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

“廣信衛擴編成左中右三營,每營二萬人,一切軍械糧食補給從優……李過兼任中營指揮使,高一功兼任左營指揮使,劉體仁兼任右營指揮使……。”

吳爭突然宣佈廣信衛擴編,讓李過三人起始驚愕,隨即大喜。

既然王爺有心擴編廣信衛,而且一擴就是增加三成,這表示不再追究三人過錯了。

否則,該趁機削減纔是,至少不會增加一人。

吳爭繼續道:“李過廣信衛原都指揮使職不變,高一功、劉體仁原副都指揮使職不變……三位國公,擴編兵員應該沒有問題吧?”

李過忙拱手應道:“王爺放心,原忠貞營舊屬未編者不下五萬之衆,且此次西進,俘虜敵軍也有五、六千人……足夠按王爺令諭擴編。”

吳爭緩緩點頭道:“即日起,各營提調有力之一部,不低於八千人,共計不少於二萬四千人,以大西軍之名,李過、劉體仁留守江西,此部由高一功統率,暫歸入永曆晉王麾下,配合大西軍掃蕩湖廣各府縣……。”

李過急問道:“敢問王爺,收復湖廣諸府縣之後……歸誰?”

吳爭頓了頓,道:“容後……再議。”

李過有些失望,但依舊帶着一絲欣喜道:“臣等謹遵王爺諭令!”

吳爭繼續道:“肅清湖廣之後,此部人馬不得歸建,向東南方向,配合南面鄭軍肅清閩粵殘敵。”

高一功面無表情,但堅定地應道:“遵命!”

……。

“王爺英明。”

馬士英和李顒微笑着迎上。

吳爭斜了二人一眼,心裡也不無得意。

當然,臉上依舊一片平靜。

馬士英總結道:“王爺此行,最大的收穫是與晉王結盟,西南半壁有了大西軍之支可靠的盟友,怕再無人可與王爺爭鋒……而錦上添花的是,王爺用一手推拿之術,化解了廣信衛變局,彈指之間不僅讓三位國公心服口服,更使得廣信衛三萬多將士免於身敗名裂之禍……可敬可佩啊。”

相較於馬士英的“奉承”,李顒低調得多。

“但廣信衛終究是顯露出了一些異動,不可不防……好在王爺借與大西軍共討湖廣、閩粵清軍之機,將禍水它引,此舉既可削弱廣信衛,且又不着痕跡……着實是妙啊!”

吳爭剛開始時還有些得意,聽着這些奉承話,心情舒暢。

可越聽越不是味,沒好氣地斥道:“敢情,孤在你的眼中,竟如此不堪嗎?”

對吳爭斥責,李顒倒也不怕,他微笑道:“廣信衛由原忠貞營改編而來,最初僅二萬員額,自然是遴選精銳中的精銳,此次大將軍府頒佈徵兵令,廣信衛擴編至三萬多人,這擴編的一萬多人,自然也是精銳,可此次王爺再次令廣信衛擴編,那麼兵額確實沒有問題,但兵員必定已是老弱病殘之人。如此一來,王爺要三營各出有力之一部以大西軍之名,在湖廣、閩粵掃蕩殘餘清軍,老弱病殘無法上陣,新徵兵員需要訓練,李過等自然要遴選精兵強將,搏取戰功,一來將功贖罪,二來向王爺示好。可咱們心裡都知道,單就湖廣清軍就有不下八萬之衆,圍剿定非易事,幾仗下來,廣信衛善戰老兵,恐怕不會留下太多……。”

馬士英笑道:“加上轉戰閩粵,幾個月廝殺下來,就算廣信衛兵員損傷不多,但元氣必喪,便不足以讓王爺煩心了。”

李顒亦不落於人後,他道:“廣信衛若在此戰中立下大功還好,若戰敗,王爺可二罪並罰,一舉解決此患,也不會落人口實……可謂一舉三得也。”

這二人一唱一和,着實讓吳爭心煩。

吳爭輕哼一聲,冷冷道:“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心中若有屎,看什麼都是屎……二位共勉吧。”

馬士英、李顒互視一眼,竟不在意,輕笑起來。

吳爭離開時丟下一句話,“傳話給宋安,即日起,忠義夫人一舉一動,見什麼人……時間、地點、說了什麼話,皆須一一記錄在案。”

“是。”

……。

醴陵,曾經在元至正年間是醴陵州,在明洪武年間降爲長沙府轄下一縣。

一夜之間,成爲了軍事重鎮。

大西軍與廣信衛隨即以東西兩路,向北方發起了猛烈攻勢。

到這個時候,其實形勢已經非常明確,光復湖廣,僅僅是時間問題。

而吳爭已經連夜返回杭州府。

原因很簡單,在湖廣清軍遭遇猛烈攻擊之時,義興朝和大將軍府,將不可阻擋地迎來北面清廷的使者。

其實道理很簡單,用廣信衛喬裝大西軍,合擊湖廣清軍之事,瞞不了人。

說它是掩耳盜鈴之舉,並不誇張。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吳爭既然敢這麼做,定是有對策的。

還有一個吳爭必須迅速返回杭州府的理由,那就是南面鄭森已經與番人艦隊幹上了。

正如吳爭之前預料的,鄭森就算知道了吳爭讓陳永華帶去的十六個字,也很難在實戰中貫徹。

海戰和陸戰完全是兩回事,臨時抱佛腳的現學現賣,效果並不好。

吳爭不希望鄭家水師壯大,但也絕不希望它一戰傾覆。

何況,在與李定國達成共識、結盟之後,鄭家水師等於成了吳爭的“禁臠”,那麼在這個時候,吳爭就必須調整之前對王一林及三大水師的戰術部署。

不使鄭家水師折損過大,成了吳爭眼下最重要的選擇。

沒有永恆的敵人,唯有永恆的利益。

五年多的時間,讓吳爭已經洗去了剛穿越時的那一絲浮躁、衝動,取而代之的是,戰略上的冷靜和……冷酷。

對吳爭而言,史上名人對他的影響力在漸漸降低,吳爭發現,但凡是成名之人,往往都存在着不受控制的一面,譬如陳子龍、譬如張同敞、譬如多爾袞。

這種不可控,似乎不受實力所左右,就象是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左右着。

吳爭雖然不信鬼神,但卻隱隱感到這種神秘力量的存在。

既然不受控,那就無視。

有友則敬而遠之,是敵則消滅之。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