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徵役

馬蒙帶了個莊客,安步當車,到了巡檢寨外。看着前面高聳的寨門,猶豫了一下。

每到縣衙,馬蒙都跟回到自己家一樣,自在得很。衙門裡從押司到差役,從都頭到弓手,沒一個不是他熟悉的,全部都是自己人。可到巡檢寨這裡來,就渾身不自在。寨裡當然也有他稱兄道弟的人物,但只是幾個兵卒,真正握有實權的,都與他不熟。巡檢寨管的是方圓百里之內的治安,反而是寨子周圍的事情很少管,甚少與馬蒙這些人打交道。

強打起精神,讓個守寨門的士卒進去通稟了,馬蒙隨着進了寨子。

到了杜中宵的門前,馬蒙叉手唱諾。守門的柴信得了吩咐,引他入內。

杜中宵看看站在面前的馬蒙,長得白淨面皮,一絡黑髯,並不兇惡,倒像是個商戶。對他道:“這周圍土地平曠,並無人家,荒着着實可惜了。州里議定,在這一帶導水開田。榜文已經貼了出去,讓里正前來聽令,你怎麼耽誤了這許多日子?”

馬蒙拱手:“回官人,小的因在城裡有些買賣,一直不曾回村,是以耽擱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我也不治你怠慢之罪。不過,後面開墾荒田,你要盡力。”

馬蒙猶豫了一下,才道:“不瞞官人,這周圍也曾經有人家的,只是年年澇災,地裡沒有收成,陸續都搬走了。兩河之間,河汊縱橫,開荒着實不易。這一帶除了碼頭,只有我莊上幾十戶人家,哪裡有人力開荒?還請官人垂憐,此事委實難辦。”

杜中宵看着馬蒙,面無表情,淡淡地道:“開荒自然不靠你們,官府會招攬人手。不過這種地方大事,你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你是本地惟一大戶,又當着里正,就要多擔待一些。你莊裡的人,除了有幾戶打魚的,多不事生產,到底有多少丁壯,這幾日重新造冊過來。”

馬蒙急忙拱手:“官人莫要聽閒人編排胡說,我莊上的人不事生產,吃穿用度哪裡來?小民是這一帶有數的牙人,平日裡不少生意,莊上的人多是幫我做事的。我們經商的人家,比不得尋常農戶,一日不做便就少一日的衣食,只怕難以抽出人手。”

杜中宵道:“你們是朝廷編戶,稅賦差役,怎能推託?不要說了,我這裡派出人去,隨你回莊點齊丁壯。等到開田用人的時候,我自有安排。”

聽了這話,馬蒙不由心中焦急。把他的莊客徵去開荒,不只是生意無法做,很多事情都要暴露。急忙道:“官人垂憐,若是讓我莊上的人應役,小民的生意必定無法做了。不但壞了小民衣食,莊上的人也無以裹腹。他們做工的人,做一日吃一日,着實難辦。”

杜中宵看了看馬蒙,閉上眼睛思索了好一會,才道:“既然如此,此事可再商議。不過,你莊上的人不應役,卻需交錢僱人來做。這兩日先清點了人戶,再定交納數額吧。——金孔目,你安排得力人手隨着里正回莊,把他莊上人戶再清點一遍,切不可出差錯。”

馬蒙還要再說,杜中宵那裡只是揮手,讓他們速去速回。

馬蒙不由心裡叫苦,他莊上亂七八糟的人不少,更有如宋四公這種犯過案的,哪裡敢隨便讓人進莊查點?心中轉起無數念頭,想着怎麼糊弄一番。

金書召選了兩個吏事精熟的隨從,又找寨主何昆討了幾個兵士,隨着馬蒙回莊

見金書召忙來忙去,馬蒙硬起頭皮上前道:“孔目,此事急不得。我莊上的人多有在外面做各種生意的,家中無人。不如容我回去安排,等上一兩日再清點如何?”

