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

看到從南面天邊傳來的昏紅光芒閃爍,王朝先確實得意地笑了。

因爲從這時候起,他就是滿清水師提督了。

只是他還需要等,等着那三十六門火炮及炮手返回。

接上他們,就可以返回駐地了。

然後,裹挾一批戰船和水兵北上。

誰能猜得到,炮擊軍工坊,這麼大的事,是他王朝先乾的?

吳爭就算得到急報,一時間恐怕也懷疑不到他的頭上。

等自己率艦隊安全到達大沽口時,吳爭就算會意過來,調派吳淞水師和陳錢山水師,恐怕也鞭長莫及了。

到時,已經被清廷加固的大沽口炮臺和自己戰船上的火炮,進攻不足,自保定是有餘的。

在王朝先看來,自己就算無法裹挾舟山水師全員、全艦北上,拉走一半,總還是可以的。

有了這一半水師根基,自己在滿清的日子就不會難過。

要對抗吳爭的水師兵臨大沽口,清廷就得寵着自己,事事仰仗自己。

想着多爾袞都要敬他三分,王朝先志得意滿地迎風哈哈大笑起來。

……。

調動吳淞水師確實需要時間。

特別是吳淞水師已經與王朝先的舟山水師臨時調防,駐泊於舟山,就算立時奉令北上,恐怕沒有一天的時間,也到不了長江入海口執行封鎖命令。

但陳錢山水師不一樣,它部署在金山衛東北方向。

也因這支水師在與鄭家水師激烈火拼之後,傷亡慘重,需要休整整訓,所以沒有參與這次各軍種的拉練。

但陳錢山水師的裝備,並沒有因之前一戰而折損下降。

得自與鄭家水師的近五十艘主力戰船,不但填補了陳錢山水師的折損,甚至戰船數量提升了二倍有餘,當時王一林率水師出戰時,也不過二十多艘戰船,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中型炮船,主力艦不過十二艘。

而吳爭也因感動於王一林當時的“血拼”,下令集中力量,延緩了對吳淞水師舷炮的換裝,爲王一林提供了優先換裝。

也就是說,戰艦是鄭家水師的,但舷炮是松江軍工坊製造的新式火炮。

鄭家水師的戰船,有一個優點,它舷炮的預留洞,幾乎不需要改動。

因爲鄭家水師的火炮,還停留在最初仿製紅夷大炮的階段,炮管粗壯,不挑炮彈,以填藥量來決定射程的遠近。

這樣的舷炮預留洞很大,換裝的火炮口徑,遠小於預留洞,換裝火炮,其實就是將新式火炮搬上去,裝在炮車上,沿原先甲板上的炮車軌道,推至舷後炮位即可。

所以,陳錢山水師需要的,只是內部整合。

……。

王一林是最先接到命令的。

對王一林而言,他早就看不慣王朝先了。

在上任舟山水師副總兵的幾個月裡,王朝先時常給他小鞋穿。

這很正常,王朝先知道王一林與吳爭的關係,早就懷疑王一林是來搶班奪權的,哪會給好臉色?

自然是小心戒備着,時不時設個坑,只是不敢明着來罷了。

王一林的脾氣犟,在吳爭面前都是很囂張的。

所以,這二人能和睦相處,那才叫一個怪呢。

當然,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加上王一林自認爲,畢竟算不上吳爭的嫡系心腹,他還算是忍耐的,沒有與王朝先針尖對麥芒地直接幹起來。

但心裡,也就呵呵了。

所以,一接到吳爭的命令,王一林心頭那叫一個爽。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敢情,報的時候來到了。

況且,王一林還眼饞着舟山水師,心想只要將王朝先滅了,那自己很有可能一口吞下舟山水師,如此就可以與張名振,共駕齊驅了。

想到這,王一林立即下令,陳錢山水師提前結束整訓,以現有裝備,直接拉去長江入海口,執行封鎖。

王一林自己,沒等水師集結,便直接率身邊就近幾艘戰船,先行出發了。

這是搶時間啊,王一林生怕張名振先趕到目標戰場,那頭啖湯就沒自己啥事了。

只有搶在張名振之前,纔有吃肉的份。

西北向,前往入海口的路上,王一林大聲嘶吼着。

這是興奮!

……。

將領,只有嗜戰如命,方纔可以稱爲驍將。

這樣的將領,帶出來的兵,就如下山猛虎般,聞聽出戰,那是一個“嗷嗷”叫。

一些沉穩的將領,或者是文人出身的將領,相對不同,是爲儒將,這樣的軍隊,沉穩有餘,進取不足,缺乏氣勢,只可用來防禦。

吳爭喜歡狗日的王一林、池二憨這種將領,但這種將領也有缺陷或不足之處。

缺陷很明顯,所謂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驍將往往只能打順風仗,一旦遭受挫敗,便是傷亡慘重甚至全軍覆沒。

真正能做到攻守合一的,那就是一代名將了,可遇而不可求。

王一林、池二憨絕對稱不上名將,他們的缺陷太大。

評價爲有勇無謀,是誇張了些,但他們不善於用兵之詭。

他們喜歡直來直去,如同池二憨,戰必親自上陣,衝於最前面,直令人心驚。

但此次,或許是王之仁在天之靈保佑他,王一林算是撞上了大運了。

……。

火炮,就算有炮車,在當時的道路環境下,移動速度也是非常慢的。

畢竟都是重達千斤以上的鐵疙瘩,加上心虛,不敢走官道,速度就更慢了。

好在天公作美,沒有下雨,否則,怕是比蝸牛爬,也快不了多少。

王朝先顯然太不瞭解吳爭性格了。

這是個出身於市井的小人物,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任何人重。

而且吳爭是個認準了一件事,就會孤注一擲的人。

前世的經歷也是如此。

加上真正的吳爭,更是個熱血的青少年,同樣不把自己的命,看作是多了不得的。

這二人整合在一起,得,這是個非常有閱歷的犟頭。

不是說不要命,而是認準了一個方向,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王朝先雖說從當年紹興府一戰後,已經追隨吳爭三年有餘,但他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在舟山駐地,除了每月的例行彙報,與吳爭的會面非常少。

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