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

厲如海下令撤退,並不是貪生怕死,在他看來,做明知道必死的事,需要得到回報。

很顯然,硬抗得不到回報。

但在後撤的路上,他發現周大虎、池二憨兩部沒有跟隨,他便立即反應到這二部留下了。

同時,他發現韃子騎兵並沒有立即追趕上來,這就證明周大虎、池二憨兩部的阻擊奏效了。

於是,厲如海斷然下令停止後撤,後軍變前軍,向來路反衝鋒。

其實這也是場冒險,甚至是賭。

沒有任何情報顯示、佐證,韃子騎兵是因爲周大虎、池二憨兩部的阻擊而沒有追來。

也無法確認,衝鋒之後,騎兵會不會突然出現。

但厲如海此時覺得,這個險該冒。

多鐸同樣很意外,對於明軍追軍的瞬間崩潰,他預料到了。

從清軍下江南之後,遭遇抵抗屢見不鮮,但基本是蚍蜉撼樹,一觸即潰。

不完全是南蠻人不夠勇猛,而是缺少整局的部署和必要的軍械。

沒有令出必行的統帥,沒有統一的指揮、士兵缺少必要的訓練,沒有作戰經驗。

上風時一涌而上,下風時一鬨而散。

多鐸對這支降軍很瞭解,所以他敢於在劣勢之時,兇悍地發動反擊。

一戰畢其功!

三萬多的追兵,就被他七千人打了個稀巴爛,着實厲害。

但多鐸沒有想到,他所面臨的是守軍明軍更加悍不畏死的阻擊。

這場反擊,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旦騎兵失去了速度,就會陷入明軍包圍。

兵員人數,是先天的缺陷。

多鐸原本是想打一個時間差,城中明軍出兵需要調度時間。

城中主將吳爭無法對城外三支軍隊進行有效掌控。

而自己對身邊的軍隊卻是如臂使指,這就是一個時間差。

他差點就成功了,可惜被這三支軍隊,拼死阻擊,功敗垂成。

這個時候,清軍就應該撤了,這時撤,清軍是佔了大便宜走的。

這時再不撤,就有些貪得無厭了。

三萬多降軍雖然被多鐸一衝潰散,但真正傷亡的人數卻不多,他們只是向道路兩側潰散,如果這時韃子向兩側追擊,那麼這三萬多人也就作鳥獸散了。

但問題是,多鐸的目的並非在這支降軍身上,而是在杭州城、慶春門、那個讓他恨得咬牙切齒的吳爭身上。

所以,這時前進受阻,那麼潰散的降軍就會發覺後面無人追趕。

下意識地就會轉身回來,於是,人潮就會向道路合攏,那個時候,韃子就陷入包圍了。

僅僅數裡的距離,大軍欲進不能。

僅僅數裡的距離,就能將城樓上那個小子擊殺,這讓多鐸如何不恨。

多鐸不甘心,他還想再試試。

……。

吳爭已經驚駭得冷汗淋漓了。

一場勝券在握的追擊,突然就被多鐸扭轉過來。

要知道這個時候,城中的主力已經被派出。

吳爭身邊僅有陳守節一營炮兵和一營三百餘人的親衛隊。

加起來不足六百人。

眼看着清軍呼嘯而來,由遠至近,所過之處,明軍一觸即潰,如入無人之境。

雖說城中還有火炮阻敵,可再密集的炮火,都無法徹底隔斷蜂涌而來的大軍。

只要有千兒八百人衝過炮火阻斷區域,如果被清軍接近城牆,那麼慶春門就會被攻陷。

而撒出去的池二憨等三支部隊,恐怕連回援都來不及。

這種震撼,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驚駭得冷汗淋漓。

幸好,周大虎部悍不畏死的迎敵。

幸好,池二憨率部從兩側阻敵。

幸好,回撤的厲如海見機很快,迅速帶兵回援。

沒有周大虎部的迎擊,清軍便會魚貫而入,直搗黃龍。

沒有池二憨部的阻擊,周大虎部根本頂不住。

沒有厲如海部的回援,周大虎部依舊頂不住。

這三步,缺一不可。

到此,城牆上膽戰心驚的吳爭,終於鬆了口氣。

擋住了!

那就贏定了!

多鐸,可願與本官在這城牆上共飲一杯西湖龍井啊?

吳爭如釋重負地微笑起來。

確實,吳爭有志在必得的理由。

城牆上望去,潰散的明軍已經在將領的驅趕下向道路合攏。

清軍被圍已成定局。

七千人,對近五萬人的合圍,這說到哪去,都是個必敗之局啊。

可包括吳爭在內的所有人,都預料不到,多鐸的瘋狂和強悍。

……。

多鐸不甘心,他還想再試試。

他要再掂量掂量吳爭的實力。

他要進攻,而不是撤退。

可他的命令被博洛的一句話給擋了。

博洛急報,嘉興城被明軍佔了。

這個消息,是斥候帶回的,博洛得知此事後,並沒有直接稟報。

因爲當時多鐸已經下令反擊,大軍已經出動。

將這個情報稟報上去,徒亂人意。

所以,博洛打算在戰鬥之後再稟報。

此時,博洛確實忍不住了。

戰局演變成這樣,是誰都無法預料的,至少在博洛心中,並不認爲多鐸指揮有錯。

太多的因原巧合,令這場原本該唾手可得的勝利,以己方的大敗而告終。

但博洛認爲如今是真的不能再進攻了,再進攻就回不去了。

身後明軍降軍已經合圍,身邊被明軍三支部隊咬着,再進攻,或許騎兵可以衝過阻攔,但步兵就得留下了。

讓幾千八旗軍留下,這個罪過可就大了。

加上背後嘉興城被佔領,這對士氣的打擊太大。

這個時候,應該突圍。

當多鐸聽完博洛的稟報,不動聲色。

這消息雖然震撼,但今日所遇到的事,哪件不震撼?

見得多了就麻木了。

多鐸深知,博洛之言有理。

可就算不進攻,此時後退也來不及了。

麾下七千多人,騎兵可以突圍,可步兵肯定會被合圍的明軍攔下。

此時是進不得,退也不得。

如果留下步兵、斷臂求生,那僅憑三千騎兵,又如何闖過嘉興府明軍的攔截?

多鐸沒有多想,迅速做出了決定。

在博洛難以置信的眼神下,全軍向杭州城突擊!

周大虎部、厲如海部,兩部合計才六千人。

經過這一場阻止戰,士兵的士氣和體力,都已經跌到了谷底。

這時面對清軍瘋狂的強攻,確實是頂不住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