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

這支清兵,他們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因爲他們竟成這批大口徑火炮的第一批“臨牀”試驗品。

此時清軍如果是散開的,不,清軍還真是散開的,他們的隊伍凌亂,前後延綿十幾裡。

可這不代表着清軍離開了官道啊。

正因爲清軍是追擊,誰腦子壞了會下官道,往泥濘的田野追擊?

隊伍雖然散亂,可人卻都還在官道上。

官道,太容易標定射擊諸元了,因爲它目標明顯,是死物。

“隆隆”大口徑炮炮聲,來自十多裡外,將十六磅的炮彈,迸出炮口後,帶着尖嘯聲劃過天際。

“嗵嗵”的速射炮,打的是開花彈,一炸就是一大片。

而“嘭嘭”的虎蹲炮聲,那就是一場暴雨,雨點雖小,奈何它密集啊。

這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雙方士兵自始至終,根本沒有接觸。

十幾里長的,本是夯實,質地堅硬的官道路面,在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就象農戶開墾田地般地被翻犁了一遍。

在戰鬥結束之後,打掃戰場的北伐軍士兵,腳踩上去,就如同踩在粉末中一般,一腳就是一個一寸深的腳印。

這是一場付出巨大彈藥消耗換來的勝利。

如果僅僅從彈藥成本而言,蔣全義得被重重責罰。

此戰,打掉了一百多發重炮炮彈,三百多發速射炮彈,一千多發虎蹲炮炮彈。

而真正殺死殺傷的清軍是多少呢?

全加起來,還不到二千人。

清軍出城時,確實是四千人,可半天追下來,掉隊的就過了三成。

加上在炮擊發生後,反應快的,或者是運氣好正靠近道路兩側的,大都逃出了性命。

也就是說,平均一發炮彈,才殺死殺傷一個敵人。

奢侈啊!

但蔣全義確實做到了,他最想要的一點,那就是除了跑脫了力的、扭崴了腳的等非戰受傷之外,其所部無一傷亡。

無一傷亡,便是完勝。

完勝,就可爲典範!

……。

從寧鄉去往興化的官道上,全是奔跑着的人。

逃得是體無完膚,追得是歇斯底里,沒辦法,誰叫這些都是軍功呢?誰讓敵我都是隻長一雙腿呢?

可這場景,多麼得熟悉。

半天前,也是這麼一幕,然而方向正好相反。

追逃的角色也隨之互換。

蔣全義是個狠人,他不收傷兵俘虜,不管是滿人,還是降了清的漢人,只要受傷,那就是一刀。

用他的話說,留着損耗人力、浪費糧食?

他只留沒受傷的俘虜,因爲他很清楚,吳王最缺的不是銀子,而是人,勞動力。

特別是這種不用付酬勞的勞動力,可謂是多多益善。

這一點,不僅蔣全義清楚,北伐軍將士更清楚。

所以,清軍一旦崩潰,北伐軍士兵就一涌而上,撒開腳丫,滿地抓俘虜。

就這麼抓着抓着,北伐軍又兵臨興化城下了。

蔣全義咧着嘴樂,打這樣的仗,才顯得自己有本事嘛。

……。

吳爭到了泰興。

用他的話說,指揮部前移。

但事實上,吳爭心裡想得並不是這個,而是約束。

吳爭心裡很清楚,這種隔了代的軍隊,兵力相仿的情況下,如果還打輸了,那真得拿塊豆腐撞死算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

這場仗,原本是不會發生的。

大將軍府,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甚至軍工坊的生產,依舊是一天六個時辰,二班倒。

可吳爭咽不下這口氣啊。

耍陰謀詭計,漢人是滿人的祖宗。

中原各諸侯縱橫捭闔之時,滿人怕是剛剛進化成人了吧?

沒道理被多爾袞設下連環計,自己沒點反應吧?

那也太對不起多爾袞的“良苦用心”了。

既然多爾袞想以奇勝,那自己不妨來一場以正合。

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方現英雄本色!

仗已經開始打了,可吳爭心裡沒底啊。

因爲財政司的庫房沒底。

吳爭只能來,來的目的,並非象他所說的,指揮部前移,而是約束部下……別打着打着,想多了!

黃河以南,不要緊。

可一旦過了黃河,火槍兵的優勢就會被騎兵剋制。

平原之上,騎兵、特別是遊騎,它們來無蹤去無影,可以隨意縱橫,讓火槍兵甚至找不到方向。

而火炮用於野戰,必須有個前提,得人家肯與你正面硬撼,打陣地戰啊。

否則,哪能象人家那樣來去從容?

當然,火槍兵也一樣可以做到完克騎兵,那就是以數量碾壓騎兵。

騎兵一千人,那就用三千、五千,甚至一萬人對陣,不管敵騎從哪個方向來,都有數倍的槍口對着。

聽起來這是個笨辦法,可效果卻非常好。

訓練一個騎兵耗費之大,遠非尋常人能想象。

北方戰馬便宜,可那是在北方,江南一匹馭馬就得三、五十兩銀子,一匹上好戰馬,那得百多兩,這有銀子還買不到,軍事戰略物資嘛。

騎兵還得備甲、刀槍、弓弩,就算是輕騎,一向皮甲總得有吧。

加起來,在江南訓練出一個騎兵,裝備就得花近二百兩。

可如今一杆火槍,已經將成本控制在十五、六兩,象北伐軍士兵腰間左右兩個挎包,各三十發子彈(紙殼預裝彈),加上兩套換洗軍服,連甲都不用配備,充其量不過二十多兩銀子。

再說人,是,北方滿族不需要訓練,天生就是騎兵,可滿族有多少人?

還不得訓練漢人,組建漢八旗。是漢人,需要挑選有天賦的,而且大多都需要訓練,這一訓練,沒有個一年根本上不了戰場。

可火槍兵最多三個月,一樣託着一杆槍,打中一樣是個死。

也就是說,僅從組建成本而言,一個騎兵可頂十個火槍兵的耗費。

吳爭最初組建的騎兵營,一旦戰損過多,就不想再建了,不是因爲吳爭不喜歡騎兵,而是被現實所迫,其實每個男人,都喜歡騎兵!

吳爭必須將財力,花在刀刃上。

那就是以量勝質,火槍兵本來就是以數量勝質量,以模糊勝精緻的典範。

可從無到有,這同樣需要時間,吳爭最缺的不是銀子、也不是勞動力,而是……時間。

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