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

朱以海打心底並不想投降,他只是不想立於危牆之下,他想逃,逃得遠遠的,遠離這無休止的混亂和危險,過他的安樂王爺生活。

可現在朱媺娖突然對他說,讓他離開紹興,撤往杭州府,這反而讓他不解了。

他甚至想到,這是不是朱媺娖在搞什麼陰謀,亦或者是想借此驅逐他的勢力,以圖徹底控制紹興府小朝廷。

“公主這是爲何?如今我軍固守紹興府有望,爲何還要我撤往杭州府?難道……公主已經容不下本王了嗎?”朱以海的語氣不善,雖然公主的尊貴高於藩王,但朱以海畢竟輩份高於朱媺娖。

朱媺娖對朱以海的責問不以爲意,而是喟嘆一聲道,“魯王多慮了,本宮忝居監國之位,乃形勢所迫,從未想過長居此位。說起來,魯王還是本宮叔公,本宮又怎會心存驅逐之意呢?”

朱媺娖的娓娓道來,讓朱以海更爲不解,“那公主爲何要我撤往杭州府?難道……這是臨安伯的意思?不,本王絕不去杭州,受他的羞辱……。”

“紹興府怕是守不住了。”

“呃?!”

朱媺娖突然一句,讓朱以海驚愕地說不出話來。

半晌,朱以海回過神來,急問道:“公主爲何如此說?如今驛亭、豐惠都不是守住了嗎?”

“哎……。”朱媺娖輕嘆一聲,將身邊信拿起遞給朱以海道,“臨安伯派人傳信,雖有一萬人馬回援紹興,但臨安伯已經決意繼續北伐。”

朱以海接過信,卻不看,他顫抖着手道:“他……他竟敢違抗監國諭令?他這是想造反嗎?不行,公主應該召集羣臣,治他忤逆、欺君之罪……不,該派人前往蘇州,接替他的軍權,將他押解回紹興府治罪……!”

朱以海是真懵了。

只要吳爭、王之仁部能率大軍回援,紹興府眼見能守住了,可突然,這一切就象個美夢般破碎了。

一萬人,能起什麼作用?

如今驛亭、豐惠雖然暫時守住了,但明軍的傷亡巨大,朱媺娖甚至將紹興府最後一衛,都抽調了大半去增援驛亭了。

繼續打下去,傷亡會越來越大。

如果進攻溫州的清軍反身增援,紹興府如何能抵擋數倍於己的強敵?

朱媺娖嘆息着,默默地看着朱以海。

朱以海漸漸地低下聲音來,他突然醒悟到,他所說的一切,恐怕都沒有能力去實現。

如今的紹興府,已經不再是他爲監國之時,吳爭手握重兵,整個紹興府除了王之仁,怕再也無人能掣肘於他,甚至紹興府還得他的庇護,治他罪、押解他回紹興府?太可笑了!

其實,哪怕是自己監國之時,也從來沒有能真正掣肘過方國安、王之仁這二人。

“不行,這真不行!公主,你得想辦法……派張煌言……不,張煌言還得鎮守驛亭,派錢肅樂去,錢家好歹與吳爭有姻親……。”

“魯王!”朱媺娖沉聲喝止道。

朱以海愣住了,怔怔地看着朱媺娖。

“魯王,臨安伯不是叛臣,此次北伐,光復松江、蘇州、無錫等地,臨安伯功不可沒。與回援紹興府相比,光復常州,乃至應天府更爲重要。這其中利害,魯王應該清楚。”朱媺娖緩緩道來。

“可……紹興府怎麼辦?紹興府百萬臣民怎麼辦?”

朱媺娖憂慮地看着朱以海道:“本宮恨,恨自己爲何不生爲男兒身!魯王乃大明宗室,此次撤往杭州府,也算是爲大明宗室留下一脈。你……即刻動身吧!”

朱以海急道:“那……公主呢?”

朱媺娖平靜地說道:“大明將士正在前方浴血奮戰,本宮身爲監國,自然走不得。”

“你……你瘋了!”朱以海口不擇言地急吼道。

朱媺娖身邊鄭叔喝斥道,“請魯王殿下自重!”

朱以海一愕,急忙解釋道:“本王沒有冒犯公主的意思,只是……只是公主留不得啊!”

紹興府很明顯已經守不住了,朱媺娖留下,必然會落在清軍手裡。

這後果……朱以海清楚得很。

朱媺娖悽然一笑,她看了看自己的斷臂,“本宮早該兩年前就死了,能多活這兩年,已是上天恩賜。能在紹興府,爲社稷、爲天下盡一份力,也算是替我朱家償還天下百姓了。魯王放心,本宮絕不會活着落入清軍之手。”

朱媺娖的話已露死志,這讓朱以海心神震動。

這次與前次不同,前次吳爭部在杭州、王之仁部滯留海上,回援紹興府也就一日的時間。

那時朱媺娖留下,雖然危險,但還不是絕境。

可這次不一樣,吳爭、王之仁兩部皆在北邊,就算立即回援也可能來不及,何況二部還在繼續北進。

也就是說,除非上天護佑,出現奇蹟,否則紹興府的淪陷,已成定局。

此時只有撤退,撤往杭州,以錢塘江爲屏障抵擋韃子,以爭取時間,待吳爭、王之仁兩部北伐完成回援。

可問題了,怎麼撤?

驛亭、豐惠已經戰至膠着,下令全軍退卻,恐怕立時這會崩潰。

唯有帶着重臣、官員悄悄離開,才能如願。

但這樣,兩地抗敵的明軍就成了朝廷棄子。

朱媺娖是不願意這麼做,而朱以海現在是沒有權力這麼做。

如今朱媺娖身爲監國,欲留下堅守,這確實讓朱以海心裡有所震動。

朱以海是真的怕,怕死,他實在很鬱悶,自己只是想活着,難道這也是一種罪過嗎?

他沮喪地離開,自覺已經無顏面對這個比自己還小兩輩的侄孫女,朱以海終究沒有開口再勸。

在這一刻,朱以海有種想要暴走的衝動。

看着朱以海離開,一直面色木然的鄭叔,“撲通”跪在朱媺娖面前。

泣聲道:“殿下,臨安伯所慮,也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您可不能因此而萌死志啊。聽老奴一句勸吧,移駕杭州府,以圖來日。”

朱媺娖的臉“噌”地潮紅起來,她厲聲道:“滿口胡唚!本宮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

鄭叔不敢回答,只是“嗵嗵”地對着朱媺娖磕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