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

明軍防線開始鬆動。

池二憨意識到這一點,迅速下令停止了箭矢攻擊,率部從側面對清軍發起了牽制攻擊。

但依舊晚了。

清軍騎兵以瘋狂地姿態,以命換命,強行衝破了周大虎部、厲如海部的防線,生生將二部撕開了一道數丈寬的口子。

清軍如洪水般地向杭州城涌去。

戰局瞬息萬變。

吳爭和身邊王一林臉色頓變。

吳爭立即下令城上守軍備戰,其實這時,吳爭已經不再擔心了。

經過三部的強行阻擊,之前潰散的明軍已經合圍完畢,正向杭州城方向收縮。

也就是說,不用太久,只要一柱香的時間,十來裡地外的明軍就會趕到。

城上人數雖少,但有火炮的支援,頂住一柱香的時間,還是有希望的。

陳守節已經奉命開炮。

這是今日第二次炮擊,吳爭的命令是把炮彈全部打出去,哪怕打到炸膛,也不得停止。

這裡的炮擊已經不以殺敵爲目的,只會遲滯、阻攔敵人。

六十三門火炮的齊射轟鳴,令城牆外二、三裡地的區域,盛開起一朵朵的泥花。

八旗騎兵穿梭其間,不時地有騎兵被氣浪震飛,更有大量的戰馬,因恐怕而人立嘶鳴,將馬上的士兵掀下。

可終究無法阻止韃子騎兵靠近城牆。

韃子身後的池二憨、厲如海肝膽欲裂,瘋狂地指揮着軍隊追趕。

跑動中,甚至連身邊擦肩而過的韃子步兵都不放在眼裡。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回援!

眼見着韃子騎兵挺進到城牆前一里之地,吳爭與王一林互視一眼,“嗆啷”拔刀,準備拼死一戰。

可戰局再變,韃子騎兵突然轉向。

在慶春門外向北轉向。

劃出了一個巨大的弧形,城牆上的守軍射出的弩箭,全都落空。

更爲奇怪的是,與池二憨等部擦肩而過的韃子步兵,隨即轉向,也往北而去。

莫名其妙!

吳爭腦子裡只有這四個字。

韃子要攻北門?

有意思嗎?

明明可以有希望攻下慶春門,殺了自己,多鐸爲何要轉北門?

雖說北門守軍只有五百,但相較於已經靠近城牆的清軍而言,慶春門城牆上的火炮已經失去了效用,就算炮兵參戰,慶春門也就六百餘人,何必費老大的勁去攻北門?

這與吳爭想象中,多鐸的性情不符啊,慶春門有自己在,多鐸不正想着殺了自己泄憤嗎?

況且,就算多鐸率軍攻下了北門,自己這邊一旦三軍會合,可控之兵達四萬餘人。

這樣的懸殊兵力,多鐸能有把握以一門之力,擋住自己的全力反撲?

吳爭是真愣住了。

戰場變得很古怪,跑得氣喘吁吁的池二憨等部也傻了,愣愣地看着韃子全軍轉向,站在原地蒙圈了。

幾乎是眼睜睜地目送着韃子的背影遠去。

話得說回來,這個時候,池二憨等部就算想追,那也是沒力氣追的。

一心想回援的將士,使出了吃奶的勁奔跑,這個時候,看到城牆上吳爭無礙,緊崩的弦早已鬆懈下來,哪還有追擊的氣力和心思?

整個人都是軟軟的。

而完成合圍向城方向趕來的明軍,還在三、四里之外。

這麼一個時間差,被多鐸牢牢地抓住了。

多鐸很懂人心,他知道一旦城門危急,所有阻擊自己的明軍,第一時間想到的,只會是回援。

距離城門四、五里地,就算是頭牛,急奔下來也會沒力氣。

而八旗軍衝鋒的是騎兵,四、五里路根本不在話下。

至於八旗步兵,幾乎是看着池二憨等部回援的,連阻攔都沒有,省着力氣向北轉進。

身後起來的明軍又鞭長莫及。

於是,一場幾乎可以說是無損耗的轉進,就在吳爭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

可謂酣暢淋漓。

得到艮山門守軍急報的吳爭,這才醒悟過來。

多鐸並非要攻城,而是撤退。

韃子路過艮山門,根本連城門都不看一眼,就揚長而去了。

而接下來得到的急報,讓吳爭徹底想通了多鐸的意圖。

嘉興城光復了。

這就解釋了,爲何多鐸會先北突圍,那是因爲憑他七千人的隊伍,回不去了。

吳爭沒有下令追擊。

因爲沒有必要,杭州以北是德清,那兒至少眼下還是韃子的地盤。

加上經過今日這一戰,將疲兵乏,已經沒有了追擊的銳氣。

萬一再被多鐸設伏幹上一仗,那就得不償失了。

對於多鐸之前強悍的反擊,明軍將士心有餘悸。

隨着東面明軍返回,三軍會師,慶春門外響起了歡呼的狂浪。

這場仗勝得確實不易,可以說是驚心動魄。

三折三起,如同做夢一般。

所有參戰人員都有資格驕傲,哪怕是之前潰散的明軍。

因爲如果沒有他們返回合圍,池二憨等部根本無法力抗多鐸七千多八旗軍。

這三萬多人形成的威懾,讓多鐸不得不選擇北撤。

雖然跑了多鐸,但吳爭的收穫頗豐,先不說穩固了杭州城和賺到的民心,就說多鐸殘部撤退,撇下的八門火炮,已經讓吳爭和陳守節父子笑咧了嘴。

這可是一千六百斤及二千斤中規中矩的明制紅衣大炮,不象吳爭現在手裡的仿製西洋小炮。

不但射程遠,而且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陳守節是激動地抱着火炮不撒手,就差拿嘴去親了。

也難怪,愛炮之人,眼見着火炮一門門地失去,如今第一次見它們回來,心中的激動,可以理解。

城內百姓歡呼着涌向城門,這樣一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役,以明軍的完勝而告終,實在是太值得慶賀了。

天色未黑,城中已經燃放起漫天的煙花,連成片的爆竹聲,幾乎與火炮聲雷同。

這是一場改變江南力量格局的戰役。

只要稍懂時局的人都明白,蘇州以南韃子的勢力將因這塊戰役而消失殆盡。

杭州城,到這個時候,纔算是真正光復了。

百姓們喜極而泣,就算大明朝再昏暗,但做爲明人,依舊心懷故國。

他們因此而歡慶着,拿出家中本已不多的糧食換酒,大有不準備繼續過日子的打算。

今夜無眠!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