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

但,沈致遠從沒有想過,自己要向多爾博進諫,去進攻海州。

因爲沈致遠同樣清楚,不管是從情義上過這個坎,還是與吳爭結下不解之怨,這兩條,他都做不到。

而他同樣做不到的是,面對已經懷孕的東莪,故意去禍害多爾博這個小舅子,況且,多爾博平日裡確實對他不錯。

但沈致遠沒有想到的是,他此次爲多爾博謀,主動卸下軍權,賦閒於益都,結果,新軍就在他的眼鼻子底下,進攻了海州,他做爲新軍主帥,卻毫不知情。

這讓沈致遠絕對接受不了。

一個有野心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認爲已經牢牢控制的權力,在無形之中被他人偷竊。

對,就是偷竊!

不管是濟席哈、藍拜,還是兗州的多爾博,動了自己的蛋糕,都是沈致遠無法容忍的。

這也是沈致遠聽聞消息時,在東莪面前情緒驟然失控的原因所在。

但沈致遠此時並沒有想率兵叛亂或者自立,因爲他很清楚,如果突然起兵,他就只有兩條路走,一是投向清廷福臨麾下,與多爾博抗衡,可這樣一來,還不如在多爾博手下舒適。

第二條路,那就是投回吳爭麾下,可……沈致遠不甘心,這數年來,自己委屈求全、刻意奉迎,好不容易得到了如今的權力和地位,就這麼捨棄了?

沈致遠並不排斥在手下做事,可,這肯定沒有作爲與吳爭地位並列來得暢快。

人,都有夢想,也需要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權宜之後,沈致遠纔沒有當場對濟席哈、藍拜發難,僅僅是殺了一個副將來泄憤,並以此警告濟席哈、藍拜。同時,他同意了濟席哈、藍拜繼續指揮他的新軍,這也是沈致遠的妥協態度,因爲一旦拒絕了濟席哈、藍拜,將新軍帶走,那麼等於是違逆了多爾博的命令。

沈致遠放走蔣全義,一是爲了情義,二也是爲了給濟席哈、藍拜一個警告。

沈致遠既然決定,還不與多爾博撕破臉,那就只有妥協。

但沈致遠隨後帶着一部分新軍,返回滋陽,這一樣是無聲地在警告多爾博,這事,你過界了!

……。

濟爾哈朗最近瘦了。

哪怕是用蔘湯漱口,拿羊奶泡澡,也不頂用。

就象他如今掛在嘴邊的話,“人一瘦啊,壓不住福……。”

這半年時間,濟爾哈朗忙着清算在朝多爾袞一派,這或許是濟爾哈朗此生最大的功勳了。

清算,結束了自皇太極逝世以來、長達數年之久的皇室內鬥,還權於皇帝,使朝廷在入關之初、百廢待興的關鍵時期實現了政治穩定。

雖說多爾袞屍骨未寒,可政治從來不同情弱者。

人走茶涼,此爲題中之意。

濟爾哈朗確實功不可沒。

無數的重臣被廢黜、流放、抄家,在完成福臨旨意的同時,濟爾哈朗取得了他此生最大的影響力,也是,摟草打兔子嘛,閒着也是閒着,銀子去了復還,在一系列地清算中,濟爾哈朗延攬了一大批改投到他麾下的官員,同時,聚斂了數不清的財富。

難怪他瘦了,都說數錢最傷神,這哪能不瘦呢?

要換個人,真就是皮包骨頭了,好在濟爾哈朗是皇族貴胄,勉強還頂得住。

武英殿中,諸臣的位置有所改變。

濟爾哈朗做爲新任叔王,不可阻擋地站在了最前列,與福臨僅一步之遙。

這個位置,確實饞煞了許多人,甚至連原本一條船上的洪承疇、范文程之流,也眼饞得緊。

可他們沒辦法,最大的功勳,也難抵出身哪,誰讓他們是漢臣呢?

“王叔,海州一落,我軍是不是能揮師南下了?”

福臨此時是摩拳擦掌啊,也是,連多爾袞、多鐸兄弟都奈何吳爭不得,反而命喪他手,如今,自己剛一親政,就搏了個開堂彩,這讓福臨心中滿滿的萬丈豪情啊。

這時他若是起身走幾步,都能自覺得帶着王者神風、霸氣的。

福臨不這聲親切地“王叔”,令濟爾哈朗心裡如同吃了蜜水般地妥帖,他老臉上的溝壑,全擠到了一處,那叫一個……老成!

咳,老成謀國嘛。

濟爾哈朗微微躬身,道:“回皇上話,我軍勢如破竹地攻破海州城防,實乃祖宗有靈、皇上英明神武,也是我軍將士作戰勇猛、奮不顧身之故,更有朝堂諸公運籌帷幄之功……。”

嘖嘖,這開場白漂亮得,簡直就沒誰了。

也對,都說濟爾哈朗謙遜、穩重嘛。

他與多爾袞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懂得做人。

這番話,讓邊上聽得人,無一不在心中稱讚濟爾哈朗有能爲、識世故、會來事。

福臨此時是人逢喜事倍兒爽,漂亮話又應景,於是“咯咯”笑出了聲來,雖說不符合帝王風範,但,也算是與臣同樂了。

濟爾哈朗話鋒一轉,“……但,若說憑海州大捷,朝廷就決定揮師南下,這……怕是有失斟酌。”

福臨一愣,問道:“這又是爲何啊?我軍大捷,士氣正旺,有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今正是趁勝追擊、擴大戰果之際,王叔爲何認爲揮師南下會有失斟酌?”

濟爾哈朗向身後範、洪等人掃了一眼,然後躬身回道:“皇上容稟……其一,能攻破海州,睿親王麾下新軍功不可沒,可新軍不受朝廷調度,濟席哈、藍拜此次可用,下次就未必能指揮新軍了。其二,不僅僅是建新朝國庫空虛,我朝國庫也是捉襟見肘,海州一場大戰,朝廷以百萬巨銀許以睿親王,並許以濟席哈、藍拜晉爵兩階,這樣的代價,朝廷無力負擔第二次了……再則,江南吳爭不是善類,他不可能甘心吃個啞巴虧,海州城失守,北伐軍必定聚集來犯,故,如今朝廷首先要做的是,想法固守海州,擊潰來犯之敵,纔是首要之事……請皇上明鑑!”

福臨聽了,有些懵,大有被一瓢冷水從頭淋到腳的味道。

也對,象福臨這樣的年紀,遇見了順風勢頭,怎麼不會豪情萬丈呢?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九百四十六章 活捉喀爾楚渾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