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

PS:感謝書友“莫問七劍”投的月票。

王朝先本就是個半路出家的武將,加上他的性格,其實和被剿滅的王得仁差不了多少,那就是山大王習性,隨着地位的提高,野心漸漸增大,最後大到不能自抑的程度,就會自尋滅亡,這是規律。

所以,王朝先此時,下令撤退,爲得就是自保。

逃出去,就是高官厚祿在等着他,爲何要在此死戰?

他根本沒有信心,去打吳淞衛一個突擊。

但王朝先同時也沒有想到,這突然下令一撤,會引起岸上多大的混亂?

至少有二三百人,在岸邊裝卸火炮,原本是有序的,動靜小,加上天色開始暗下來,十多裡外搜索的吳淞衛士兵,或許一時間還難以發現他們,可一旦岸邊混亂,人聲吵雜,那等於自己將自己暴露。

頓時,正在搜索的吳淞衛,迅速發現了岸邊的異狀。

……。

隨着連續數聲示警槍聲的響起。

本以散兵線平推,進行地毯式搜索的吳淞衛、軍校軍團將士,聞聲迅速向槍響處匯聚。

這個時候,已經難以用合適的文字來形容,這股瘋狂撲向海邊的人潮,會產生多麼大的氣勢了。

那幾乎是不要命的往前衝,不,不對,準確地說,是不要命地搶軍功。

而最先發現的吳淞衛先頭部隊,在開槍示警之後,部署起來就更快了,他們下意識地以步兵操典的戰術,迅速以五小隊(班)強悍發起正面突擊,另外幾小隊隨即向左右迂迴。

說是遲,那時快,十幾裡的距離,在一眨眼的功夫,迅速拉近。

王朝先太明白這些北伐軍的戰術了,那就是不能阻擊,一阻擊,就會被粘上,甩都甩不脫,然後就是左右兩翼被迂迴包抄。

除非是有可以碾壓的兵力,否則,唯一的應對之法,就是迅速撤退,來化解敵人之兩翼迂迴,然後再圖反擊。

可王朝先能嗎?

不能!

水師打得了陸戰嗎?

他們手中雖然也有槍,但根本沒有經過這種配合訓練。

因爲水手不需要,他們需要的是,在海上與敵接近時,躲在舷側,向敵射擊。

王朝先知道大勢已去,他恐懼了,但他心裡還有希望。

撲上來的是北伐軍,都是火槍兵,能和自己比水性?

只要戰船離岸,這些火槍兵也就只能在岸邊捶胸頓足苦嘆了。

王朝先下了第三個錯誤的命令,他下令戰船立即駛離。

這是決定捨棄岸邊尚未上船的百多名士兵,要自己逃命了。

王朝先帶來的三艘主力戰船,那可都是他的嫡系。

也就是說,這些將士,只知王朝先,不知吳爭。

他們追隨王朝先近十年了,有着相當牢固的忠誠度。

可王朝先說捨棄就捨棄了。

有道是兔死狐悲,在船上的將士,心中那是拔涼拔涼的。

他們低着頭,甚至不敢與王朝先對視,因爲他們怕王朝先看到他們眼中流露的憤怒、怨懟和沮喪。

王朝先是在自掘墳墓。

其實他是心虛,三艘主力戰船,就算一艘因失去舷炮,無法作戰,但另外兩艘戰船上,加起來也有近百門火炮,加上岸邊二、三百人,配合着打一場阻擊戰,那是綽綽有餘的。

王朝先卻無心交戰,他只想逃。

可逃得了嗎?

……。

王朝先在士兵的深深怨意下,令戰船向北駛離吳淞沿岸。

確實是令突擊和包抄的吳淞衛撲了個空。

可還沒等他籲口氣,艙外士兵開始發出一陣驚呼駭叫聲。

王朝先慌了,他回頭衝至艙外望去。

只見南沙(今崇明三島最東的那個)方向,四艘戰船向自己方向撲來。

後有追兵,前有堵截。

這是天要亡我啊!王朝先愣了,他此時反倒不慌了。

人到了這個地步,怕是真不會慌了。

王朝先終於冷靜、清醒,迅速下令,橫船、降速,以舷炮迎擊來敵。

雖然對方有四艘,可自己這面也有三艘,尚有一戰之力。

……。

王一林早於王朝先發現對方。

他從出發開始,就不顧副將的勸阻,是一直站在船頭,拿着望遠鏡四下搜索目標。

雖然他也知道,他的搜索,遠不及桅杆上的瞭望哨。

但王一林心中急啊。

原本想着打鄭家水師一個完美的漂亮仗,由此在北伐軍中豎立自己的威信。

哪曉得,鄭家水師難啃,如果不是吳爭親自趕到,怕是要吃大虧,不,其實已經吃了大虧,若不是最後吳爭坑了鄭成功那四十多艘主力艦,王一林得鬱悶死。

所以,對王一林來說,這次的機會,他無論如何也要把握住。

王一林無後顧之憂,因爲他的陳錢山水師就在後面。

所以在瞭望哨一發現目標後,王一林的命令就是,“衝上去,就算撞,也得撞沉它。”

這真得是玩兒呢?

有着十多裡射程的火炮,王一林的命令竟不是降速、下帆,橫船以舷炮對敵,而是衝過去。

如果此時吳爭在,得扇這廝大嘴巴子。這不是平白增加傷亡嗎?

但許多時候,歪打也會正着。

或許,這纔是,氣勢!

一無無前的氣勢!

我早發現你,可以打敗你,但我不屑偷襲。

我要硬撼你,打服你,讓你此生再見到我,便要跪地唱征服!

這就是王一林。

十多裡,以此時帆船全速前進的速度,也就半柱香的時間。

如果在陸地,這半柱香的時間,足以打一場戰鬥。

但在海上,體型龐大的戰船,也只夠調個頭,轉個向。

四艘戰船,以決然的氣勢,直衝自己而來,王朝先倒也豁出去了,他立即下令開炮。

然而,士兵們不幹了。

從王朝先下令捨棄岸邊部下逃跑開始,這種情緒就在他的嫡系士兵中發酵。

戰場撤退,常有之。

撤退時,留下殿後,亦常有之。

可這些人都是王朝先的嫡系,未戰而退,還捨棄那麼多士兵,沒有人心服。

士兵們拒絕執行命令,他們都是老兵,從黃斌卿時,就是舟山水師的士兵,這種戰場態勢,就是一場惡戰,三打四,況且還有一艘沒舷炮,等於是二打四。對方拼着兩艘被擊沉,也能夠讓自己全軍覆沒。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