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

環島航行已經迫在眉睫了,因爲短短一年裡,流求已經從人們難得一顧的化外之地變成了遍地財富的寶島,商人們敏銳的目光已經開始向這裡注視。過去這個島嶼一年裡也沒幾艘船來,但最近從泉州等地出發往流求來的商船卻絡繹不絕。在可預期的將來,必然會有很多人會像最初的張鏑一樣,先派人探索,而後設點立寨,最終實現壟斷商路的目的。據澎湖傳來的消息,近一兩個月到該地停泊的船隻明顯增多,其中應當不乏以澎湖爲跳板,目的在流求的人。

中興社如果想要獨佔流求之利,就必須加快對整個島嶼的控制,在全島各重要地區設立更多的據點,而後就可以向每一隻上島的商船宣示《流求貿易約定》,而實現這個目標的第一步,就是一次環島航行,以便摸清楚這個島嶼的整體情況。

流求開拓分社原有船隻十艘,後來在泉州等地又新建和購買了一些船隻,現有大小海船二十餘,內河快船十幾只。劉石堅爲表示對這次環島航行的重視,派出了五隻大海船,三百人的規模,接近所有人手的三分之一。帶隊將領則是副總管張魯振,他在跟隨張鏑下南洋的半年裡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是當前流求島上高級管理人員中航海經驗最豐富的人。相對於萬里下南洋,流求環島似乎只是個小目標而已,張魯振當然信心滿滿。

從淡水河口出發,船隊沿着海岸線一路向南出發,流求西側是長達數百里的狹長平原,但由於番民耕作粗放、也不懂得建造水利設施,所以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地理條件,農業收成並不見得很好,土人們往往還是以漁獵爲主,耕種糧食作爲輔助。

西南較近的是早先有過接觸的賽夏人,再往南則是大甲族人。大甲族有三四千人,分爲十來個社羣和部落,內部是個鬆散的聯盟,有一個共同的首領,但首領的權力有限,只有在祭祀或者與外族開戰時才能召集部衆。召集之時則在空曠的高處立一個幾丈長的大木鼓,用木槌敲擊,聲聞十餘里,遠近各村社都來相聚。大甲人有時會聚衆與其北部相鄰的賽夏人爭鬥,兩族都彪悍善戰,實力相當。每次有衝突,就互相約定爭鬥時間,到時間兩族男丁就殺的你死我活,但打鬥結束後就算和解,不得以原來的理由再相攻擊。這與當時賽夏人向自新寨的約丈是一樣的。大甲人殺掠敵人後也喜歡斬下對方的頭顱,並將所斬頭顱帶回,剔肉存骨,懸於門上,族人都尊門上骷髏多者爲勇士。

大甲族居住範圍南北長一百餘里,東西寬三四十里,大致爲流求中北部沿海地帶。這一片區域沿岸並沒有天然良港,所以船隊並未停船靠岸,直到該族南邊一條河流的河口處,有幾個可以泊船的小島。這條河流名爲大甲溪,再往南是另一個族羣拍瀑拉族。

這個族羣甚爲強大,可以說是流求全島實力最強的,人口在一萬以上,而且該族組織較爲嚴密,已經有了部落聯盟式的王國雛形,族中大頭領統治着周邊二十幾個村社,除了拍瀑拉人,甚至還有臨近的大甲人和巴則海人都服從其權威。拍瀑拉人比其它土著更先進的地方在於他們擅長使用弓箭,而賽夏人、大甲人等部族往往只會使用石矛、石標槍之類的武器。

船隊靠近大甲溪南側時,距離出發只過了一天左右時間,張魯振擇地下錨,派人乘小船上陸與當地人接觸,這裡的拍瀑拉族與淡水河流域已經比較遠,所以過去基本沒有什麼瞭解。按照過往的經驗,船隻靠岸以後,土著們一般都會主動來做貿易。但此地有些反常,土著們對陌生人有着異乎尋常的警惕,除了一些人遠遠注視着岸邊的船舶以外,臨近的村社裡竟跑出來幾十個攜帶各種兵器的青壯,不少人手上拿着弓箭。此時上岸的人還沒有深入,張魯振當機立斷傳令他們回船。土著們則一直追到海邊,他們簡陋的弓箭無法射射的太遠,所以只是隔海與中興社的船隻對峙。

張魯振十分困惑不解,這裡的土著太兇了,毫無預兆的就擺出了攻擊的架勢。他不知道的是,拍瀑拉族因爲有相對更集權的統治,使得他們對領域有着更嚴格的控制,更排斥外人。同時,他們還自恃武器“先進”而更加好戰,所以貿然踏入這塊土地是很兇險的。