金書召板起面孔道:“此事緊急,官人那裡催得緊,如何能夠拖延?不要說了,我這裡點了人,便就隨你回莊。看你有多少丁壯,纔好定多少免役錢。”

歷史上王安石變法中的免役法,主要指的是在衙門裡當差的役,如里正衙前,而像這種臨時徵調民夫修堤整地,一向是徵調和僱並用。馬蒙不想讓莊客應役,那就要出錢,由官府出面僱人來做。

馬蒙陪着笑,走到一邊對跟來的莊客道:“你速速回去,讓莊裡的人準備好,官府盤查。”說到這裡,壓低聲音:“莊裡的宋四公幾個人,先送到北邊的蘆葦蕩裡。記住,速速送好!”

莊客答應,急急出了巡檢寨。

杜中宵在屋裡看見,暗暗嘆了口氣。他大概猜得出來,馬蒙莊子裡必然有些不能見光的人,如果現在派人跟上去,當能抓住一些把柄。但自己手裡人手有限,有心無力,只能在這裡看着。

一百多戶的莊子,輕輕鬆鬆可以拉出一兩百丁壯,輕易不敢招惹。馬蒙又不是罪犯,杜中宵總不能把巡檢寨裡的兵全派出去。他敢下令,寨主何昆也不敢接令,出了事上下無法交待。更何況巡檢寨一共才百多兵,日常都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外巡邏,哪裡有兵可派。

杜中宵提議墾田,第一要解決的就是自己人手不足的難題。招來墾荒的人,都是自己可以直接掌握的人力,不只是用來幹活。幾個莊子在周圍布開,就能把馬蒙牢牢看死,然後就可以從容查他了。杜中宵到底跟這個年代一般的官員不同,手裡有了足夠的力量,纔會覺得心安。

這些日子,他總是想起陶十七在大街上手刃仇人,從容不迫的樣子。他不相信這樣一個人,會認錯了人,殺錯了人。殺人償命,無話可說,自己能做的就是把事情搞清楚,不讓他死得不明不白。

除了總攬一切的判官,幕職官其實是比較輕鬆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刑獄訴訟。杜中宵到縣裡來監督漕運,更加是任務單一,其實並沒有多少事情可做。沒有陶十七的案子,杜中宵不會提議墾田,他會跟絕大部分人一樣,在這裡輕鬆地熬時間,等到年限換地任職。

慢慢踱回案後,坐了下來,杜中宵隨手翻着案上的公文。這是最近統計的汴河船工和縴夫的大致情況,人數不少。這些人力,就是杜中宵首先要利用起來的。過了永城,汴河北段冬天不能行船,官私船工數萬人三個月無事可做,俗稱放冬。這三個月對他們來說很難熬,哪怕漕運的廂軍有糧米,也僅夠餬口而已。這些人的吃飯問題,是朝廷大事,杜中宵墾田也算是爲朝廷分憂。

想起當日陶十七殺人之後豪氣沖天的樣子,杜中宵嘆了口氣。那孩子當日以爲大仇得報,只怕沒想到最後會成這樣。人被他殺死了,是不是仇人也就沒了證據。

第14章 隱情第52章 除夕第118章 韃靼人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章 首告第65章 佔地賠償第41章 新奇吃法第191章 合圍第125章 規劃第205章 抓人第134章 不原諒第182章 細作第27章 冤家路窄第90章 月餅第67章 生意第165章 渡河第37章 錢的問題第156章 兩說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83章 專業化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62章 盡心而已第151章 進城第65章 生事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11章 未雨綢繆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65章 提前反攻第122章 見面第43章 示之以恩第148章 西進第240章 錢與物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21章 嚇了一跳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63章 欠債還錢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28章 夜談第75章 制刀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35章 工廠的不一樣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265章 使節第25章 此何人哉第39章 順化渡第9章 初戰第96章 好土第66章 自作聰明第35章 防守反擊第33章 家事第65章 強行收錢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裡子第36章 帥司所在第39章 大軍出動第43章 意外之喜第38章 向東第101章 要熱鬧第118章 投降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103章 不湊巧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235章 突破口第74章 挑撥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02章 坐車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76章 天生神將第8章 兩難第106章 自來火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77章 無可奈何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05章 寶貨第124章 衝突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270章 讓一讓如何?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02章 投降第206章 不自知第87章 末路第90章 等不得了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213章 新與舊第168章 使節第175章 逃跑第85章 大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