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最後一戰

這一日狄青正與劉敞在官廳閒談,一個親兵快步進來,叉手道:“太尉,銀州守將棄城而逃!”

狄青猛地站了起來,高聲道:“逃往哪裡?”

親兵道:“逃往彌陀洞,偷襲我攻彌陀洞大軍。兩軍合爲一路,向安慶澤和黃羊平去了。”

狄青聽了,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安慶澤和黃羊平在大漠深處,與地斤澤一樣,是党項的遊牧部落生活的地方。由於在漠深處,遊牧部落又遷徒不定,不好攻打。

在官廳中來回踱了幾步,狄青道:“彌陀洞和銀州一下,党項算就此滅亡。不過,最後留下的這些軍隊,必須追剿,以免他們捲土重來。好了,你先下去,此事我會處置。”

重回案後坐下,狄青對劉敞道:“想來党項人見大勢已去,又不想投降,帶人跑到大漠裡去。銀州和彌陀洞党項兵馬,約有兩萬人。若是放縱一時,以後必然爲害不小。現在是二月初,春暖花開,牧民最忙碌的時候。不如派大軍前去,把他們剿滅,算是個了結。”

劉敞道:“我雖然不知道兵事,然而西邊的興靈已下,現在橫山也入朝廷手中,党項人跑到大漠裡去,又有什麼出路?按常規來說,他們應該降了就是。”

狄青沉聲道:“不管那麼多了,派大軍剿滅他們就是。而後大軍收攏一處,聽候朝廷差遣。”

爲什不肯投降?狄青心裡大約是知道的。過了宥州之後,大軍分兵,狄青便有些控制不住手下,多次發生藉口降兵叛亂屠城搶掠的事情。党項人見了,哪裡還肯投降?越到後面,越是難打,就是因爲党項人被這些亂事嚇到了。投降是死,那何不一直抵抗到底?

只要佔了銀州和彌陀洞,狄青便就可以把地方交給環慶路和鄜延路,大軍集結。軍隊在一處,自己才能看得住,不再發生搶掠百姓的事情。

劉敞沒有再說什麼。這幾日的觀察,狄青本人馭下極嚴,但分兵出去的軍隊,卻不能完全控制,發生各種事情。收集軍隊,打好最後一仗,有個結局。

賈逵正在麟州,調集屬下一部分軍隊向朔州外圍而去。突然親兵來報,說是狄青送來消息,党項殘兵入安慶澤和黃羊平,讓賈逵小心,不由吃了一驚。

想了想道:“党項人棄了銀州和彌陀洞,被我軍四面包圍,還有何出路?他們入黃羊平,茫茫大漠之中,意欲向哪裡去?難道還想過麟府路,去投契丹?”

親兵道:“太尉,党項最後逃走的兵力只有一兩萬人,如何能穿過麟府路?想來是這些党項人死活不降,最後掙扎罷了。只要派人巡視,他們必不敢來。”

賈逵搖搖頭:“若是狄太尉大軍進剿,他們無處可去,小心向我這裡來。”

說完,叫了軍中將領過來,安排各軍巡視。只要圍住党項人,他們就無法可想了。

党項人棄城而逃,夏安期率軍佔領夏州。安排了之後,到石州與狄青相見。

狄青帶人迎夏安期入官廳,各自落座,道:“經略進佔夏州,党項再無城池,實在居功至偉。”

夏安期道:“太尉率大軍自靈州一路東來,破敵無數,此戰自是太尉功勞。朝廷意思,戰後太尉集結大軍,翻過橫山去延州,乘火車回京師。”

狄青道:“此事我知道了。現在党項殘兵約兩萬,逃入安慶澤和黃羊平,不可不理。我意欲集大軍於夏州、石州,北上擊賊,以絕此患。滅此敵後,大軍自回京師。”

夏安期沉吟一會,道:“安慶澤和黃羊平俱是大漠中的党項牧地,怎麼能養得活兩萬人?想來這些党項人去了,也待不了多少時間,總要尋出路。”

狄青道:“就怕党項人狡詐,候我大軍離去之後,再侵襲州縣。大軍既已至此,當滅絕此後患,不讓其危害朝廷。滅了此賊,才能長治久安。”

夏安期道:“太尉如此想自然是好的,只是二十餘萬大軍,只怕糧草供應不及。”

狄青道:“只好麻煩太尉,從鄜延路撥些糧草來。左右不過月餘,想來應該不難。還有,我已知會賈逵,從保德軍運糧草來,作爲補充。不管怎樣,最後一戰一定要打,不給党項留下翻身的機會!”

