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

王朝先一愣,連忙應道:“是,是,末將口誤,還請鎮國公不罪。”

吳爭擺擺手道:“本公答應之事,自然是要兌現的,即刻起,你權知舟山總兵,待本公上奏朝廷,詔書到來時,你便可正式就職了。”

王朝先大喜,“多謝鎮國公提攜,今日之後,末將唯鎮國公馬首是瞻。”

吳爭搖搖頭笑道:“本公不統轄水師,舟山水師即日起納入我朝興國公麾下,爲慶泰水師新編第三營,也就是說,王將軍的直屬上司,是興國公。”

王朝先一愣,可依舊肅容道:“末將自當尊奉興國公號令,但末將心中,依舊唯鎮國公馬首是瞻。”

吳爭眼神一閃,不置可否地轉變了話題,對張名振問道:“張將軍對職位有何打算?”

張名振躬身道:“末將聽從鎮國公安排。”

吳爭想了想道:“以你的功勞,你若想要上岸,可入兵部任侍郎。”

張名振想了想道:“末將還是追隨鎮國公吧。”

吳爭皺眉道:“可如今水師皆屬興國公統轄,況且朝廷水師即將南下……。”

張名振道:“末將願意留在舟山水師。”

這下不僅吳爭一愣,王朝先的神色也變得古怪起來。

一山不容二虎嘛。

哪怕張名振對王朝先有救命、提攜之恩,可事關權位,這沒有什麼可推讓的。

吳爭遲疑道:“以你的原職和此役所立的軍功,可任總兵職,如今舟山水師總兵之位,本公已經應了王將軍……。”

王朝先突然道:“鎮國公不必爲難,張將軍有恩於我,自該相讓,我願任副總兵,輔佐張將軍。”

張名振連忙搖頭道:“萬萬不可。如此一來,不僅陷鎮國公於不義,而且張某豈不成了挾恩圖報之人了麼?這樣,若鎮國公爲難,末將自請爲舟山水師副總兵,輔佐王總兵,想來王總兵能接納張某吧?”

王朝先臉色一變,趕緊滿臉堆笑道:“這是自然,我怎麼會拒絕張將軍呢?只要張將軍不嫌棄,你我兄弟同心協力,定能將舟山水師經營成一方精銳。”

吳爭心中一動,大笑道:“二位將軍果然是情義深重,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本公今晚就將此事上疏朝廷。”

“多謝鎮國公提攜!”張名振、王朝先行禮道。

“既然職位已定,舟山水師還須二位將軍整肅,經此一役,舟山水師怕是無法隨本公南下了,那就在大營整訓吧。但舟山水師艦船,本公須盡數調用,還要仰仗二位將軍調度。”

王朝先應道:“這是自然,鎮國公放心,末將這就去安排,絕不會誤了國公大事。”

而張名振道:“末將願隨鎮國公南下。”

“這……張將軍還是留在舟山吧,水師上萬將士,還須二位將軍整肅。”

張名振堅持道:“王總兵帶兵多年,軍中又每多心腹之人可以依仗,整肅水師之事,有王將軍一人便綽綽有餘。舟山水師將士雖然此役不能參戰,但這些操船士兵還是得跟隨國公南下的。鎮國公有所不知,戰艦離營,需要配備炮手、水手等一應人等,末將同行,也能替王總兵統轄這些水兵。”

吳爭有些意動,他對水戰確實不在行,而張名振在水師多年,浸淫其中,想來也能幫得上忙。

於是吳爭看向王朝先,“王總兵以爲如何?”

王朝先目光一閃,低頭躬身道:“適逢戰事,末將本該追隨國公,只是眼下水師士氣低落……既然張將軍願意率水兵、戰艦跟隨國公南下,末將以爲,也算是舟山水師爲國公效力了,末將以爲可行。”

其實王朝先心中想的是另外一回事,他剛任總兵,雖說有一部分心腹,可對於上萬人的水師而言,且是杯水車薪。

想要掌控一支軍隊,最重要的是捏住中下級軍官。

而張名振一直任參軍,且爲人正直、豪爽,在軍中素有美名。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與自己同時任務正、副總兵,可以想象,許多中下級軍官都會投於張名振麾下,這顯然與自己的利益有悖。

正好張名振願意隨吳爭南下,這空出的時間,足夠自己經營好水師上下了。

雖說張名振此行難免立下軍功,但在王朝先心裡,相較於掌控整個舟山水師,軍功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王朝先不僅不反對,還極力附和張名振。

吳爭聽王朝先這麼說,也就不再拒絕,“那好,張將軍就隨本公南下吧。”

“謝鎮國公。”

……。

瀝海兵力大舉調動,和杭州灣海上這麼大規模的水戰,顯然是瞞不過駐上虞清軍耳目的。

如今以紹興巡撫鎮守紹興的方國安,自然已經得到消息。

整個紹興府爲之緊張起來,直到海戰結束。

一直提心吊膽的方國安,才放下心來。

只要別來攻紹興府就成,你們自己人打自己人,我就坐山觀虎鬥。

警報解救,方國安隨之撤消了錢塘江南岸渡船的戒嚴令。

並將之前加派瀝海、平崗山方向的那部分清軍撤回紹興府,以免刺激了吳爭,引得他藉此來攻。

說實在的,方國安現在寢食難安,如同坐在針氈上一般。

說是浙東巡撫,可所轄之地西不過嚴州,南不過金華,實則所轄不過數縣之地。

加之東西兩側,平崗山、瀝海的鉗制,勢力範圍還不及當日紹興府。

最關鍵的是,多鐸南下帶走了大部分清軍,駐紹興府加上平崗山、瀝海兩個方向,總計兵力不到二萬人。

這甚至還不如方國安沒降清前,囤於錢塘江南岸麾下的兵力。

方國安天天在怕,怕萬一吳爭率軍打過來。

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棄城南逃的準備,連對多鐸的說辭都想好了。

這一次,瀝海一有異動,方國安就收拾好了行李,就準備帶兵逃了。

只有天知道,紹興府數十萬百姓,對於他這個巡撫的態度。

不能說想牧民了,連各縣秋稅都沒收齊全。

可方國安不敢動,甚至不敢下令強徵,生怕因此會惹惱北岸那個惡魔。

只要想到當日麾下,三萬大軍一鬨而散的情景,方國安就心有餘悸。

爲此,方國安特地派一隊人馬去始寧鎮,名爲駐囤,實爲保護吳莊。

方國安想以這種方式,獻媚於吳爭,以企求雙方相安無事。

好在,這次虛驚一場。

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七百四十二章 工商皆本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