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

所謂救急如救火,慶元府從七月定計到九月起兵,中間只有短短不到二個月,這麼短的時間,需要做好招兵籌糧等一系列的準備。而名義上的義軍最高統帥趙孟傳是個甩手掌櫃,除了不瞎指揮的好處外,也就提供了府庫中的一點有限的物資,其餘的都要三地統兵官自己想辦法。

對於早有計劃的張鏑而言,一切都有條不紊,他的數百精兵練了一年,隨時都可以拉出去戰鬥。而府城的周都監湊齊的一幫烏合之衆,有好處就搶在前頭,還四處在城中搞攤派,若不是因他官大一級,早就該將他們解散了,張鏑出於團結友軍的目的,纔沒有爭鋒相對,只不過平常都敬而遠之。而黃林鎮袁鏞及四明書院士子們所招募的三千義勇算是這三方當中比較弱勢的,他們一沒有周都監的近水樓臺,二沒有張鏑的長期準備,匆匆召集的人馬既糧餉不濟也訓練不足。

張鏑一直將這支部隊作爲自己重要的團結對象,除解了一萬多兩白銀資助以外,還親自帶了幾十名精銳老兵幫助訓練。

幫助訓練了幾天,將老兵們留下做教導隊,張鏑自帶幾名親衛回昌國。

當船行至昌國本島西北海域,忽見兩隻掛着黑色龍頭旗的沙船遠遠的兜過來,做出攔截的架勢。

張鏑的坐船是一艘烏艚船,屬廣船樣式,頭尖體長,倒不怕與那兩隻平底的沙船相撞,只不過事有蹊蹺,需弄個明白,總不好一頭撞過去,就令手下船員急轉舵杆,讓船隻慢慢側過來,船速也緩了下來。那兩隻沙船卻又逼近了些,張鏑放眼望去,見船上盡是些舞刀弄槍的漢子,那麼就很好判斷了,對方應當是盜賊無疑。只不過這些盜賊不太長眼,做無本生意前也不看看船上坐的是誰。張鏑心中冷笑,看着船隻靠近,拭目以待。

待船隻抵近數十步內,其中一隻沙船上有個大嗓門響了起來:“呔!那船上人聽着,此地三百里洋麪,都是我家所開,要過的先留下錢財!”

“好大口氣!爾等何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攔路搶劫嗎?”葉承在張鏑身側,聞言就回了過去。

“嘿嘿!問我是誰!我乃東海龍王!留下白銀三百兩,買了我家認旗去,以後此地任你通行!”

“我若不買呢?”

“不買?爺爺就上來教教你!”

對話的當口,沙船上已有人拿了飛鉤在手上,隨時可以甩過來。張鏑從親衛手中取過一副弓箭,只待嗖的一聲,第一個飛鉤甩來時,便張弓一箭疾射過去,正中鐵鉤,將其撞落。

緊接着,第二箭又快如閃電,直接射中一拋鉤人的手臂,只聽一聲痛嚎,那飛鉤未及拋出就應聲而落。

沙船上也有弓手,此時一人搭箭瞄準了張鏑就直射了過來,張鏑卻不閃不避,迅雷不及掩耳,劈手便將來箭接住,調轉箭頭便回射過去,箭矢直接穿過那倒黴弓手的脖頸,連哼都不及哼一聲便倒地而亡。

瞬息之間,先射落一鉤又射穿一手再射死一人,這武藝令不開眼的盜匪們震驚不已,爲首一人忙指揮二船調轉方向閃避開去。直到離得稍遠了,才又喊話過來:“有兩下子,夠膽的留下姓名,他日落我手裡,抽筋扒皮!”

“哼!狂賊,聽好了,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婺州張鏑是也!再有下次,可不會這麼便宜了你!”

那賊船上的人雖口上不服,但也不敢再來冒犯,三船就這麼交錯而過。

張鏑回到昌國,只當是個玩笑,將海上遇到劫匪的這番事兒與胡隸等人一說。胡隸也笑道:“我昌國還未去剿匪,他卻自來招惹,我看不如打他幾個,殺雞儆猴,順便也算練練兵!”

“這主意甚好,徒兒也覺得弟兄們許久沒有打過實戰了,不如趁舉兵之前打上兩仗,練兵之外,也好肅清地方,除了後顧之憂!”

胡隸又徵詢同在堂內的幾位都將、隊將。

堂中何紹基、褚世堯等人聽了當然沒有異議,作爲帶兵的人,他們巴不得有仗可打,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計議就這麼被一致通過了。

現在昌國巡檢司兵強馬壯,區區盜匪不足爲患,既然牙口好了就不必吃軟怕硬,剿個匪應當是手到擒來的事,再也不必費盡心思挑軟柿子捏了。

昌國周邊乃是水路要道,海盜水匪多如牛毛,大股的有幾百甚至上千人,小股的可能只有十幾人,其中最大的兩股分別在昌國縣境一南一北兩邊。南邊的首領名叫荊泰,手底下有十八個頭目,號稱十八羅漢,以這十八羅漢爲統帥,聚集了近兩千個嘍囉,佔據了昌國以南幾個小島,時常劫掠過往船隻,甚至流竄到慶元周邊府縣做下不少大案,而官府羸弱無力進剿,使得他不斷坐大,縱橫幾百裡水面如入無人之境。又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攪得地面苦不堪言,人都稱他“海上閻羅”,是能止小兒夜啼的角色。

北邊的這夥海賊也有一千五六百,爲頭的名叫陳閔,號稱“東海龍王”,便是張鏑在海上遇見的那位。相比於荊泰一夥的爲非作歹打家劫舍,陳閔卻顯得文明些,他的日常“生意”乃是把守海路,見了貨船便去強賣認旗,每面認旗三百金,倒也童叟無欺。過往商船隻要掛上他的認旗就可自由通行,並不爲難,平日“做生意”時也甚少殺人,以求財爲主。對四鄰漁戶則秋毫無犯,加之他侍奉個老母親在舟山島北邊一處寺廟裡吃齋唸佛,人們就稱他爲“佛賊”。

一個“閻羅”,一個“佛賊”,可見其風評截然不同,只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海盜。

巡檢司的其中一個職責就是剿滅盜匪,只要是盜匪,便都是征剿的對象,又何必去區分“惡匪”還是“善匪”呢!

過去,昌國巡檢司力量不足,後來則忙於練兵,對於剿匪的事情並未大張旗鼓的去做過,只不過在正常巡海時偶爾打擊過幾次,其餘時候,基本上算是相安無事。這回既然“東海龍王”主動來招惹,那麼就先拿他開刀吧!

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