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

張遼自追隨呂布以來,雖然素以武勇著稱,但在一個更加武勇的頭領麾下當差,這份武勇未免也有些失色。而且呂布麾下,能打能衝的將領實在是太多了,郝萌、魏續、成廉、高順等人,哪個不是驍勇之將?所以張遼追隨呂布多年,一直也未能夠嶄露頭角。這次青州整軍,呂布所部被整編補充。高順直接入了大將軍幕府升任軍法官,自己卻力壓幷州衆將一躍而上,擔任呂布的副將。張遼心中欣喜的同時,也對劉備感恩戴德。不免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將軍之嘆。這次奉了大將軍劉備之令,隨呂布一道來與趙雲、田豫軍合,攻略幷州。張遼心中早就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多立功勳,方不負大將軍簡拔之恩。

此時聽了呂布之言,正合張遼心意,哪裡有不肯之理,於是便道:“但憑將軍作主。”

呂布又道:“平城雖堅,郭援雖韌,卻未必是子龍與國讓之敵。高柳不宜久留,你我提軍徑往平城,匯合子龍、國讓,一鼓作氣,平城可下也。”

張遼欣然從之。於是兩人在高柳稍作休整,便又帶起一陣旋風似的遠去了。

呂布率了所部,疾奔至平城。趙雲聞訊,與田豫一道出營迎接。呂布與趙雲、田豫見了面,也不客氣,依着趙雲所部紮下營寨,然後第二日一早,便邀了趙雲一道出營。

鼓號之聲響徹天地,營門大開,當先四將一字排開。率了大軍便涌了出來。

到了平城城牆之下,呂布率了身後諸將,縱馬飛躍出來,揮舞着手中兵器,在城下搦戰。鼓聲一陣急過一急,似驟雨般的擊打在人心房。

伴隨着鼓聲的,是呂布的朗喝之聲:“郭援小兒,可敢出城來戰!”

“郭援匹夫,呂某來此,還不速速出降,更待何時?”

人的名,樹的影。呂布把旗號一亮,城頭之上,頓時鴉雀無聲。呂布史載是以驍武給幷州。人家要麼是靠家世,要麼是靠通曉儒經而出仕。只有呂布是以驍武出仕。這說明他家世可能不太好的同時,武藝確實很高強。幷州是邊地,出將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能打的勇士。呂布能夠脫穎而出,在幷州打響自己的名聲,不是打遍幷州無敵手,只怕也是相差不遠了。

這些年呂布四處折騰,乾的都是“驚天動地”的事情,殺丁原也好,殺董卓也罷,都是影響朝局走向的大事。雖然名聲有點臭,不過呂布也確實是因此而名震天下了。

這不,呂布一出場,平城之上,包括郭援在內的所有將士,心中便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畏其威名只是一方面,關鍵是呂布這廝和他麾下的張遼等將士,都是幷州或者司隸地區的土著,對幷州風土地形,瞭如指掌。到時這仗要怎麼打?

郭援此時心中就在苦笑了,劉備用幷州人來打併州人,其心機簡直是太可怕了。沒錯,劉備整軍之後,立馬把呂布給派了出來,就是看中呂布在幷州的聲威和他幷州土著的身份。

呂布帶着諸將在平城之下縱橫奔馳了一陣,見城上毫無反應,自己也覺得甚是無趣,於是便返還本陣,策馬到了趙雲跟前,然後兩個湊在一起,就開始對平城指指點點了。

呂布與張遼,都曾在幷州軍事系統裡任職,對幷州的情況,幾乎是一清二楚。這會呂布就開始說了:“平城東牆之下,土質乾燥甚鬆,此處可掘地道;平城西南,中平三年寇至,崩壞一角,此處可以發石機攻之……”

略略一說,便把平城的底細給說了個七七八八,趙雲與田豫聽了大喜,對呂布道:“平城若陷,將軍首功也。”

呂布哈哈一笑,心中得意,手中卻是輕擺,道:“你我軍中袍澤,分得如此清楚作甚。趁此良機,一舉攻下平城,纔是正經。”

趙雲點頭稱是。於是便開始調撥大軍。劉備也不知是失誤還是故意,反正就是隻命呂布隨第六軍之後,與趙雲匯合,一道進攻幷州,卻也沒說誰主誰副。這會趙雲正欲下令,忽然又想到了呂布,趙雲也不是攬權之人,於是便道:“將軍威鎮天下久矣,既來此處,當爲主將,還請將軍下令,吾等必當奉令而行。”

呂布這個人,怎麼說呢,缺點一大堆,什麼貪財好色,驕傲自大,這樣的帽子儘管往他身上扣,準沒錯。不過這個人也有他的優點。隨着這些年的歷練和眼界的開闊,如今他早就不是當初那個董卓用點金銀財寶和區區爵位能夠引誘得了的呂奉先了。缺點在漸漸縮小,優點也在漸漸展現。趙雲對他越客氣越尊敬,呂布心中受用的同時,也越不會與趙雲相爭。更別說他是劉備麾下的“新人”,而趙雲卻是舊將了。

且同爲歸順之將,呂布對趙雲和田豫,比起其他關、張、黃等諸將來,卻又更添幾分親近。畢竟大家都是半路跳槽來的嘛。

呂布謙讓道:“子龍先來,當爲主將。”兩人推來推去,最後趙雲見呂布神情不似作假,於是便不再客氣,對呂布拱手道:“既然奉先執意如此,那雲便不客氣了。”

呂布見趙雲改稱他的字,不禁笑道:“子龍便下令罷,莫要耽誤了攻城。”

於是趙雲便調動大軍,一一分派。令田豫率軍攻打北門,張遼攻打東門,成廉與魏續各領一部人馬,攻打南門和西門。趙雲與呂布親自壓陣,坐鎮中軍。

呂布對此安排,表示非常滿意。於是又對趙雲道:“子龍,吾在中軍亦是無事,不如且隨將士一道攻城。”

趙雲搖頭道:“你我爲一軍之主,豈可輕動。”這麼多能打的一擁而上,四面開花,這還拿不下平城,豈不是丟人?

呂布卻是手甚癢,非得要去,趙雲無奈,只好與他一道下了望樓,披掛整齊之後,留了牙門將守營,便率了親軍與呂布一同出營。

到了陣前,矢石亂飛,鼓聲齊震。在四面一齊發動總攻之後,郭援終於亂了陣腳,不是他能力不足,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張遼、田豫、成廉與魏續等人一個個都是能征善戰之輩,麾下所率又都是青州精銳,平城守軍之前不過是苦苦支撐以候援軍,結果自己家的援軍沒來多少,卻把呂布這號兇人給等了來。這時心早就亂了,士氣低迷之下,如何抵得住這幫如狼似虎之輩。

成廉與魏續帶了人親冒箭雨架設雲梯在攻城,張遼率部躲在攻城車之後挖地道,那邊又有發石機對準西南城牆猛攻猛砸。眼見平城防線就搖搖欲墜了。

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六百七十章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數路(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