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

朱媺娖到時,明軍正好擊退了清軍又一次進攻。

沒有多與陳勝寒喧,朱媺娖立時投入到安撫、慰問將士的事務中去,特別是對受傷的士兵,朱媺娖更是降尊紆貴、噓寒問暖。

這女子有着天生的政治頭腦,懂得如何去收攏人心、激烈士氣。

而此時,朱媺娖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一時僵住了。

周思敏和吳小妹正低頭爲受傷士兵打理,沾着一手的血跡。

可能受到目光的注視,亦或者是女子天生有第六感,二人不約而同地擡頭、直起身來。

三人默默地對視着,許久,周思敏遲疑了一會上前,向朱媺娖行禮道:“見過公主殿下。”

吳小妹跟着欠身行禮。

朱媺娖打量了一下已經略顯身子的周思敏,目光一縮,嗔怪道:“都已經有了身孕,爲何不在家歇息?”

然後不等周思敏答話,轉向吳小妹道:“你等二人能爲將士盡心盡力,本宮代表朝廷會好生犒賞你們。”

不想吳小妹不卑不亢地說道:“小女子不才,沒有那麼悲天憫人的胸懷……。”

說到這,吳小妹指着那些傷兵道:“他們都是紹興子弟,也是我哥麾下士兵,我來幫忙,只爲我哥,不需公主殿下犒賞。”

朱媺娖被吳小妹軟釘子一頂,才發現自己的語氣太過高人一等,可她的心性也容不得當衆向人低頭,於是不再理會吳小妹,轉向周思敏道:“城中傷兵多嗎?”

隨行的陳勝,知趣地向周邊將士揮揮手,然後向朱媺娖行禮退去。

朱媺娖沒有阻止陳勝。

周思敏答道:“戰況激烈,城中傷兵不下千人,百姓家中婦人都自告奮勇地來照顧受傷將士,只是傷藥依舊不足。”

朱媺娖點點頭道:“本宮來時,已經將紹興府所有藥鋪的傷藥收攏,一半帶去驛亭,一半帶來此地,你去讓陳將軍交接一下。”

周思敏知道這是在支開自己,於是應了一聲,向吳小妹施了個眼色,轉身去了。

朱媺娖平靜地看着吳小妹,她奇怪自己爲何對這小姑娘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總覺得象……有一種親近。

此時吳小妹卻不是這麼想,她拿目光瞪着朱媺娖,就象在看自己的敵人。

朱媺娖雖說年齡不大,可經歷卻多,她已經體悟到吳小妹對自己的敵意來自何方。

自己當日喬裝男子入吳莊,吳小妹就噓寒問暖、照顧周到,時不時找個藉口來見自己。

那時,朱媺娖就已經猜到了些什麼。

所以,朱媺娖並不怪吳小妹如此無禮地瞪着自己。

“吳姑娘,我可沒有得罪你吧,爲何要這樣瞪着我?”

被朱媺娖這麼一問,吳小妹也感覺到自己的失態,臉一紅答道:“公主誤會了,小女子哪敢對殿下不敬。”

朱媺娖微笑道:“你我交情匪淡,我曾經在吳莊時,你不也叫我一聲周公子嗎?爲何現在就變得如此生疏了?”

吳小妹答道:“可你卻不是周公子,你是長平公主。”

朱媺娖聞言喟嘆道:“可嘆爲何生在帝王家!吳姑娘,令兄率軍北伐,難道就沒有派來人將你和吳老伯接去杭州府,遠離這兇險之地嗎?”

吳小妹答道:“哥哥派了兩撥人來,可爹爹死活不肯離開吳莊,他說吳家祠堂在此,他生要做大明人,死亦是大明鬼。”

朱媺娖頜首讚道:“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

吳小妹突然語氣變冷道:“你就是這麼對每個爲朱家流血拼命的人說這樣的話,然後換得他們爲朱家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嗎?”

說完,吳小妹連禮都沒行,扭身離開了。

朱媺娖輕啓檀口,神色迷茫地看着吳小妹的背影,愣愣出神。

身邊鄭叔道:“這小女子着實不懂禮數,老奴去斥責她,令她來向殿下賠禮。”

朱媺娖搖搖頭道:“不必了,細想起來,她的話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可也不是全然有理,朱家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天下,大明天下!至少在建虜眼中如此。”

鄭叔連連點頭道:“殿下說得是,這天下本就是朱家的。”

“你誤會了,本宮說得是,如今朱家是天下明人的一杆旗,反抗滿清的一杆旗。”

鄭叔愕然。

朱媺娖自嘲地笑笑,“是不是覺得本宮說這話不適合?是不是覺得這話耳熟?”

鄭叔更愕。

“本宮原本也以爲他是謬論,可一直行來,特別是就任監國之後,本宮才體悟到,朱家愧欠大明百姓多矣,如果真有一日……朱家失盡天下民心,也可……泰然處之。”

從這一日起,豐惠城中有三個身份特殊的女子,對將士們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她們就象是較着勁不般地比賽着。

而不明內情的將士,心中的感動是無以言表,這股之感動化爲戰意,可謂無堅不摧。

整整三日,城外清軍愣是沒有佔到一分便宜。

豐惠城,一直牢牢地掌握在明軍手裡,寸土不失。

……。

父親、妹妹和周思敏不肯離開吳莊的消息,讓剛至常州城外的吳爭非常擔心。

他再次派出信使,勒令陳勝在萬不得已之時,強挾父親等人避往平崗山寨。

吳爭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如果不馬上攻下常州,那麼就無謂威脅應天府,也就不可能達到迫使南邊韃子停止進攻紹興府了。

圍魏救趙之計一旦失敗,那麼紹興府失守、親人淪陷敵區,這個損失就太大了。

修整一晚上之後,吳爭悍然下令,進攻常州城。

這個時候,吳爭手中的兵力不過六千多人,這還是算上了前來會合的宋安所部。

以六千多人進攻一個防守嚴密的常州城,這想想都知道很難。

尤其是洪承疇在兩次失敗之後,除了車之外,更多地是謹慎。

洪承疇知道已經不可能將兩次大敗的消息隱瞞下去,於是一面抽調鎮江八千守軍來援常州,一面向京城告急,請求增援。

但有一點很清楚,此時的應天府以東、常州以北、長江以南,確實沒有成建制的清軍了。

所有的可抽調兵力,都被洪承疇集中在了常州。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