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域,麴義和段煨,帶着人馬,從北打到南。一路橫推,先破烏孫於赤谷城。後敗康居、烏孫聯軍於貴山城下。直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自此大漢龍旗所至,諸胡無不臣服。

西域都護丁儀,配合着漢軍的雷霆攻勢,大肆拉攏胡人。往日裡的刺頭,這會紛紛不見了蹤跡。一個個,皆匍匐在漢家大臣的跟前,獻上美女與國中特產。

丁儀在西域多年,自然知道如何與這些國主們打交道,既然漢軍嚇住了他們,接下來自然就是要進行安撫了。

一手大棒一手甜棗,我們的祖先早就會用了,而且還嫺熟無比。丁儀深知這些國主們的擔憂。他心中實在是想笑。你們這裡一片不毛,什麼都缺,出了城全是沙漠、戈壁。真以爲我們漢人看上你們這點雞零狗碎了?

不過他也不說出來,免得傷了這些人的自尊心。這個年代,還有什麼比錢財更能安撫人心的?自涼州平定之後,涼州到西域的路線暢通無比,但凡是敢作死,惹上漢人商隊的,都被漢軍給剿了。

上天入地,碧落黃泉。劉備爲了殺雞給猴看,纔不會在乎漢軍在西域和涼州花了多少錢。他只要一個結果,就是把那些來去如風的賊匪的頭顱,砍下來,掛在商路邊示衆。也算是做到了雖遠必誅了。

丁儀帶着西域的大大小小貴族們,開始了組團商貿之旅。西域的玉石、黃金、織毯等物,源源不斷的輸向中原,而太僕寺下的織工們所產的絲綢,還有各種鐵器、傢俱、書籍,也被胡商們源源不斷的帶回西域。

物以稀爲貴,帶着異域風情的商品進入了中原,立時便被這龐大的市場給吞噬一空。胡商人賺得盆滿鉢滿,一個個眉開眼笑樂開了花。

如此數次之後,西域的商隊,開始絡繹不絕的奔向東方。現在絲路已通,一路安全無比。而且只需要在進玉門關時繳一次商稅,回來出玉門關時再繳一次商稅,就再也沒有任何費用了。這樣方便簡單的模式,大大刺激了商人們。

東方的大漢帝國,有絲綢,有精美的漆器、鐵製品,還有銅鏡等等,都是西域諸胡商所大量需要的貨物。甚至劉備搞出來的五銖錢,都受到了胡商們的追捧。

負責貿易的官員,對胡人們帶來的物品,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什麼大象、犀牛等奇奇怪怪的動物,就送到園子裡面去,給天子觀賞。良馬讓太僕收了,養着配種。

到了最後,西域實在沒什麼東西賣給漢人了。漢朝的商品種類齊全,精美無比。可西域除了些土特產,還能有什麼?

已經賺到了錢的國主們,就開始發愁了。他們這裡的東西,不是漢人所必須的。可漢人的東西,他們現在已經品嚐到了甜頭,如何又能夠停下來?

國主們一個個紅着眼睛,想着辦法要搜刮一切值錢的東西,然後送到漢朝去,去換取漢朝的產品。這個時候,一肚子壞水的丁儀就出現了。

他對西域國主、貴族們的心思表示了理解。然後又道:“漢朝,天下第一大國。東西南北,縱橫萬里,無所不出,無所不有。以西域一地之產,如何能比?不過中原混亂多年,如今初定,天下雖寧,百姓卻多亡散。據我所知,漢家丁口奇缺,若能輸送人丁至中原,必獲十倍之利也。”

各家國主也不是傻的,雖然心動,但這販賣自己國家的人口,怎麼也下不去手。而且就算是不顧一切,做人口販子,西域幾十個國家,這纔多少點人。賣完了怎麼辦?

於是便果斷的拒絕了丁儀的要求。

丁儀神秘一笑,道:“國主不必如此。我爲西域都護,漢朝爲西域宗主,西域之民,亦是漢家之民,我豈能做如此之事?”

當下,疏勒國主就憋不住了,疏勒國向來親漢,他的祖上,還嫁了個王女給班超,生下了名將班勇,所以疏勒王向來是以漢家之戚自居的。這會聽說不用販賣自己的國人,就問道:“都護有何良策以教我?”

丁儀笑道:“烏孫、康居久有不臣之心,憑藉武力,欺凌弱小。雖遭敗績,近來卻又有死灰復燃之跡。我欲聯合諸國,發兵共擊烏孫、康居。奪其地,擄其民。如何?”

烏孫和康居的地盤,實在是太大。段煨和麴義再厲害,也沒辦法帶領漢軍把這麼大的地盤都搜索一遍。

烏孫最早遊牧於祁連山、敦煌一帶。也算是河西的原住民了。結果被漢人和匈奴人輪番擠壓生存空間。最後不得不被迫退到了它乾城以西。也就是後世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一帶遊牧。

烏孫在西漢時,曾與漢朝和親,然後聯手一起對付匈奴人。算是親漢派。不過到了後來,漢宣帝甘露元年的時候,烏孫分裂,兩部各立一王,大昆彌就是漢朝解憂公主之子,親漢派。小昆彌則是有奶就是娘,誰給的多就聽誰的。兩部自從分疆而治之後,內鬥不斷,一直延續至今。不過烏孫也一直沒有和匈奴斷了聯繫。

至於康居,則是從來沒有和漢人表達過友善。漢朝打大宛時,康居就幫大宛;漢朝打匈奴時,康居就幫匈奴。郅支單于就是被康居人迎接到怛邏斯,然後建立郅支城的。

大宛自臣服於漢朝之後,康居就沒少欺負大宛。這時候的大宛也不是曾經的那個兵強馬壯的大宛了。與漢朝的戰爭,讓它失血過多。甚至還一度臣服過莎車。

所以康居和烏孫對大宛的趁火打劫,大宛也是無可奈何。當年西域長史還在時,康居和烏孫還不敢放肆,自從絲路斷絕,漢人退出西域之後這幾十年,大宛卻是被人欺負得不行了。

所以這纔有之前麴義和段煨對康居和烏孫的用兵。仗打贏了,但漢軍也沒得到多少好處。他們兵馬太少,而康居和烏孫又多是騎兵,見勢不妙掉頭就跑。這茫茫草原,一跑就是沒影子了。

於是段煨、麴義和丁儀三人一商議,索性就商議出這麼一個法子來。先帶西域諸國和漢朝進行貿易,等他們賺錢賺到眼紅了,再勾結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對付烏孫、康居。

丁儀這個法子一提出來,頓時,諸位國主們的眼睛,就如同燈泡一般,閃閃發光了。

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二十六章 呂布窮途(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八百十五章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七百零九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