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

蔣全義聞聽吳爭這話,悚然一驚,急問道:“敢問王爺……城中何人主帥?”

“祖大弼。”

蔣全義一陣驚愕,隨即搖頭道:“不對……卑職事先派人偵察過,淮安府並無主將,一直是淮安、大河兩衛衛指揮在管事,互不統屬……。”

吳爭皺眉道:“若真是如你所說,本王何必親自前來?”

蔣全義這才醒悟到,恐怕自己是上當了。

可一想到這,蔣全義更急了,“若真如王爺所說,敵人是故意示敵以弱,那淮安府必是個圈套……王爺還是快些離開,返回泰州爲好!”

吳爭挑挑眉毛,斜眼看着蔣全義道:“那你和泰州衛呢?”

蔣全義一怔,稍一猶豫,堅定地道:“王爺恕罪,卑職……還想打!若這麼退了,卑職無顏面對傷亡的弟兄,更無顏再繼續統領泰州衛。”

吳爭呵呵冷笑道:“這麼說來,本王親至,令你撤退,你也要抗命了?”

蔣全義愣了愣,卻犟着脖子道:“卑職此前向王爺稟報過了,此戰若敗,我就死在淮安城前……望王爺成全!”

吳爭臉色如冰,掃了一眼在場的將領,“你們也和他一樣……想抗令?”

將領們隨即紛紛跪倒,齊聲道:“望大將軍成全!”

吳爭突然笑了起來,“既然都想打……那就打吧。也是,北伐軍若遇難而退,不如散夥回家,種田奶孩子去!”

蔣全義和衆將面面相覷。

吳爭笑意一斂,沉聲道:“不過本王既然到了,指揮權收回……蔣全義。”

“卑職在。”

“去一營當個指揮使吧。”

“是,卑職遵命!”蔣全義下意識應道,可隨即急了起來,“王爺既然明知淮安府是個陷阱,爲何還要冒此兇險?王爺若在泰州,不,就算在興化,既可以指揮,也可以遇險撤退……。”

吳爭正色道:“多爾袞花了心思,布好了局,若早幾年,我還真有些悚他,可眼下,不管是什麼局,只要咱們自己不亂,多爾袞想佔便宜,那得憑本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一次,咱們就打一場以正合,讓多爾袞明白,陰謀詭計得不到的東西,正面硬撼,一樣得不到!”

蔣全義及衆將領齊聲應道:“我等願誓死追隨大將軍!”

……。

打這場仗,並不是吳爭魯莽,或者意氣用事。

如果在軍工坊剛被炮擊時,有那麼一點意氣用事的話,那這十餘天下來,就算是意氣用事,此時也該冷靜下來了。

吳爭漸漸感覺到了多爾袞的急躁,對,就是急躁。

不是說多爾袞的手段拙劣,恰恰相反,他的手段是合適的,特別是對於人性的揣摩,非常到位,但是,施行得過於急躁。

如果醞釀上二、三年,挑個更合適的時機發動,效果會非常好。

他的每一個細分策略,其實深耕細作下來,都是一步好棋,可往往都是因爲急躁,最後功敗垂成。

這一點,吳爭幾乎已經可以肯定,結合北面的情報,多爾袞想來確實時日無多了。

雖然不知道多爾袞此時,又在給自己織下了怎樣的一張網,可這次,吳爭無意再退。

自己是個指揮使、都指揮使時,可以退,因爲那是奉命而退。

但當自己是吳王時,便不可再退,因爲,那是消極怠戰!

這關乎聲望,也關乎治下人心。

吳爭自信,以北伐軍的實力,無論在哪個戰場上,都吃不了虧。

多爾袞既然急着想要來場決戰,那麼,自己爲何不奉陪?

這是氣勢的較量,得人心者,得天下。

從沒有靠逃避而得天下的。

想較於敵人從數千裡外的北方調兵,北伐軍還是佔了便宜的,自己最遠的府,至戰場不過千里,何況有水師控制長江,保障物資、軍械、兵員補給暢通,何懼之有?

敵若要戰,那便戰!

只是,吳爭心裡多少還是有些遺憾,這場戰爭一旦開啓,時局演變,往往不受人力所控制,也終究沒有遂了自己在一切準備完成之後,再主動北伐的心意。

這場大仗下來,北伐軍的傷亡必定不小,一旦實力折損過多,怕是真要爲他人作嫁衣裳,讓人趁機摘桃子了。

可吳爭也一樣無悔,既然天意註定,那就當是作貢獻吧。

……。

廣信府府治,上饒城。

李過、高一功、劉體仁及麾下一衆將領,正在開會商議。

雖說事態緊急,可衆人的臉上,都瀰漫着興奮和欣喜。

大將軍府傳來急令,新編北伐第三軍,組建饒州衛,以廣信、處州、饒州三衛爲班底,總兵額爲十萬人,其中廣信衛爲四萬人,處州、饒州二衛各三萬人。

第三軍都指揮使爲李過,孫嘉績、池二憨、高一功、劉體仁爲副都指揮使,原各衛指揮使及以下職位不變,同時遷原處州衛副指揮使池二憨爲新編饒州衛指揮使,劉體仁爲新編饒州衛副指揮使。

也就是說,廣信衛可以從眼下的三萬人,擴編至四萬人。

同時,李過、高一功等還能在新編饒州衛的員額中分到一杯羹,二者相加,至少有二萬的新增員額。

擴編,從古至今,對軍人來說,都是一樁美差,這代表着餡餅做大了,自然利益也高了,官位增加了,手下人多了,幾乎每個人都有了升遷的機會,而這在平常時,升一階那得在戰場上拼命來換。

可廣信衛從上至下,並非因此原因高興。

廣信衛需要徵募兵員嗎?

根本不需要!

吳爭收編忠貞營,當時忠貞營的正兵總數,就達八萬多人。

剛開始時,吳爭與高夫人、李過等人談妥是整編二萬廣信衛,可需要淘汰的人員太多,怕引起騷亂,最後爲了安撫忠貞營,纔將廣信衛擴編成三萬人。

可就算如此,也幾乎等於是三中取一,大部分的原忠貞營老兵被強制復員,成爲了普通百姓。

雖說那些復員的士兵,輾轉來了沿海諸府之後,大將軍府基本上都妥善安置了。

有些分了地,有些進了各大工坊。

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