事實上中興社三百人的船隊,人人都有兵器,也攜帶了不少弓弩,比拍瀑拉人的原始弓箭強了不是一點,更何況船隊還攜帶了幾百只裝填好的火竹筒,這對土著人而言幾乎是無解的。但張魯振並不是窮兵黷武的人,既然己方並沒有遭受什麼損失,那就沒必要激起爭端。他帶隊環島航行的目的,是爲中興社的長遠利益,如果輕易的就派兵上島與土著作戰,縱然自己憑着強大的武力打敗對方,甚至殺死幾百個土著,那對中興社又有什麼好處呢。

因此張魯振隨即命令起航,繼續南行,又一日後就到了流求南部區域,該區域與澎湖遙遙相對、煙火相望,若從澎湖中轉,到此十分便捷,而且該地海岸邊可以停船的大小港灣也有不少,必須要防止別處海客前來佔領。張魯振讓人着重記下,回去後就要建議必須在此設立據點,使之與澎湖連成一線,和自新寨南北遙遙相對,只有如此才能基本形成控制流求全島的態勢,否則至多隻能算佔有半個流求。

流求南部的洪雅族、西拉雅族等部族不似拍瀑拉族那麼兇,很樂意用鹿肉皮角等土貨和中興社交換各種宋貨,張魯振便多停留了兩日,派人與當地部落做交流,並由隨行記錄人員將本地族羣、地形、物產做了比較詳細的記錄,尤其是對可以停船港灣和適宜建寨的地點進行了深入探索。

再往南,繞過一處名爲鵝鑾鼻的尖尖岬角,就是罕見漢人踏足的流求東部地區了。這裡山地衆多,平地很少,部族人口也基本在山林之中,其中較大的爲排灣族、阿美族、泰雅族、葛瑪蘭族等。船隊仍以交易和探索爲主,對沿海地區做了大致瞭解,但並未深入。其中最大的收穫是在北部泰雅族和葛瑪蘭族居住區域發現了爲數不少的沙金和硫磺,這兩族已經是中興社貨郎們所能到達的邊緣,看來下一步深入時可以重點收購這兩樣珍貴礦產。

行至島嶼北端時,還發現了一處絕佳的港灣,該地距離淡水河區域其實不遠,也就幾十里路,中興社的探索隊過去也早就到達過,只不過可能是偏重陸地的緣故,當時的探索者並未對這裡足夠重視。但在海上看到該地則是完全不同的效果,據張魯振判斷,這裡足夠停靠幾百艘五千料以上的大海船,完全可以開發成繁華的商港。同時,這個大港在軍事上的意義就更加重大,可以作爲流求島的北部門戶,如果不提早進行佈置,將來萬一被敵人佔據了這個港口,他們就可以將所有戰船都開進港內,完全不必擔心風浪的影響,從容的停靠上岸,站穩腳跟再一路南下攻擊,那麼中興社就會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張魯振萬般重視,派人詳詳細細的將此處港灣做了考察,並繪製出圖畫,以備開發利用。這裡有座山形似雞籠,人們就稱之爲雞籠山,而這個港口也暫定爲雞籠港。

過了雞籠港,就到了流求島的最北端,再次折返南下,不一日就回到了淡水河口。

第一次環島航行只是一種初步探索,船隊總共行進了不到二十日,成果卻算得上是豐碩,幾處需要重點佈置的戰略地點都已勘定,而將來可以着重加強的貿易方向和貿易品類也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因此對於下一步的流求開拓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就彷彿已經繪製好了一棵大樹的主幹,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慢慢填充枝枝葉葉,使之更加豐滿充實起來。

環島航行後,張魯振讓文書人員將探索情況原原本本、圖文並茂地編定成冊,給劉石堅遞交了一份,並將個人建議做了說明。劉石堅則又以這份材料爲基礎,列出了一份條陳,條陳中除近期流求發展建設和環島探索的情況外,還擬定了下一步開拓的計劃大綱,派遣快船往昌國報送。

幾日後,張鏑收到條陳,大讚道:“劉石堅、張魯振,實吾之蹇叔、百里奚也。”蹇叔、百里奚都是春秋時秦國名相,輔佐秦穆公稱霸西戎,使秦國成爲春秋五霸之一,爲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基礎。張鏑是將劉、張二人控制流求與秦霸西戎相提並論了,其實某種程度上,流求常稱爲東夷,跟西戎倒也對應。

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