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尚書們用印之後,奏章纔會轉發下去。

頓時,天子同意還都長安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般,飛了出去,傳遍了北方大地。而此時,一衆朝臣們,卻是對劉備十分不滿。

我們知道對遷都何處沒有決定權,可是,也不能就你和天子直接做了決定啊。這麼大的事,難道不應該上朝堂討論討論,然後讓大家集體刷個臉嗎?

劉備也表示很冤枉,他本來以爲天子會以奏章下廷議,誰曾想天子如此爽快,直接就批覆了?

不說朝廷諸臣的反應,消息傳出去之後,無數的商人們,向着臨淄蜂擁而來。漢朝的大工程,招募民夫,採買材料,都是要付錢的。這也是商人們賺錢的大好時機。

長安凋敗成這樣了,宮室又被戰火燒得只剩下殘垣斷壁,現在天子要還都長安,中山王、大將軍劉備派將作大匠孔融營造帝都,這是多麼大的工程?

全吃下沒那本事,吞下塊肥肉,自己只怕都要笑得打跌了。而且現在大將軍劉備鼓勵工商,大力扶持發展工商業,這真是天下商賈的福言吶。

商人們聞風而動,朝臣們手腳更是不慢,很多大臣,自己家裡就是大地主。奴僕無數,想要接個活賺點錢,那還不是輕鬆得很。

近水樓臺先得月,於是無數邀請,就送到了孔融的府中。這下,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孔融,也頭大了。人太多,應付不過來啊。

弘農楊,聞喜裴,太原王,吳郡陸,廬江周,這都是朝廷中顯赫的大臣,他們身後,也是站着傳承多年的家族。更不用說一些隱藏貴族了。大漢王朝沒倒臺,有些膽子大的諸侯王都派人過來了。這些諸侯王們,覺得天子好說話,一個個的跑去向天子訴苦,講這些年來,他們在地方吃了多少苦,被賊軍和亂兵們禍害得不行,就差家破人亡了云云。好博取天子的同情心。然後在這大工程中,分一杯羹。

天子自然也不是傻的,該聽的聽,該表示同情的表示下同情,然後就讓他們去找劉備或者孔融。

孔融煩不勝煩,託請的人都跑到天子那裡去了,他這小身板,哪裡扛得住。於是就連夜跑到劉備府上。劉備懶得理他。孔融就耍賴,說劉備不見他,他就辭官不幹了。

劉備晚上好不容易有個空閒,陪着家人說說話,結果又被孔融給打擾了。沒好氣的傳了孔融到書房,劉備道:“文舉,此事該如何做,你便如何做,何必來問我?”

孔融心中鬱悶,那麼多人,全是我惹不起的。我放嘴炮罵罵他們沒問題,真斷了他們財路,我這小身板哪裡扛得住?

劉備見孔融不說話,心想估計是讓孔融爲難了,便緩和語氣,道:“文舉,你且不管都有誰要做這工程,你自與韓公至等人商議個章程來。然後讓諸商賈一同競標,優勝劣汰,然後保證工期、保證質量,儘快完成長安城的修葺事宜。”

又怕孔融不知道工曹的事,便又開口道:“工曹毛伯等人,皆可爲你之援助。若有人爲難,你便讓他來尋我。”

孔融得了劉備的保證,立馬原地復活,興沖沖的回府去了。第二天,孔融便尋到了工曹,找到毛伯、韓暨、馬鈞等人,把劉備的意思一說。

毛伯等人立馬就知道了。於是笑道:“此事易耳。”

原來工曹這些年來,開荒、修河、挖渠,大大小小也搞了不少工程。只不過,沒有修葺長安城那麼浩大罷了。當年工曹也是爲這個遞話那個加塞搞得煩不勝煩,好多人又惹不起,便只好去尋劉備。

劉備聽了,就提出了這競標的方案來。要接活做工程,行呀。來者不懼。不過,爲了公開、公正,大家就一起競標吧。我也不管你是楊家的,還是盧家的。大家把一切都攤開。我出錢請人辦事,你總不能好處你得,然後把工程搞得一塌糊塗吧?

採石這活都誰能幹?嗯,誰能幹得更好,拿個方案出來。誰的方案好就選誰。修河開渠也是一樣。

這樣一來,把純粹是想賺筆快錢的徹底攔在了外面,而擁有雄厚資本、技術、人力的許多商人,包括一些世家,則獲得了工程。皆大歡喜。

從此以後,這在工曹,就成了項制度。有劉備的彈壓庇護,沒有人敢說一句不是。而那些獲得了利益的,也自動自覺的開始維護工曹的制度。

現在要修長安城,劉備就給孔融指了條路,讓他來工曹尋找幫助。毛伯年紀大了,不過指揮起人來,還是很順溜。

不一會,就有掾吏把事情給辦得妥妥當當了。

完了韓暨又對孔融說:“大匠,太僕寺有官奴無數,可先行押解至長安。”

太僕寺原來是給皇帝養馬的,到了東漢,原屬少府的考工、織綬等諸雜工也全歸了太僕管。劉備東征西討,抓了無數俘虜。這些人抓回來了,便被全部充作官奴,女子配嫁給軍中光棍,男的則在太僕寺中賣苦力。開礦、挖山、修路,哪裡有苦活,哪裡就有他們。要不是劉備吩咐別奴役太過,細水長流的用,搞不好都被壓榨死了。

作爲劉備幕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曹也是經常去太僕寺討要人手幹活的。所以韓暨才告訴孔融一聲,免得他不知道情況,又要花大把錢去請人。這就不划算了。

說實話,孔融更適合務虛,讓他寫寫文章,指點江山,評論朝政,這方面的業務他熟練得很。要幹實事,就還真的差了一點點。

別看他資歷漂亮得很,從司徒掾屬到大將軍掾屬、侍御史、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議郎、北海相一路歷練,但這都沒有什麼卵用。

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是覺得他的文學成就最高。至於治政,那就是呵呵了。奸民污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融在郡八年,僅以身免;而並不達治務,所在敗績……這些評語,說的全是他治理地方的表現。

劉備手裡頭不是沒人用,不過他還是選擇了啓用孔融。一是孔融喜歡熱鬧,動不動就請一票人搞轟趴,劉備看着煩。二是他也想讓孔融吃吃苦,讓他明白,這世間的許多事,並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這個老文青,經歷過諸般俗務之後,少發點憤世嫉俗之語,多關心點人間疾苦。

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六百七十五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七百七十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下邳之戰(四)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