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

在福臨看來,眼下正是鞏固皇權權威,重現太祖榮光的時候。

國庫會缺銀子?

都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果是布木布泰在,肯定不會有這疑惑了,因爲,這幾年來,朝堂重臣掏空了她從關外帶來的體己銀子,甚至她的嫁妝。

福臨疑惑地看向洪承疇、范文程這兩個先生。

被皇帝的目光注視着,洪承疇、范文程不得不有所反應,齊齊躬身。

洪承疇上前道:“咳……皇上容稟,自攝政王薨于徐州,我軍已經喪失進擊之勢,西北、中原駐軍,皆是守勢,且漸漸向京畿收縮……再有嗣睿親王多爾博挾兵自重,藩於兗州,兗州、徐州、青州稅收,其實已經不在朝廷歲入之中……再則,如今朝廷下了南運禁令,北地特產無法向南販賣,這也讓朝廷少了很大一塊捐稅……故,叔王所言,確爲實情,朝廷已經擔負不起再一場大戰。”

范文程上前道:“臣附議,洪大學士所言是實,若今朝廷遣王師南下,收復淮安、揚州,必定受到建新朝頑強抵抗,如此一來,極大可能形成一場決戰之勢……。”

福臨皺眉道:“那就決戰……朕不怕勒緊了肚皮,就算餓着肚子,朕也要一雪徐州之恥!”

不得不說,吳爭殺多爾袞,並以屍身勒索福清廷,讓福臨大爲忌恨。

小福臨甚至認爲,吳爭是個惡魔,應該是身高一丈有三,眼如銅鈴,邁起步來,一步就有兩丈,小福臨甚至認爲,清軍南攻,剿滅北伐軍,那就是爲江南漢人百姓謀解放了。

嘖嘖,妥妥一個救世主啊。

也對,這娃兒自出生到現在,受范文程、洪承疇儒家思想薰陶,心裡是太渴望成爲天下共主、一代名君了。

殿內大臣們無一不低頭沉默下來,有些人捂嘴輕咳。

千萬別認爲他們是着涼了或者是喉嚨太乾難受,事實上,這是一種成例。

意思是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只是……不好說罷了。

福臨別得可以不懂,可這些成例,范文程、洪承疇早早就教他了。

於是福臨問道:“怎麼……是朕說錯話了嗎?難道,朝廷連與敵決戰都不敢了嗎?”

聽聽,聽聽,這叫什麼話?

這不是誅心嘛?

於是,福臨面前跪成一片,人人口呼:“臣有罪!”

他們真覺得有罪嗎?

那爲何不直接在麗正門前一頭撞死了贖罪,何須在此跪拜乞罪?

所以,他們口中的“有罪”,其實無非是一種口頭禪罷了,就象是誇皇帝“陛下英明”一樣。

事實上,他們心裡真正覺得的,就是皇帝就是一傻子、牌位,只是這話不能明說,說了就等於與整個天下做對。

於是,他們就換了個調調,把“蠢”、“笨”、“傻”換成了“陛下英明”,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當然,范文程、洪承疇教啥也不會教福臨這其中蹊蹺,所以福臨是真不知道,他還特意起身,滿臉誠懇地一個一個將這些老貨們攙扶起來,寬言撫慰。

實不知,這些個老貨心裡,早笑開了花,暗道,果然是少年人啊。

起身之後,濟爾哈朗突然道:“……其實臣覺得,可以撤除對南禁運,一來可以緩解北商燃眉之急,二來……也可貼補國庫困境……。”

這話在福臨聽來,是有道理的。

南攻是必須的,可跟賺銀子是兩回事,雙方都有利嘛,禁運做什麼?

但這話聽在范文程、洪承疇耳朵裡,二人的臉色驟變,他們互視一眼,心中暗罵,濟爾哈朗,你個老不死的吃貨,你是在清算多爾袞時發了筆橫財,自然不在乎三瓜兩棗的了,可你也不能擋人財路啊!

對南禁運,確實起到了阻撓江南軍工坊生產火器的作用,但對於清廷中的一些重臣而言,這是次要的,主要是,只有將南方緊缺的貨物變作禁榷,那麼,南方但凡需要這些,就得用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價格來買,這其中的利益是巨大的。

當然,這利益肯定不會是北商們獨佔,相反,北商佔得只是些小利,甚至連之前的利潤都不如,因爲,他們向南販賣禁榷物資,需要許可。

而這許可,自然是掌握在象洪、範等這些人手中,餘下的事,就不言而喻了。

都道擋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

之前大夥不是說好了嗎,什麼都可以商量,唯獨禁運之事不能商量。

可你不聲不響突然來這一手,豈不是將大夥都賣了嗎?

范文程立即發起反擊,他微笑道:“叔王所諫,自然是有理的……可皇上應該清楚,北方的煤炭到了南方,就成了江南軍工坊冶煉鋼鐵的原料,北方的木材到了南方,就成了北伐軍士兵手中火槍的槍身,北方的硝石等物到了南方,就成了彈藥……這些,將來無一不是落在我軍頭上的……。”

這話還未說完,福臨就斷然道:“禁運之例不可廢……不但不可廢,還須嚴加控制!”

濟爾哈朗臉色一沉,低下頭去。

而反觀范文程、洪承疇,那是滿面輕鬆,一副志得意滿的神情。

福臨接着說道:“既然諸位愛卿都諫言不向南用兵,那就……商議如何固守海州吧,另外議議鳳陽府戰事,朝廷是否需要向鳳陽府增兵?”

范文程上前一步道:“臣以爲,朝廷需要增兵海州……臣舉薦安親王嶽樂爲主帥固守海州,可令大軍從天津出海,至東海中所登陸,最多五天即可到達……。”

洪承疇道:“鳳陽府有英親王十萬大軍,兵力足夠,且我軍以逸待勞,定能擊敗來犯之敵……故,朝廷只須犒賞、嘉勉我軍將士,並無增兵之必要。再則……。”

洪承疇稍一停頓,“鳳陽府與徐州鄰接,徐州又是睿親王藩地,如果敵軍全力進攻鳳陽,相信睿親王應該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必定會派兵增援英親王……再則,爲皇上計,不管是英親王、睿親王,如果在鳳陽府與敵軍激戰,拼個兩敗俱傷……對朝廷而言,實爲有利無害啊。”

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三百零二章 從海上突圍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