府尹龔鼎孳與錢某有舊,只要首輔應允,所有事下官都能替首輔安排妥帖。等事成之後,錢某就向刑部出首宋徵輿,首輔只須爲我證明,是受首輔之命前往緝拿清廷奸細,如此便可將首輔從此事中摘出。”

陳子龍聽懂了,可他下不了決心,徐孚遠、宋徵輿是他的左膀右臂,交情至深,真要做出滅口的決定,陳子龍心是痛的。

錢謙益見陳子龍還在猶豫,急道:“此事緊急,拖延不得,首輔還須速決纔是。”

陳子龍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辦去吧。”

說完背轉身去。

錢謙益一揖,轉身而去。

……。

應天府尹龔鼎孳。

此人說起來,與錢謙益還真是半斤八兩,可謂難兄難弟。

龔鼎孳,字孝升,安徽合肥人。

崇禎七年進士,任湖北蘄春縣令,崇禎十二年任兵部給事中。赴京途中,結識南京名妓顧橫波,攜其進京,後納爲妾。

後因鎮壓張獻忠起義有功,升兵科給事中。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龔鼎孳投井自殺未成,被人救起後,隨即想通了,輔佐李自成,由此一發不可收拾,清軍入差,李自成棄北京,睿親王多爾袞進京,龔鼎孳迎降,授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左都史使等。

龔鼎孳無疑是這個時代文人之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一開始時,也是滿不殉國之志的,也實施了,可一旦沒死成,就顛覆了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樣的人,一旦邁出了投降這一步,那爲起惡來尤甚於普通人。

他們有着“縝密”的說詞,可以給自己的投降行爲搽脂抹粉,更具有迷惑性。

可問題來了,龔鼎孳這樣一個人,是怎麼成爲慶泰朝應天府尹的呢?

這事還真無法怪任何人。

慶泰朝其實不過是個“草臺班子”,朝中大部分人,那都是江浙籍人氏。

譬如錢肅樂、張煌言等是寧波府人,張國維是東陽人,陳子龍等是松江府人。

從弘光朝滅亡之後,大部分朝廷精英都南下福建、廣東,留下的基本都是故土難離之人。

這無可指責,就算是故土難離,能留下,那也是人中翹楚了。

可因吳爭北伐,兩個多月愣是將應天府光復了。

這種驟然的統治地盤擴大,讓慶泰朝根本沒有儲備的官員,總不能隨便拉一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百姓來做官吧?那政令怕是真出不了正陽門了。

所以,應天府中之前清廷任命的官員,只要不是惡行顯露的,基本被原職留任。

哪怕是應天府尹,這個舉足輕重的職位,也是如此。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