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

只是吳爭心裡總覺得,象是吃了虧。

因爲李定國在與吳爭把臂辭行時,是這麼說的,“吳家小子,好好待我兒溥興和海嶽,之後嫁妝少不了你的。”

吳爭當時苦笑回道:“我把你當兄長,你卻一心一意要做我岳父……這豈不是強人所難嗎?”

李定國哈哈大笑道:“想做我兄弟的人多了,女婿這輩子我就只有一個,孰輕孰重,你自己選……我也有過三兄弟,可如今一死一叛……吳家小子,多掂量掂量吧。”

吳爭無語,心中腹誹,歷史已經改變,你才過而立之年,誰能保證,你不再多生幾個女兒?

……。

醴陵會盟,第一次確立了北伐軍、大西軍兩軍的正式聯合,也是第一次正式有了北伐同盟。

這事看起來很突然,但其實也早在預料之中。

從黃應運三次出使江南、李定國送長子長女來杭州府、吳爭令江南商會不惜重金,數千裡之遙運軍械給李定國,再到永曆帝全力支持李定國北伐。

兩軍聯合,就已經註定。

這不是簡單的義氣相投,是利益使然。

大西軍需要江南的火器、糧食和北伐軍對福建清軍的牽制,北伐軍需要西南方向的響應來應對閩粵清軍和鄭軍。

在這種雙方共同的需求下,一加一或許小於二,但,一定大於一。

……。

“臣等知罪,請王爺責罰。”

吳爭目光掃過跪在自己面前的李過、高一邊、劉體仁等,他們都低着頭。

“無罪。不僅無罪,還有功……大功!”吳爭淡淡地說道,“三位國公都起來吧,孤不敢當三位國公如此大禮。”

吳爭當初收攬忠貞營,義興朝封高桂英被封爲國夫人,封號改了一個字,爲“忠義夫人”,李過受封爲夔國公,高一功受封郢國公,劉體仁受封皖國公。

當然,以明朝規制,再高的官位見親王時也須跪。

吳爭雖是異姓,但吳王封號之尊,也蓋過尋常親王封爵,自然當得起三人一跪。

但吳爭話中的冷意,讓李過等人更感不安。

沒錯,他們確實有功,廣信衛在半個多月時間,以不到千人的傷亡,連續攻克撫州、臨江、袁州三府,可謂戰功赫赫。

可吳爭高興不起來,李過、高一邊、劉體仁等自然就更高興不起來了。

道理很簡單,當一支軍隊出現了自己的思想,這絕對讓吳爭高興不起來,而吳爭一旦不高興,那就沒有人能高興得起來。

吳爭本是個“大度”之人,特別縱容自己的麾下將領,但凡有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也盡護犢子。

可這次廣信衛,與蔣全義等人抗令的情況,顯然是不同的。

這不是一次戰鬥,而是一場戰役,甚至可以說是一場獨立於大將軍府之外的戰爭,至少是另闢戰場。

除了名義上,廣信衛是隸屬於大將軍府,可事實上,從戰役前動員,到戰術文案,糧草、軍械的籌備、援軍的調度等等,再到攻克三府後與大將軍府政權的交接,廣信衛幾乎全是自主的。

用一簡單的話概括,那就是說,廣信衛就算沒有大將軍府的領導,也能自己打仗。

聽起來,這是件好事,大好事,打這麼大一仗,都不用大將軍府操心了嘛。

可事實上,這是山頭崛起、大將軍府難以控制廣信衛的表現。

吳爭能高興得起來嗎?

打勝了,就更無法高興起來了。

因爲勝了,就得賞,反而敗了,吳爭倒可以藉機嚴厲整頓廣信衛,限制李過等人的權限。

吳爭口稱的“大功”,讓李過等人心中忐忑。

他們心裡都清楚,自己,確實有私心。

這私心雖不是反吳爭,但實際上,有脫離大將軍府實際控制之意。

他們當初的想法是,如果吳爭在淮安遇害,廣信衛向西拓展,建立自己的勢力,重顯忠貞營往日榮光。

但他們顯然沒有想到,被困於淮安的吳爭,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不僅徹底解困,還連克淮安、徐州,更擊殺清廷攝政王多爾袞,如此不世之功,讓廣信衛徹底失去了想脫離大將軍府控制的可能。

但李過等人還是準備繼續西進,因爲只要功越大,吳爭就難以對廣信衛動手,這道理雙方所想其實是完全一致的。

這就有了醴陵廣信衛與大西軍前鋒大水衝了龍王廟,發生遭遇戰的原因。

只是動手之後,李過等人發現想要短時間擊潰士氣正盛的大西軍,非常難,哪怕孤注一擲,最後怕也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左右權衡之後,在高一功的堅持下,李過、劉體仁同意了向大將軍府稟報戰況,求得增援的同時,也化解雙方大戰暴發的可能。

吳爭這纔得到從杭州府轉來的消息,趕到醴陵,否則,以此時消息的傳遞速度,就算長林衛再快,恐怕也得四、五天後,大將軍府才能得到戰報。

李功鼓起勇氣,道:“王爺恕罪,臣等心裡並非對王爺不滿,但……大將軍府,確實對廣信衛不公,兩年了,各衛早已完成對新式火槍火炮的換裝,可廣信衛僅不足四成……。”

吳爭突然打斷道:“除第一軍之外,金華、吳淞等諸衛,也未全換裝。”

李功正要開口爭辯,吳爭擡手製止,問道:“廣信衛編額多少人?”

李過一愣,急忙辯解道:“原本二萬人……可王爺被困淮安,大將軍府頒佈徵兵令,廣信衛擴編一萬人,這纔有了……。”

“孤就想知道,如今廣信衛究竟有多少人?”

李過吶吶道:“四萬……約五萬人。”

“這麼說來,換裝四成,就該是近二萬人了吧?”

“……。”

“那麼,大將軍府虧待廣信衛了嗎?”吳爭沉聲道。

“可……。”李過還要爭辯,被高一功拽衣角勸阻。

高一功拱手一拜,“臣等知錯了,恭請王爺降罪責罰。”

被高一功這麼一拜一說,李過和劉體仁也就無法再繼續爭辯了,一起拜倒請罪。

吳爭臉色慢慢恢復平靜。

屋內沉寂許久,吳爭不說話,李過三人也不敢直起身來。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