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

吳爭的話,聽起來似乎很矛盾,但確實說明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爲上者,必須旗幟鮮明地豎立榜樣,這樣,才能讓手下人效仿。

如果爲上者遇事就躲,那讓手下如何效仿?

而這,也表示着,吳爭的腦子從突發情況發生時的混亂,漸漸開始清醒過來。

吳爭說得沒錯,就算方國安會叛,那軍校學員是傻的嗎?

肯定不傻,他們知書識禮,做爲吳王麾下的“門生”,有着優渥的待遇,受民衆敬仰。

最重要的是,他們肩負着北伐使命,有着抗清的大義,他們有什麼理由去選擇背叛?

他們有什麼理由捨棄大義而降清,做個受世人唾罵的漢奸?

如果只是方國安愚弄、哄騙了他們,那麼炮口的指向,和軍工坊的目標,以如今十幾裡最遠射程的火炮,學員能不知道目標是軍工坊?

這就有了非常難解的問題,回到了猜測前的原點,方國安,真叛變了嗎?

還是,其中另有蹊蹺?

宋安聽了吳爭的話,也隱隱感覺不對,“少爺說得有道理,其實這事怪我,是我請求少爺向南躲避的……。”

“這不怪你。”吳爭搖搖頭道,“你的職責是護衛我的安全,所以建議南撤是本份,無可指責,這事責任全在我,我的職責,是發號施令,需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氣!面對劇變,我如果選擇一味躲避,讓那些將士,作如何選擇?”

宋安抿嘴躬身,道:“我願追隨少爺,返回軍工坊,一探究竟!”

吳爭微笑道:“好。這也算是,你我生死與共,就算真遇險……也算有始有終吧。”

這時,背後傳來一聲“王爺……敢問對面,可是王爺親臨?”

吳爭一怔,對宋安大笑道:“瞧瞧,瞧瞧……我說什麼來着?本王轄下,正常人是不會有背叛之心的!”

說着轉身朝着遠處大喊道:“正是我……吳爭。”

……。

這就是一場“鬧劇”,考驗的是人心。

堡壘往往不是被敵人從外面攻破。

吳爭對一衆手下若起疑心,那麼這就是一個毒藥種子,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漸漸顯現出強大的威力。

其實,許多時候,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勇敢面對。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

魯之域、吳易沒有叛變,他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知道吳王怎會突然來到金山衛?

他們怎麼可能叛變呢?

他們已經是一衛指揮使,麾下二萬大軍,若叛變,那清廷能給他們什麼?

已經基本瓜分完權力的清廷,又怎麼可能賜於他們更高的實缺?

也只有象錢謙益及朱慈煃這樣,一直被壓制、鬱鬱寡歡的人,纔有可能叛變。

何況大將軍府正如日東昇,距離北伐之時越來越近,二人怎麼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起異心?

在聽說軍工坊遭遇炮擊,魯之域、吳易立時請命,願率軍追隨吳爭北向平亂。

然而吳爭搖搖頭,拒絕了二人的請求。

既然想清楚了根源,吳爭更相信,這次炮擊,只是一小撮人在搞鬼。

要調動二萬人的吳淞衛北向平亂,那太看得起這羣宵小了。

吳爭下令,吳易留守金山衛,由魯之域率八百人,隨自己北返。

……。

方國安叛變了嗎?

沒有!

已經投過一次清的方國安,早已看清了滿人的嘴面。

當時多鐸攻杭州城,被吳爭擊退,率部輾轉至錢塘江岸,誘降了手中有三萬大軍的方國安。

可一轉頭,多鐸就把方國安賣了,他讓方國安返身攻紹興府(當時魯王朱以海在監國),方國安還真聽了,可誰想除了方國安的數千嫡系,其它從各支義軍整編來的二萬多大軍,在聽聞要攻紹興府,行至半路,就譁變了。

方國安還想着多鐸在後面助他一臂之力,哪想多鐸本就是想讓方國安做炮灰,爲他轉進金華,來牽制追擊的明軍,此時正前往驛亭,想突破明軍的包圍圈。

這就致使方國安大敗被俘,然後再次反正。

降清,就象是病毒。

正常人,中過一次這病毒,終身都會有免疫力。

因爲他們最後都能醒悟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些一門心思當鐵桿漢奸的,不是他們傻,而是他們做下的惡事太多,沒有了回頭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方國安已經回頭,而且開始受到吳爭的重用,還有什麼理由,再對清廷抱有幻想?

所以,他根本沒有背叛。

之所以遲遲沒有奉如來見吳爭,確實是如吳爭、宋安的猜測,在軍工坊遭遇炮擊的第一時間,方國安就率了一支偏師,前往軍工坊查探。

而宋安派出的傳令兵,卻依舊前往吳淞傳令,這一個圈子兜下來,少說得多花半天功夫。

當吳爭在軍工坊看見一臉灰黑的方國安時,笑了。

方國安迎上來,拱手道:“王爺竟來得如此快?末將還派人前去稟報了……。”

吳爭笑罵道:“老方,你信不信,我差點把你當叛將給剿了。”

方國安一愣,這才醒悟過來,嚇出了一身冷汗。

炮擊的來處,是軍工坊的北面,而北面是吳淞衛駐地,十一府之地中,能有火炮的,怕也只有諸衛了,那,不是自己,還能有誰?

方國安急白了臉,剛想開口解釋,被擡手吳爭制止。

“我信你。”吳爭收斂笑意,平靜地道,“因爲我信我自己,所以我信你……你們!”

吳爭反身一併指着魯之域道。

這話在魯之域、方國安心裡細細口味,能口味出各種滋味來。

自信、信任,缺一不可。

方國安、魯之域隨即鄭重行軍禮道:“謝王爺信任……今日之禍,末將等銘記於心。”

吳爭指着燃燒着的坊舍道,“這不怪你們,敵有備對我無備,遭受一些損失,有所難免。”

說到這,吳爭話鋒一轉,沉聲道:“但敵人已經有所動作,對我亮出尖刀了,咱們就該把他們找出來,然後……一一撕碎他們!”

“末將遵命!”方國安、魯之域齊聲應道。

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