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

保住了朱聿鍵,也就沒有了朱聿鍵弟弟在廣州登基,一個多月就亡的再一次變故了。

至少朱聿鍵在南邊的帝位,已經人人皆知,在百姓中還是聲譽不錯,有一定號召力的。

這樣就會爲鄭成功贏得壯大的條件和時間。

只要鄭成功能象歷史中那般壯大,那麼自己就可以爲收復紹興做準備了。

到時福建與浙江連成一片,自己的後背就安生了。

有了這考慮,吳爭纔沒有下令撤回,而是將登岸地點定在了泉州,用意是在朱聿鍵南撤路上,進行救援,避免朱聿鍵清軍俘虜、隆武器朝滅亡的悲劇。

可現在,黃道周卻堅認在泉州登陸是錯誤的,說的理由也讓吳爭心動。

建陽陷落的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按理說,此時福京建寧應該已經失守,朱聿鍵如果已經被俘,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所以,只能當朱聿鍵已經撤退,沒有被俘來應對。

這個時候,吳爭懊惱這個時代的信息緩慢了,所有的消息來得很慢,還難辯真假。

朱聿鍵會選擇哪條路呢?

按原先的情報,朱聿鍵一心親征反擊,欲圖贛州,那麼應該往西去的。

見黃道周衝自己下跪,吳爭忙上前攙扶道:“黃大人這是做什麼?快快起來,有知慢慢說就是……依你看,隆武帝會撤往何處,我軍又該在何處登岸?”

黃道周抹了把老淚,順勢起身,指着地圖道:“福州港。”

……。

那真別說,這對君臣真是相知。

朱聿鍵確實撤往了福州。

但朱聿鍵在心急如焚的情況下,出了着昏招,他率福州僅有了那數千明軍,再次出城西進。

這就是找死啊!

好不容易到了延平,這時李成棟的軍隊已經近在咫尺。

前進之路被擋,朱聿鍵只能選擇逃。

不過這個時候,歷史發生了轉折。

原本他是想往南逃,他還想去汀州然後轉道前往江西的。

可朱聿鍵心裡還念着黃道周,還期盼着黃道周能帶來援兵。

正是這個想法,讓朱聿鍵下令先撤回福州。

可李成棟得到鄭芝龍情報的清軍,追兵如附有之蛆緊追不捨。

你說逃也就逃吧,勝敗乃皇家家常事,保住性命最重要。

可朱聿鍵卻隨身帶着十車書,捨不得丟棄,無端拖慢了撤退行軍的速度。

在接近至福州城二十里地時,朱聿鍵一行,被李成棟前鋒咬住了。

朱聿鍵所帶數千明軍,這一路不斷地留下斷後,已經消耗殆盡。

身邊除了皇后、嬪妃和他不滿月的兒子,就只有將軍熊緯督和禁衛將領周之藩等百來人。

眼見情況危急,周之藩、熊緯督毅然留下爲朱聿鍵殿後,希望拖住清軍追兵,讓朱聿鍵能逃入福州城。

一番廝殺之後,周之藩格殺數名清兵,身中數箭,被清軍射殺。

將軍熊緯督殺死十數人之後,同樣被清軍箭矢射中咽喉而亡。

正是有二人率衆阻擊,朱聿鍵一行有了時間接近至福州城門。

可問題是,朱聿鍵根本不知道,因爲鄭芝龍改旗易幟,福州城守軍早已降清。

朱聿鍵一進城,就被守軍一涌而上擒獲,可謂剛出虎口,便進狼窩。

隆武朝至此覆亡之局已定。

當晚,李成棟部前鋒統領努山趕到福州城。

得知俘虜了朱聿鍵,大喜,當場決定押解朱聿鍵渡海北上,送去順天府。

次日清晨,六百清軍押解着數乘小轎出福州城門。

行至半路,清軍停下歇息時。

曾皇后猛然竄出轎子,哭喊一聲,陛下宜殉國,妾先去了。

閃過清軍守衛,直衝向路邊懸崖,欲抽崖自盡。

事起倉促,清兵阻攔不及,只能死死地按住朱聿鍵。

朱聿鍵目眥欲裂,眼睜睜地看着曾皇后衝向懸崖邊。

而這時,無數騎兵如同天兵神將一般,突然出現在官道上。

以風捲殘雲之勢,呼嘯而至。

驟然之下,清兵根本無法應對,紛紛棄械而逃,逃得慢的,轉眼間被騎兵削去了腦袋。

按着朱聿鍵的清兵,甚至連站起挾朱聿鍵要脅都來不及,被兩枝箭矢貫穿胸膛,一命嗚乎。

曾皇后一意求死,她根本無意理會身後的變故。

在離懸崖幾步之遙時,一騎迅速穿插過去,截斷了她的去勢。

曾皇后止步不及,一頭撞在了戰馬腹部,被馬上騎士一把攔腰抄起,挾在腋下。

朱聿鍵驚惶地看着眼前的變故,人有些魔怔了。

直到黃道周跪在他的面前,“陛下……陛下啊,老臣救駕來遲,望陛下降罪。”

君臣二人擡頭痛哭起來,久久不能止泣。

生離死別之際,竟有如此重逢,可謂時也命也。

悲泣不止地朱聿鍵突然想到了曾皇后,一把推開黃道周,“噌”地起身,望向懸崖邊。

而此時,吳爭已經到了跟前,將腋下曾皇后輕輕放落。

躍下馬來,抱拳見禮道:“慶泰朝鎮國公拜見隆武朝皇帝陛下。”

朱聿鍵愕然回頭看向黃道周。

黃道周抹去老淚,趕忙介紹道:“陛下,長平公主已經在應天府監國,改元慶泰,這位是慶泰朝鎮國公,正是他光復了應天府。”

朱聿鍵這纔回過神來,激動地上前雙手捧站吳爭的手道:“鎮國公竟是少年英雄,今日救朕與皇后,來日朕定有重賞……可惜朕身邊,竟是奸倿,獨缺象鎮國公這般地忠臣良將啊。”

吳爭越聽越不是味,如此危難時刻,敢情你還想挖牆角不成?

生死存亡之時,曾皇后一介女流都能一死殉節,可你一個皇帝卻紋絲不動。

這讓吳爭對朱聿鍵的印象迅速轉差。

“陛下,此次不是說話的地,押解陛下的清兵大多逃脫,萬一清軍主力聞訊趕來,就走不脫了。”吳爭無法掙脫朱聿鍵的雙手,如此說道。

這話果然有用,聞聽此話,朱聿鍵迅速放手道:“鎮國公所說極是,趕緊起駕,待到安全之處,朕再與國公詳談。”

說完,竟顧自上了轎,混然不顧身後剛從死亡邊緣脫身的曾皇后。

都道帝王無情,難道連他自己的皇后,都不顧及嗎?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