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

這話聽起來很矛盾,吳爭才二十一歲,應該最不缺時間纔是。

可事實就是如此,江南之地無險可守,清廷的薄弱之處在於,統治的時間不長,民心未附,起義不斷,西南、西北無法迅速平定,攤薄了軍力。

當然,最大的缺陷並非在此,而是沒有水師,可以控制沿海。

否則,吳爭當時想以紹興一府之地崛起,門都沒有,也就只能南下去投隆武,甚至投鄭成功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鄭成功確實有功,如果他隨他爹降清,那麼,鄭家水師一旦落入清廷之手,吳爭就算再重生三次,也無法從江南崛起。

事實上,魯王朱以海及以張煌言爲首的江南義軍,幾乎從沒有真正收復過江南任何一府之地。

原因也就在於,江南無險可守,是皇家所說的凶地、險地!

這在冷兵器時代,非常明顯。

從隋朝起,江南已經被開發,可江南出過開國皇帝嗎?

唯有窮山惡水,才能出天子啊。

……。

吳爭到泰興,已是次日午時。

一到就接獲了蔣全義從興化傳來的捷報。

泰州衛昨日凌晨天沒亮出發,至傍晚攻破興化城,僅用一天時間,。

首戰告捷啊!

吳爭看着戰報,面上可勁地大笑,可心裡在滴血啊。

這廝,真能造!

吳爭隨即發佈命令,嘉獎泰州衛全體官兵,唯獨沒蔣全義的份。

吳爭還特意讓傳令兵帶了句話,“你本該得的嘉獎,被你用炮打光了。”

這引得在場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善意、會心的笑。

沒有人會認爲,吳爭真會去剋扣蔣全義的功勞。

這不過是種歡喜的另類表達方式罷了。

最多,也只是種警告。

從劉河堡趕來的池二憨呵呵笑道:“少爺,照這速度、局勢,十日之內拿下徐州可以期待啊……要不我率處州衛渡江,助蔣全義一臂之力?”

敢情,這小子都耐不住性子,見獵心喜了。

改金華衛的陳勝也呵呵笑道:“興化一落,泰州衛就成了突出部,三萬泰州衛固守興化城,可以有效牽制徐州清軍,使其不得亂動……如此,魯將軍的二萬吳淞衛,攻佔鹽城,定可手到擒來。”

聽聽,這纔是老成謀國之言,吳爭瞪了一眼池二憨,“多學學陳勝,別有事沒事的,一開戰就往前衝,多動動腦子!”

然而,陳勝話鋒一轉,拱手道:“只是王爺……江都方向,方將軍的一萬人,兵力略顯單薄了些,要不……末將率己部五千人,前往支援?”

吳爭頓時惱了,剛還誇他呢,敢情和池二憨是一路貨,就想着去摘桃子。

“你們兩給我回去,一個劉河堡,一個吳淞,好生待着,聽候命令!”

吳爭蹩眉喝道,“你也說了,興化一落,徐州清軍就不敢再動,除了徐州有八萬清軍駐防,別的府不過就是些小魚小蝦,成不了什麼氣候……還需要二位將軍親自去摘桃子嗎?”

池二憨、陳勝訕訕一笑,拱手而退。

馬士英道:“其實二位將軍並非貪功之輩……。”

“用得着你說?”吳爭沒好氣地斥喝,“這二人要是放出去,誰還收得住手?不打到黃河岸邊,怕是本王軍令都不好使!”

馬士英哈哈笑道:“這不正好順了王爺的心,一舉光復黃河南岸。”

“胡扯!”吳爭斜了一眼馬士英,“打過去容易,守得住嗎?二十萬北伐軍分開駐防在十幾府之地,兵力已經捉襟見肘,再去防禦黃河南岸?”

馬士英嘿嘿笑着不接話。

吳爭嘆道:“我有時是真羨慕張獻忠、李自成,他們聚集起人馬,可以不要後方,肆意進攻……可我呢,既想着北伐,又捨不得這江南十餘府之地。”

馬士英捧哏道:“王爺是決算於廟堂之上……!”

“哪來的廟?”吳爭哼聲道。

馬士英趕緊低頭,可暗中翻着白眼,造一座不就有了嘛。

吳爭悠悠道:“老馬,還要二十萬……至少也得十五萬,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迅速徵募到如此數量的精壯?”

馬士英稍一猶豫,道:“人好招,銀子……着實難。”

吳爭瞪着馬士英,半晌哈哈大笑道:“老馬,你錯了……應該是銀子好找,合適的人,卻難找。”

“王爺此話,何解?”

“渡江而戰,光復揚州諸府,甚至可以染指淮安……老馬,大將軍府轄下,可增至少三、五百萬人口啊。”

馬士英恍然道:“此戰王爺的真正用意,竟是在此?”

吳爭搖搖頭道:“不。至少不全是。”

“那王爺是……?”

吳爭突然仰頭,悠悠嘆道:“本王是怕,江北百姓不聞王師北伐久矣……那附了滿清!”

馬士英聞聽,悚然動容。

……。

這場戰爭,從開戰起,打得都非常順利。

開戰次日,蔣全義部的泰州衛佔領興化,等於一舉完成了既定目標。

第三日,反而是僅有萬人的方國安軍團,攻破高郵。

第四日,傳來魯之域捷報,吳淞衛在西溪與三千敵軍遭遇,一戰擊潰了敵軍,吳淞衛正向北,按預定目標進軍鹽城。

鹽城。

隸屬淮安府。

顧名思義,鹽產地。

尤以劉家莊、白駒場等三地的鹽最豐碩、最出名。

蔣全義、王一林當時從儀真率部西逃時,曾一度佔領過劉家莊、白駒場,大肆洗劫了一番。

如今魯之域率吳淞衛,也算故地重遊了。

吳爭手指叩擊着桌案,以吳淞衛攻打鹽城,用意並非僅僅是佔領、光復,而是他敲山震虎的策略,吳爭真正的用意,是令清廷震動,逼迫徐州清軍不得不有所動作。

如今,興化、高郵已經光復,吳淞衛正逼近鹽城。

三路同時挺進,反而使得阿濟格難以做出選擇,去分兵救援各路亦或是孤注一擲,進攻一路。

同時,阿濟格還需要擔心,一旦徐州大軍一動,那萬一吳爭從江都另起一路,向西北方向,突入天長、盱眙,那鳳陽府就危險了。

所以,阿濟格明智地選擇以靜制動,當然,這未必是阿濟格的選擇,很多時候,這是一種無奈。

可如此一來,吳爭也同樣犯難了。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