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

呂布善長騎射,膂力過人,號爲“飛將”,這一身射術,青州諸將,只怕也只有黃忠能與他一較高下。見平城之上,攻上去的己家將士越來越多,但平城守軍在郭援的來回救援之下,硬是抵擋住了己軍的衝擊,並不斷的把己家將士給驅逐下來。不由大怒,於是取了弓箭在手,覷準城頭上率了親衛隊四處奔走充當救火隊長的郭援,便是放弦一箭。

弓開如滿月,箭矢如流星。那一箭,便破開空氣,直取郭援。武人氣血旺盛,氣機敏感,所以才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郭援於戰場嘈雜聲中,聽得一股惡風襲來,心知不好,正欲躲時,卻已來不及,身子只略歪得一歪,臂膀上便是一陣劇痛,再定眼看時,一支鐵箭已然穿臂而過。

郭援大叫一聲,抱臂便往後退,城上將士見主將中箭,不由一陣慌亂。呂布收回了弓箭,見郭援躲開,心中卻是一嘆,可惜了。

趙雲在旁邊看了,卻是喊了一聲彩,道:“奉先真神射也。”趙雲也是騎射俱精的勇將,他自然知道,這一箭要命中城頭不斷移動、且還處於親軍重重護衛之中的郭援,這難度得是有多大。要是隨便一個人都有這個命中率,這仗也不用打了。

呂布卻是不甚滿意,搖搖頭道:“讓子龍見笑了。”

就在此時,西南方傳來一陣震天般的巨響,響聲過後,便是己軍驚天動地般的歡呼聲。趙雲與呂布齊齊扭頭看去,卻原來是西南方那段城牆,在飽經青州發石機的蹂躪之後,不堪負重,於是便轟然倒塌了。倒塌之後,一道寬若丈許的缺口,便出現了在青州軍的眼前。

趙雲與呂布對視一眼,發現彼此的眼神裡都充滿了欣喜。於是齊齊大喝一聲,策馬疾往西南城牆倒塌之處而去。

郭援臂中一箭,方包紮完畢,又聞城外呼聲震天,臉色便是一變,心道莫是城門破了。正驚疑不定間,忽然小兵來報:“將軍,西南處城牆被敵軍發石機擊塌也。”

郭援聽了眼前就是一黑,身邊親兵忙忙扶住,郭援好一會才緩過來,忙叱道:“還愣着作甚,快扶我上馬,去城西。”

郭援馭馬趕到城牆倒塌之處時,這裡已經殺作了一團。幷州軍也知道若是被青州軍殺進來,自家絕對討不了好去,於是奮起餘勇,打算拼死一搏。青州軍卻是眼見勝利在即,又如何能夠不踊躍爭先。

雙方各舉刀槍,圍着這處缺口拼死搏殺。不時有着士兵慘叫着倒下,但每倒下一個,又瞬間有人健步而來,補上空缺。

郭援到時,這裡已經是屍橫遍野了。呂布麾下數將,個個都是殺人如麻的悍將,此時城破在即,一個個興奮無比,皆棄了馬,提了兵器,披甲徒步來戰。他們站在最前,以一當十,身後跟隨圍繞着一羣悍卒。正呈鋒矢陣形步步進逼,眼看着幷州軍就要守不住了。

郭援見事態危急,大吼一聲:“將士們,守住!援軍馬上就到!把他們給我趕出去!”

誰都知道平城失守已成定局,如今仍在浴血廝殺,不過是軍人職責所在罷了。雖是如此,郭援的鼓勵,仍然讓幷州將士們精神略略一振。

張遼此時,也率軍拍馬而來,聽了郭援的喊聲,又見幷州守軍士氣復振,不由大怒,便引軍來助戰,欲取郭援首級。

就在此時,忽然北門那邊,又傳來一陣震天的歡呼之聲。鼓聲隆隆之中,郭援臉色又蒼白了幾分。他知道,北邊只怕是又出事了。於是他不動聲色之間,驅馬便往後面退了一退。與前面正在缺口處廝殺的守軍拉開了一些距離。

不一會,又有一匹快馬疾馳而來,見了郭援,便滾落鞍下,急聲道:“將軍,北門已破,城將不保,還請將軍速退!”

郭援長嘆一聲,又看了仍在爲平城奮戰的甲士們一眼,心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刺史未在州中,幷州正遭風雨,不能沒了郭某人吶。還是三十六計走爲上吧。

趙雲與呂布聯袂而來,卻正見郭援低垂旗號,悄然欲走。趙雲眼尖,不由大喝一聲:“郭援,北城已破,你還不速降,卻是要到哪裡去?”

前方正在廝殺的幷州軍頓時一愣,北城也破了嗎?心中驚疑不定的將士們便拿眼去看郭援,這一看之下,卻見郭援已離他們老遠,看這架勢卻是要溜。幷州軍心中頓時大怒,老子們在這裡玩命,你卻想要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形勢不好你想逃命情有可願,可是能不能逃命之前知會一聲我們這些給你們賣命的?

義憤之下,幷州軍頓時士氣一落千丈,紛紛不願給郭援賣命了。

張遼等將看到這一點,紛紛大喊道:“幷州兄弟們,速速投降吧,咱們自家人不打自家人。”這麼一喊還真有效果,張遼也是幷州好漢,他的家世卻是要比呂布好多了。張家盤踞雁門多年,樹大根深,張遼少年出仕便是在雁門爲郡吏,他喊了這一嗓子,許多人見了張遼旗號,識得張遼名聲,便手中一軟,扔了掌中兵刃。張遼說得沒錯啊,他也是咱幷州人,郭援已經指靠不上了。待青州軍進了城,想來有了張遼,咱就是當了俘虜,想來也不會被殺罷。

兵荒馬亂的年代,因爲糧食缺少或者其他原因,殺俘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古人極其重視鄉情,有了呂布、張遼等幷州系,幷州軍對當俘虜,再無一點顧忌。

方纔還在各自掄刀互砍,不一會兒,這缺口處,便是風平浪靜。無數的幷州軍排隊走了出來,扔掉兵刃,走向青州軍指定的區域,然後安靜的或蹲或坐,等待着命運對他們的安排。

郭援被趙雲一聲喊,唬得一跳,見趙雲與呂布俱來,哪裡敢多作逗留,急匆匆率了親軍,撥馬便走。

趙雲與呂布見郭援要走,正欲率衆追時,缺口處卻又擠滿了人。呂布再掂弓搭箭時,卻哪裡還尋得見郭援的身影。只好恨恨放下弓箭,怒道:“無膽鼠輩,下次切莫要落在呂某手裡。”

趙雲大笑道:“平城已破,我等儘可長驅進下,郭援又能逃到哪裡去?”

呂布轉念一想,也是如此。平城一下,幷州北大門頓時洞開。到時青州鐵蹄,便可以縱橫在這三晉大地之上。郭援除非上天入地,否則他還能跑到哪裡去。於是便與趙雲一道,笑了起來。

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跨海東征(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