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

港內鄭家水師被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甚至連港口中的岸炮都沒打出一發炮彈。

番人突襲得手,擊沉大小戰艦四十多艘,焚燒戰船三十多艘,擄走軍民二千多人。

鄭森聞訊,隨即下令集結水師,於當天深夜,追擊前來偷襲的番人艦隊。

不想,克里索恩竟也深諳兵法,他閃擊金門本就是想引蛇出洞,艦隊主力早已等候在海峽中間。

鄭森得知前往追擊的水師被敵伏擊,驚怒之下親自率水師趕往增援,於是,一場大海戰在海峽中間暴發了。

……。

順天府。

睿親王府門前。

氣氛與往常有些不一般。

從多爾袞離京之後,睿親王府門前就變得人丁稀落。

京官嘛,要是沒了那份敏感,恐怕怎麼死的都不明白。

朝堂上開始聲討、彈劾堂堂攝政王的那一刻之後,但凡聽到一些風聲的官員,那是離睿親王府越遠越好,恨不得撕下自己身上一層皮來,以示與多爾袞沒有半點干係。

也對,官,本就是兩張口的玩意嘛。

等到多爾袞死訊傳到京城時,實際上多爾袞已經死了不下半個月了。

在意料之中,卻也在意料之外。

多爾袞時日不多,幾乎全京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可誰也沒想到,多爾袞會自盡。

朝廷明文詔告,攝政王抱病親臨徐州以抗僞義興朝北攻,不料戰局形勢惡化,徐州城被敵軍突襲包圍……遠在鳳陽的英親王救援不及,攝政王爲全朝廷威名,毅然自盡……。

自盡?

自盡!

對於朝廷以自盡爲多爾袞最後蓋棺定論,京城官員幾乎無人不信,無人敢不信。

因爲皇帝親政勢在必行,誰敢不信,這不自找沒趣、自尋死路嘛?

就算大夥兒都聽出了明詔中的不少異狀,也裝傻充愣以自保了。

譬如,之前所有詔書、公文,多爾袞是必須被稱爲皇父攝政王的,現在就攝政王了。

好在朝廷總算還是“仁義”的,既然多爾袞是殉國的,那就該風光大葬,賜以身後哀榮。

於是,在多爾袞遺體被送入京之時,小福臨率王大臣縞服東直門外五里,親迎多爾袞遺體。

隨後下詔追尊多爾袞爲“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喪禮依帝禮。

再然後,下詔尊多爾袞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爲義皇后,祔享太廟。

因多爾袞無子,賜世子多爾博爲後襲睿親王,俸祿是其他諸王的三倍。

又以多爾袞的近侍詹岱、蘇克薩哈爲議政大臣……。

可謂一人自盡,雞犬升天,不禁讓人感慨,死得好啊!

可就是這種令人垂涎的哀榮,也沒引起在京官員的興趣,他們依舊避睿親王府大門猶恐過近,如同睿親王府裡有着不可治的瘟疫一般。

睿親王府,涼了。

被清查倒算,怕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幾乎所有人的判斷都是如此。

不過,如今卻變得不一樣了。

不一樣是因爲一個人,男人。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個男人。

可這男人有些不同之處,他是漢人,偏偏娶了一個滿族女子,因滿族女子是睿親王之女,於是其勢一朝如日中天,紅得發紫、熾得燙手。

沈致遠回來了。

他代多爾博入京叩謝朝廷封賞,如今的多爾博坐擁三府、十多萬大軍,自然是聽調不聽宣了,哪還會入京謝恩?那不是羊入虎口中嘛?

沈致遠因姻親關係,入駐睿親王府,那叫一個氣派,也對,怎麼算,他身爲額駙,也能稱半個主人不是?

當然,沒有人會真把他當半個主人,因爲歷來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連茹毛飲血的韃子也不能免俗,在他們看來,沈致遠終究是……客,哪有人霸着媳婦孃家當自己家的道理?

所有人都認爲,沈致遠該離開了,在上殿謝賞之後,再不離開,那不惹人嫌嗎?

天曉得小皇帝會不會憋不住,露出早已齧出的獠牙,將沈致遠留下來,以泄不能親刃多爾袞之恨。

讓人失望的是,沈致遠不但不走,還大咧咧地住了下來,一住就是五天,這五天中,他施施然地逛遍京城,包括那不可明言的衚衕,還串了幾個門。

就是這幾個門串下來,所有人的觀念一夜間都變了,與之前可謂是天壤之別。

……。

沈致遠串的第一個門,就是英親王阿濟格家。

這不突兀。

好歹阿濟格是多爾袞親兄弟,雖說二人暗中齷齪苟且,但明面上,這二人還是“相敬如賓”的,阿濟格從漠北平叛回京,第一個造訪的也是睿親王府,只是他造訪的用意是想讓多爾袞同意,在英親王三字之前加個前綴——皇叔。

用阿濟格的話說,大家是兄弟,沒有你是皇父,我不是皇叔的道理。

可結果,多爾袞差點擡腳踹阿濟格的屁股。

阿濟格是真想不通,說好共患難同富貴,自己怎麼就不能做個皇叔英親王了呢?不過阿濟格後來是想明白了,敢情兄長皇太極沒有留下第二個布木布泰,徒嘆奈何?

想明白歸想明白,阿濟格還是決定助多爾袞一臂之力,早日去見兄長皇太極,也對,這樣自己也可以效仿多爾袞,當個皇父了嘛。

這才使得,江北兩個月的激戰,阿濟格及他的九萬大軍始終在鳳陽幾個府內兜圈圈,美其名曰,轉進、突圍。

關鍵是,朝廷還不能拿他怎樣,因爲福臨有密旨傳給他,離徐州遠點。嘿,什麼叫公私兼顧、假公濟私?這就是了。

不過阿濟格顯然不是內斂之人,一旦義興朝和清廷簽署和約,阿濟格隨即帶着自己的旗軍“班師”了。

他到得比沈致遠早多了。

能不快嘛,攝政王的位置空着呢,狼多肉少,誰知道這位置被多少人惦記着?

阿濟格終究不是個內斂之人,他的氣勢太大,心中所想路人皆知,着實“嚇壞”了小福臨。

好嘛,小福臨由此拒絕了阿濟格的進見,連拒七天。

是可忍孰不可忍!

阿濟格正怒着呢,想着明日多帶些人,再進宮去試試。

更想着是不是讓小福臨假病變成真病、變成重病、不可治之病。

這時,沈致遠恰是時候地造訪英親王府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