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

PS:感謝書友“康文好”投的月票。

於是博洛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殲滅這支明軍。

他下了一道令,全軍下馬,徒步前進,緊密配合,以箭矢壓制明軍,穩步蠶食。

博洛的這道命令,將明軍坑苦了。

之前說過,這七、八千人中只有二千是老兵,他們就算箭術可以與韃子齊平,可人數太少。

以二千對五千,這就是以卵擊石了。

眼見着韃子一步步聯動逼近,連張國維也慌了,沒轍啊。

水田能擋住韃子戰馬,可擋不住韃子的雙腳啊。

朱以海全身發抖,他又沒了當時在朱媺娖面前的爽朗和豪邁。

“張公、錢公,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孤……本王還不想死在這爛水田裡。”

錢肅樂黯然點頭,說實話,在他心裡,對朱以海這次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甚至超出了他的期望。

張國維也深知,再不撤,就會被韃子咬上。

於是張國維同意,全軍後撤。

可問題來了,怎麼撤?

回紹興府,就必須離開水田,上了乾地,那等於將命置於韃子鐵蹄之下。

此時的猶豫,讓韃子離得更近,朱以海臉容猙獰,終於忍受不了心理壓力,狂叫了一聲,撒腿往後跑。

朱以海一跑,他隨身的數十護衛就追了上去。

這數十護衛一跑,錢肅樂等人不得不追趕。

於是,明軍開始潰退。

原本,這個結局已經可以想象,那就是全軍崩潰,被韃子騎兵追殺至覆沒。

可世間事,總有許多意外,許多時候,創造歷史的不僅僅是偉人、精英,而是那些小屁民。

那五、六千新徵壯丁,雖然沒有經過訓練,但他們的武器已經齊備。

人手一個盾、一把刀、一張弓,雖說無法熟練使用,可拿看來遮擋敵人箭矢保命,還是無師自通的。

而韃子的箭矢,也大都朝着明軍弓箭手去的,是爲壓制。

所以,壯丁的傷亡其實很小。

而他們在面對韃子一步步迫近的時候,同樣也是慌亂不已。

但他們之中,總有那麼幾個或者十幾個,亦或者是幾十人膽大、血性之人。

這些人,用了他們最拿手的方法,對韃子發起了進攻——泥巴!

種過田的都知道,從水田裡拔起一把秧苗,秧苗下的根鬚會帶起很大一坨爛泥,然後將秧苗在手中拎上一、二圈,投擲出去,力大者能投數十步。

如果被砸上,傷不了人。但,會糊你一身、一臉、眼睛,噁心死你。

你會下意識地去抹它,這樣就失去了射箭的時間。

而農夫們最習慣地是從衆,見有人這麼幹了,還挺有效果,加上這正是自己所擅長的,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五、六千人所投擲的“泥炸彈”,生生遲滯了韃子的逼近,不可謂不奇蹟。

這時已經開始潰退的明軍弓箭手開始轉身反擊,已經跑出去數十步的明軍將士開始返回,張國維等人從最初的驚訝中醒悟過來,就連朱以海都站住了腳。

一輪波瀾壯闊的反擊,就在農夫們的“泥炸彈”引領下,暴發了。

北人,特別是韃子,他們從未踩過水田,哪知道“泥炸彈”的厲害,“呯”地一聲被擊中,然後炸開,濺得滿臉都是,糊了眼睛,於是跳着腳用手去抹,這一抹更看不見了。

然後明軍弓箭手幾乎是射活靶般地瞄着韃子射。

連悄悄返回地朱以海,都學着那些農夫地樣,從田裡拔出秧苗,拎着往韃子方向砸。

雖然好幾次,重心不穩,把自己摔倒在水田裡,弄得跟泥猴似的,但他還是不亦樂乎。

他一邊砸,一邊嘴裡還喊着,“殺光建虜,復我大明!”

於是漫天呼喊聲此起彼落,“殺光建虜,復我大明!”

一柱香的功夫,至少有六百以上的韃子就這麼被射殺在爛水田裡。

博洛不得不下令,將軍隊重新撤回官道。

……。

驛亭城中,張煌言、廖仲平守得是萬分辛苦。

在多鐸的嚴厲督戰下,清軍瘋了似的拼命進攻。

城牆邊,雙方士兵的屍體堆得幾乎與城牆同高,以至於清軍只要爬上屍體堆,就能從水平方向向城牆衝擊。

屍體堆下面的血水匯聚成了小溪,潺潺地流淌着。

這種拼傷亡的消耗戰,確實考驗雙方軍隊的戰鬥意志。

而當聽聞朝中重臣和魯王前來驛亭助戰,被韃子騎兵在城外阻擊時,令張煌言、廖仲平進退失據。

救還是不救?

救,驛亭防禦本就已經免爲其難,如果抽調一支軍隊出城,那麼很可能被擊破。

不救,那可是整個朝廷的重臣啊,其中還有一個大明藩王。

這個抉擇,同樣考驗着張煌言、廖仲平。

數次相碰之後,他們出乎意料地不約而同——專注於面前的苦戰。

誰也沒有再提起,誰也沒有詢問。

因爲他們都知道,驛亭一失,那麼紹興府就再無可守之險。

就算救得了城外那支明軍,無非是多苟延了幾日。

與其如此,不如在城牆上與敵死磕到底,打不死它,也要拼殘了它。

好在,接下來的消息城外明軍竟擋住了敵騎兵的突擊,這讓張煌言、廖仲平相視會心一笑、如釋重負。

張煌言趁機令將士傳言,援軍已到城外,不時即至。

於是,明軍士氣大振,再一次將清軍趕下城牆,這已經是當日打退清軍第五次進攻了。

……。

相對於驛亭,豐惠的明軍兵力更少。

除了紹興府一衛三千人,就是陳勝所部了,加起來也不到六千人。

這裡面還包括被陳勝派出去迂迴襲擾敵軍的一支偏師騎兵。

但豐惠打得沒驛亭那麼辛苦,不是韃子進攻不猛烈,而是明軍戰備非常完善。

豐惠,從古至今一直是上虞縣治,直到韃子入關,魯王紹興監國,這纔將上虞治所從豐惠遷至始寧鎮。

所以,豐惠一直有着上虞最堅固的城池,雖然不大,但一切完備。

一萬清軍,雖然兵力兩倍於明軍,但在這種明軍嚴密的防守中,他們一時討不了好。

不僅如此,在陳勝等人的統領下,清軍的傷亡一直比明軍高一倍。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