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

張鏑的信經過“空中使者”的傳遞,兩天後就到了劉十九的手上。

劉十九是泉州本地人,原本只是在港口找點活兒幹,維持生計,後來被張鏑招募做了水手。但是沒多久就生了一場大病,若不是張鏑親自帶人往山中求醫,肯定就沒命了,被救醒後他發誓不論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張鏑的大恩。正因如此,他反而因禍得福,深得張鏑信任,被委以中興社招才科的副主管之職。

作爲一個普通水手出身的人,劉十九原本不太自信能否幹好這個差事,甚至有“狗肉上不得席面”的自卑,因爲他總覺得“招才求賢”是官人老爺們做的事,像他這樣的平頭百姓或許連“人才”的門都進不去。這個問題張鏑不是沒有考慮過,劉十九這樣的底層人民確有天然的瓶頸,那就是與所謂的“上層人”有着天然的隔閡,階層之間幾乎不會有交集。但張鏑原本就沒打算招一些“名士大賢”,這類人他自然可以自己去分辨,去結交。他對劉十九的教導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要利用泉州本地土著的優勢,多與當地廣大的人民羣衆做些聯結。各種優秀的工匠、優秀的藝人都可以關注和招徠,這個社會並不缺乏士大夫,缺乏的或許正是被人忽略的一些民間技藝。比如這次劉十九找到的訓鴿人,就幫了張鏑的大忙。

張鏑的來信表揚,讓劉十九信心大增。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連字都認不全,來信還是請了相熟的先生給他讀的。也因此,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比如要聯絡總不能一直請別人讀信,他就每天規定自己學習二十個字,學不會就不睡覺。另外,張鏑下達的指令,他也不折不扣的在執行。自己原本做水手,相熟的自然都是跑海上營生的,而葉繼、黎升掌管的貿易分社人手缺口很大,他就正好幫忙招募了不少船員,貿易分社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十艘船滿員的運力,劉十九的工作功不可沒。

招才科每月的常規經費是一百貫,如果有特殊需要還可以向計財科申請額外費用。事實上,每月的常規費用就相當於劉十九過去兩三年的收入,他一開始根本都不知道怎麼花這個錢,第一個月經費使用率是零,第二個月則爲招一個孫富安花去了兩百貫。這業務量實在太不均衡,沒法掌控,他自己都說不清楚。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被推到了某個特定的位置,有些原本不會的事情也許自然而然的就學會了。比如文盲的劉十九必須要學會認字,再比如原本連招纔是什麼意思都不懂的劉十九,也必須擔起招才科的擔子。他最開始無從下手的原因,是將目光集中於“招才”兩個字上面,而這次張鏑明確指出“不拘一格”,意思就是方方面面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他一琢磨,確實是這麼一回事,現在流求等地新開發,是最缺人手的時候,甚至說,哪怕一無所長,只要是個人都有用處。

想透了這點,劉十九豁然開朗,其實就是招工嘛,沒那麼複雜,每天早上城門外都有那麼多找不到夥活計的人,運氣好的賣一天苦力才幾十文,運氣差的就要捱餓。只要讓他們有飽飯吃,就沒有招不到人的道理。劉十九甚至有自信,只要有錢,一天招百十個裝滿一船都不在話下。

有了方向,事情就好做了,而且可以大大的做起來。但在做事之前他還得找幾個幫手,因爲招才科成立時只有一個光桿司令,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它名義上是葉繼兼任主管、劉十九是爲副主管,但實際上葉繼忙貿易都來不及,具體工作都是要劉十九做的。原先只是專注於訪求個把“人才”倒也還好,但現在如要放開手腳招人,就肯定要搭個班子才行。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本家侄子劉五四,名爲侄子卻與自己同年,從小玩到大的,近些年都在碼頭做短工,爲人豪爽仗義,請他來幫忙肯定可以。另一人則是自己的妻弟王希文,現年二十歲了,一直都沒什麼正經營生。他少時讀過兩年私塾,卻只是半吊子學問,教授幾個蒙童只是勉強,考試作文章更是不行的。但他自恃文人,若要去碼頭扛活是萬萬不可以的,就這麼高不成低不就混了幾年,家裡都是着急。自劉十九回泉州家裡,他的渾家王氏也多次在耳邊提起,想要他爲弟弟謀個事情做,劉十九也挺爲難的,總不能將他做“人才”薦給中興社吧,他雖有招才的權力,但也絕不亂用,因爲不能辜負了張鏑的恩情。現在自己正需人手,找來幫忙也不算假公濟私。

有了三個人,這個招工的班子就算搭起來了,劉五四負責拉人,王希文作爲文書,劉十九指揮審覈。在每月一百貫的常規經費中,劉十九打算給兩位幫手每人每月五貫錢作爲酬勞,這已經可以算高薪了,劉五四和王希文都歡喜不盡。

