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

洪承疇望着城下燃起的火牆,臉上露出了一絲嘲弄之意。

就算他再多疑,到這個時候,都已經不介意吳爭背後到底有什麼意圖了。

因爲到了這份上,招已經使到盡頭,想變招已經晚了。

而今日明軍傾囊而出,只要此戰盡殲明軍主力,那就算吳爭有什麼陰謀,也可無視。

洪承疇臉上的嘲弄表情並沒有持續多久,甚至僅僅只有一瞬間。

繼而替代升起的是驚愕。

因爲距離太近,他可以清晰地看見那些明軍士兵,推着板車神色堅毅、義無反顧地衝進火牆。

洪承疇驚悚了,什麼時候,明軍的士氣如此高昂了?

他自己就是帶過明軍的人,一支軍隊,不要命的人不用多,百人之中有一、二人,這就是一支強軍,上了戰場,榜樣的示範效應是無窮的。

有這麼一、二人去帶動整營人馬,足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敗。

洪承疇有些短暫地失神,心中暗歎,可惜了……可惜了這麼一羣虎賁。

欣賞、惋惜是一回事,指揮殺人是另一回事,洪承疇再次下令,集中箭矢射殺板車周邊的明軍士兵。

這個時候,板車後面的明軍士兵已經被引燃,身體本能已經不受主觀意識控制,一旦驚呼、蹦跳、拍火,露出的軀體面積就大了,加上距離更近,從上至下,死角幾乎已經沒有。

在清軍士兵集中射擊下,明軍士兵紛紛中箭矢倒地。

至此,百餘架板車,幾乎整軍覆沒,衝過火牆的僅僅三架。

洪承疇卻臉色大變,他不是怕這三架板車炸燬城門。

就算城門被炸燬,他依舊可以指揮城中守軍與明軍巷戰。

兵力遠勝於明軍,沒什麼可怕的。

他臉色變是因爲,明軍這百架板車已經被火牆引燃,可問題是沒有一架發生爆炸。

這就很沒道理了。

事有反常必爲妖,洪承疇有些急了。

他發現,對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對方的意圖究竟在何處呢?

他終於出城樓,在親衛的遮掩下,向城下探頭張望。

衝過火牆的三架板車,在明軍士兵奮不顧身地推搡下,斜靠於城門兩側時,洪承疇印證了心中的猜測,這些板車是個誘餌,上面根本沒有火藥,明軍主帥無非是以這數百人的性命,來遮掩他真實的目的。

可他的真實目的在哪呢?

本來就走在隊伍前列充當“遮彈板”的重甲兵,因爲在接近城牆時,被板車加速追上,可此時卻已經追了上來。

他們移動速度不快,但非常穩健,十來步的火牆,屏息之間就能越過,幾乎對他們造成不了傷害。

洪承疇驟然醒悟過來,他歇斯底里地喊叫道:“阻止他們……阻止重甲兵靠近城門……!”

可問題是他已經離開了城樓,就算傳令旗手追隨在他的身邊,也無法立時佔據高點,向數十里城牆的守軍下令。

能看到旗令的也只有近前的數百守軍。

本來數百守軍還是可以起到一定阻止作用的,但他們面對的是重甲兵,箭矢對他們如同隔靴搔癢根本不起作用,用石頭、滾木從數丈高的城牆上砸,目標又太小,效果雖有但不大,根本阻撓不了重甲兵靠近城牆。

至少有二十多名重甲兵在這一瞬間,憑藉着三架板車搭起的掩護,進入到城門橋洞。

洪承疇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失誤,情急之下,踹翻身邊掩護他的親衛,向城樓衝去。

一衝進城樓,洪承疇就急令城門守軍撤下城牆,準備迎擊明軍。

這個時候,洪承疇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了明軍主帥的用意。

一切只爲了破城,板車是障眼法,真正的殺着,還是原本以爲是死士用來做人盾的重甲兵。

而重甲兵進入城門橋洞,幾乎沒有任何方法再能阻止。

如果是普通士兵,可以從上至下,灌注火油逼退,或者從預設箭孔射擊,可這些對重甲兵短時間根本不起作用。

這麼多重甲兵,所積攢的火藥,肯定不是一個小數,洪承疇知道自己錯了,他能想到的唯一應對就是將士兵撤下城牆,與明軍巷戰。

可時間……真得來不及了。

洪承疇此次親自督戰,調動了半數以上的大軍上數十里城牆防禦,這個規模的大軍,哪是說下城就能下城的?

加上洪承疇從城牆處跑回城樓下令,再上旗令傳出,這個時間,足夠讓進入城門橋洞的重甲兵收攏起各自拾的火藥包,堆積起來壓實,然後……引爆。

爲了達到最大的爆炸效果,這二十多名重甲兵脫下了他們身上的重甲,將火藥堆圍攏壓實。

他們知道在這種程度的爆炸中,身穿重甲,或許還有一絲保命的機會。

可他們義無反顧地脫去重甲。

“轟”地一聲,天崩地裂,一股悶響如同九天落雷,一股偌大的煙塵伴隨着火舌沖天而起。

整座城樓就象平白矮了一大截。

這破釜沉舟之計,不全是吳爭一人的籌劃,來自是手下各將領。

孫兆奎和沈自炳、沈自駉的先登營。

季從廉、黃得勝等烈士遺孤和江陰數百名剛入伍的壯士,組成了百餘架板車隊。

吳爭不忍,可拗不過他們的堅持,更無法拒絕他們欲爲江陰城十萬冤魂復仇的訴求。

數裡外的吳爭強遏着眼中欲滴落的熱淚,擎刀斜指天空,奮力下劈——殺!

他一馬當先,二千騎匯攏成一道鐵流,向城門席捲而去。

數裡的距離,對於衝鋒的騎兵而言,就是數呼數吸之間。

明軍騎兵早已對之前先登營和板車營的那一幕看得血脈賁脹,此時就象找到了渲泄之口。

從涌入城門的那一刻起,沒有任何憐惜,面對撞上的清軍,不問青紅皁白,就是劈面一刀。

慌亂的城中數千守軍根本無法推擋這種變局,紛紛投降。

而此時從城牆上撤下的清軍,正好遭遇宋安部進城,發生激戰。

吳爭所率二千騎兵如入無人之境,直衝進城中府臺衙門,將常州城中一應官員盡數擒獲。

至此,常州城光復已成定局。

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