夏安期點了點頭,有些爲難地道:“太尉最好要快,這一帶道路崎嶇,糧草運輸不易。”

狄青道:“我理會得。我以十萬軍攻党項殘軍,看他們能夠逃到哪裡去!用兵已經六個月,最後一戰要乾淨漂亮,讓這些党項人記住,不敢再反!”

夏安期不好再勸,只好答應給狄青所部準備糧食。無定河一般不通航,準備二十萬人的糧食,可不是易事。哪怕有其他地方幫忙,只准備幾萬人的,就是一個大挑戰。

行在山路上,焦用舉目四望。此時已是春天,大地開始出現了綠色,山上開了不知名的野花。各種野獸野鳥,在山中跳躍,警惕地看着大軍。

焦用道:“此次去石州,太尉命北上擊党項殘軍,是最後一戰了。那些党項賊人,跑進了大漠,不知打得什麼主意!我們前去追剿,也要吃些苦頭。”

一邊的將領道:“大漠之中,最是困苦,殺賊也沒些好處,煞是苦差。”

焦用罵道:“你們在龍州搶的寶貨,已是難得,還不知足嗎?到了石州之後,太尉身邊,再不可肆意胡來!若是被太尉抓住,一刀砍了你們的腦袋,可沒有求情。”

幾個將領聽了都吐舌頭,道:“聽說搶冶鐵務的一衆將領,就被太尉處死,嚇壞了不少人。党項反叛朝廷多年,本就該死,不想太尉竟然爲了他們,殺自己手下。”

焦用道:“朝廷嚴令,軍隊只可在戰場上殺敵,不可虐待百姓,不可殺降兵,太尉又怎麼能夠不聽令?只是殺十幾人,已經是太尉心慈。如若不然,我們屠了龍州,太尉豈能放過!”

幾個將領急忙謝焦用。龍州的事,沒有最後焦用默許,哪裡能如此順利。當然,事後將領獻了不少寶物給焦用,以作酬謝,焦用開開心心地收下了。

現在狄青召集大軍向夏州、石州集中,焦用這些人,其實是有些擔心的。不過一路行來,見到其他地方也多有被宋軍搶掠的,便安心不少。所謂法不責衆,只有自己這樣做,還怕狄青算賬,許多人這樣做狄青也沒有辦法。殺幾個人可以,總不能大規模處罰手下將領。

最近派出去佔領周圍的將領,劫了錢財的,就算是賺了些外快。

第92章 鄭重其事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9章 牙人爲主第71章 戲中人第172章 擔憂第2章 城狐社鼠第136章 初戰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74章 兩個拳頭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205章 先讀書第36章 獻城第153章 鬼谷口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55章 傳頌天下第23章 割韭菜第64章 曲線前進第26章 文還是武?第91章 爭鬥第175章 逃跑第56章 身邊人第67章 意外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53章 技術狂人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70章 建房築路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207章 不奉旨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19章 各有門路第18章 遊騎第106章 慶功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10章 愛信不信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57章 避嫌第122章 倒黴鬼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7章 審案第49章 諸多不足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5章 朝爭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15章 初具規模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21章 一起抓走第83章 自相殘殺第70章 喜憂參半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16章 佈置第213章 新與舊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4章 準備進攻第46章 工業種子第20章 官哪第81章 靈州城下第108章 勸降第78章 期貨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65章 首戰告捷第9章 酒糟蒸酒第38章 兵臨渡口第58章 百年計第28章 也是狗官第59章 巧遇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83章 收網第89章 知州門客第23章 多調人來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55章 西壽軍司第53章 升遷第112章 武進士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46章 民亂第62章 分兵而進第16章 複雜的地方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93章 工農並舉第32章 官、吏、差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73章 在商言商第16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