找好幫手後,另一件事就是申請經費。如要大量招人,每月一百貫的常規經費就不夠用了,必須申請專門經費。申請的地方是泉州貿易站,這裡有隸屬於財計科的賬房常年駐店,泉州的各項業務資金往來都要經過這裡。

泉州貿易站經不斷擴張,已經是盤下了附近十幾間店面,經營範圍也不再侷限於原先買賣些流求土貨,不過它的中心還是最早的那座四合院,現在大門上方已經掛了“中興商社”四個字的金字大招牌。

劉十九對這個小院並不陌生,每月都來這裡領取常規經費,這次他還是直接往偏廂去找那姓金的賬房。金賬房有點爲難,因爲以他的權限,只能批准五百貫以內的資金,而劉十九開口就是兩千貫,這麼大的錢數按理應當由劉石堅批准才行。但劉石堅還在流求,一時半會未必回來。劉十九等不了那麼久,他要儘快開展工作,不能就這麼吃乾飯,只不過纏磨了半天,那金賬房也不鬆口。後來劉十九靈機一動,拿出了張鏑親筆簽名的“條子”,就是用飛鴿傳過來的那張便箋,上面明確指示招才科要不拘一格多招人手。

“怎麼不早拿出來?”金賬房抱怨道,張鏑作爲中興社總理,有了他的指令,自然就不再需要副總理劉石堅的審批了。

劉十九拿到了兩千貫銅錢,裝了滿滿一車,此時雖有官方紙幣,但已經貶值的一塌糊塗,民間還是信用金屬貨幣,沒辦法只得將幾千斤重的銅錢運回去。這兩千貫只是第一批,他會讓王希文將招人的各項花費登記造冊,用完了再來申請。

拿到錢的第二日,劉十九便帶領劉五四、王希文二人往傭工聚集的城外市場上招人。

這個時期,因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加之福建各地原本就地狹人稠,很多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到城裡來做工求生,加之各地打仗社會動盪,流民也四處波及,泉州港附近每天都有大量找不到活幹的人聚集。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傭工的價格已經被壓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一個青壯年幹一天重活只有三四十文的收入,養活自己都很困難,如果有家小那就根本沒法過活了。以至於人市上賣兒鬻女的情況越來越多,骨肉分離的慘劇天天都在發生。那些有錢人就如選牲口一般在人市上挑挑揀揀,看看牙口、摸摸骨架,還要講點價錢,往往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只要十幾貫。

這個時候,劉十九出面大量招工,無異於救世主。他開出的條件十分優厚,只要是被選中的人,就可以簽訂兩年的契約,兩年裡包吃包住,還有額外薪水,每年不少於五十貫,更重要的是簽約後先支付十貫錢的安家費,足夠他們的家人渡過一時的生活難關。唯一令人顧慮的是做工的地點在海外島嶼,要坐三四天的船才能到達。但實在走投無路的人也沒法顧及那麼多,何況泉州之人出海謀生本就很普遍,第一天報名的人有五六十個,經劉十九審覈把關,留下二三十個健康無病、青壯有力的,到王希文那裡簽了契約。

一天招到二三十個還是太少了,劉十九不太滿意,撓頭思索。還是他小舅子王希文有點主意,他建議買它幾百個炊餅,兩壇鹹菜,凡簽上約的就讓他們吃個飽,這些粗漢腦子直,就要先給點實惠的。

劉十九一聽似乎有些道理,第二日一早就去市場上買了十籠炊餅,足有五百個,再加兩壇鹹菜,都用大車拉回來。炊餅五文一個,鹹菜一百多文一罈,總共花了不到三貫錢。

招人之時便將那餅和菜堆在一張方桌上,王希文在桌子後邊拿着早已謄寫好的一摞傭工契約,只要在契約上按個手印就准許拿十個餅,可以就着鹹菜直接吃掉,也可以帶回去。炊餅本來就不大,有些人餓了幾頓了,一口氣就能將十個都吃了,不過也有不少是揣在懷裡拿回去的,前者大約是光棍漢,後者說不定是有家人的。其中還是以光棍漢爲多,因爲有家有口的人要出海去那麼遠的地方肯定是有所顧慮的。這一日的招工成果比第一天果然大有提高,簽下契約的有六十多人,翻了一番還不止。

三天之後,泉州貨站有船要往流求去,劉十九也已經招夠了將近兩百人,他將這些人聚到碼頭,上船一人就發給一人的十貫安家費,大部分是給到了前來送別的家屬手上。這些人收到了錢都安心不少,心中覺得這個東家至少還是守信的,劉十九也上船要親自將這些人送到流求。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