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馬大官人

杜中宵坐在交椅上,看着不遠處汴河上檣櫓林立,皺着眉頭,靜靜聽着一邊的金書召說的這幾日打聽來的永城這一帶情形。情況遠比他想的複雜,有些棘手。

夾着汴河,巡檢寨附近與對面的縣城各有一處碼頭,規模都不小。縣城那裡的碼頭,主要是爲漕運服務,經過的官私船舶,多在那裡歇息。這邊的碼頭,則是爲本地商業服務,直接臨着去陳州的官道。

金書召說完,杜中宵問道:“那個姓馬的牙人,你們探聽得如何?做牙人的,哪個不是各種人情精熟,奸滑似鬼。陶十七殺的陸虞侯,是他家的親戚,案情到底如何都在這個人身上了。”

“回官人,小的這幾日派人查訪,姓馬的牙人果然非尋常人物。他本是做藥材生意起家,這幾年做得越來越大,舉凡漆器、土產、綢緞布匹,各種生意無數。因爲本錢雄厚,財雄勢大,附近都稱他爲馬大官人。這人不治產業,在碼頭北邊不遠處有一處莊子,莊客靠打魚爲生,再就是替他運貨。”

杜中宵道:“他就是本分做生意?”

“這種人物,怎麼可能本分做生意。他的莊上養了不少閒人,說是照顧各處生意,實際上做什麼事情外人哪裡知曉?此人與衙門裡的公吏廝混得熟,手下莊客又多,據說其間有不少亡命之徒,哪個敢去惹他?哪怕是巡檢寨,輕易不敢到他門上盤問事情。”

聽了這話,杜中宵不由皺起眉頭:“巡檢寨裡百餘兵丁,還怕一個地方大戶?”

“若說是怕,未免言過其實,不過顧慮重重罷了。此人莊上閒人衆多,去的人少了,難免會被他所欺,去得多了又興師動衆,是以爲難。再者此人與衙門裡的人精熟,消息靈通,不好拿住把柄。而且這一帶不只是只有一個馬大官人,各處串通一氣,是以難做。”

杜中宵點了點頭,一時沒有說話。鄉下的情況,遠比他原來想的複雜。依他前世經驗,只要是官府來查事情,不管什麼身份,誰敢不配合?這個年代卻是不行,查到他門上去,人家也不明着作對,要麼是有事不在家,要麼就是時間不湊巧。能夠出來見面,一問三不知,都算給足面子了。

還有更離譜的,這邊把人抓到牢裡去,那邊就翻牆出來宿娼飲酒,肆無忌憚。一州一縣,纔有幾個官員?真正做事還是要靠本地的吏人。這些人跟地頭混在一起,防不勝防。想起前世看《水滸》,宋江犯了事,到處有人包庇,不是後來犯了死罪,根本奈何不了他。在永城這裡還有一條,巡檢寨和縣衙到不統屬,不能密切配合,更加容易被地方蛇鼠鑽空子。

沉默了一會,杜中宵道:“這個什麼鳥馬官人,是做藥材生意起家,又跟陶十七家對上了,此事只怕另有隱情。那個陶十七在我面前殺人,慨然赴官,如果真是含冤報仇,倒是條好漢。他當衆行兇,我難保他性命,今日到了這裡,惟有查出其中隱情,讓他安心上路。”

金書召有些爲難:“馬官人在本地極有勢力,耳目衆多,不好查是一。再一個,州里縣裡都傾向於認陶十七錯認了人,早些結案。官人要查此事,沒個名目,不好下手。”

杜中宵站起身來,看着不遠處汴河裡來往的船舶,又轉身看了看身後荒涼的土地。沉思一會,對金書召道:“不好下手,還是因爲我們的人比不過地方大戶的人多。此事我另有計較。這幾天你安排人,查清周圍的民情。有多少勢力人家,以什麼爲生,聽命的莊客閒漢多少。先不要管案子,我們在這裡總要住上些日子,這些不查清楚,什麼事情都不好做。”

金書召叉手應諾。

杜中宵自己是曾經被地方勢力人家欺負過的,知道這種事情極爲棘手。當年他被吳克久私自捉進牢裡去,任人宰割,縣衙便就像他家開的一樣,縣令都裝不知道。這種事情豈止是臨穎縣裡有?實際上大多數的地方都是如此。只要跟公吏勾結起來,官員也沒有辦法,想查也無從查起。杜中宵是州官,到縣裡來多少帶了幾個隨從,這些人跟縣裡沒有關係,知縣等官員連這個條件都沒有。想查哪個人,一早消息就露了出去,各種假公文假人證做給你看,查無可查。

對於縣衙來說,不是驚動州里的大案,一般的案子縣中公吏都可以一手遮天。縣中幾位官員,只是負責催繳糧稅,維持地方治安而已。手段厲害一些的公吏,把持一縣事務,甚至號爲立地知縣,不把官員放在眼裡,並不是個別現象。更加跋扈的,誣告、威脅上級,也不稀奇。

讓金書召去安排,杜中宵一個人合計,到底該如何破局。他多了千年見識,總有自己的辦法從這張網上掙出來。想出來的辦法,跟這個年代的一些官員,比如同年王安石後來任知縣的辦法,不謀而合。

巡檢寨北邊兩裡之外便就馬大官人的莊子,除他一處大宅,還有近百戶人家。這些人也不種地,要麼打魚爲生,要麼販運貨物,還有一些在碼頭上討生活。這些人跟馬家的關係或近或遠,都聽馬大官人的號令。地方對這些大戶睜一眼閉一眼,便就是因爲他們人多勢衆,不好處置。

宋四公帶着沈大郎三人風塵僕僕地到了這裡,看見一個少年提了一串魚回來,上前問道:“敢問這可是馬大官人的莊子?”

少年看了幾人一眼,道:“不錯。你們幾人眼生,是什麼人來找馬大官人?”

宋四公拱手:“在下是京城來的宋四公,久已聽聞馬大官人大名,前來投奔。”

少年搖了搖頭:“什麼宋四公,沒有聽說過。大官人多少事要忙,哪裡得閒見些不相關的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宋四公也不着惱,對少年道:“煩請小哥知會一聲馬大官人,就說京城來的宋四公來訪。大官人知我名聲,必會相見。”

少年人只在那裡打量幾人,也不去通稟,也不說話。

宋四公會意,身上摸出一把銅錢遞過去:“小兄弟拿去買碗酒喝。”

少年掂量了一下銅錢,才道:“你們且等在這裡,我到大官人家裡看一看。”

看着少年人離去,沈大郎道:“四公何必問這人。此處既是馬大官人莊子,我們只管尋最大的宅子找過去就是了。幾枚銅錢,我們留下來買酒吃也好。”

宋四公瞪了沈大郎一眼:“你們知道什麼。馬大官人是江湖上的人物,豈能想見就見。我們冒然到他門前,不定被他當作什麼人物。只管等在這裡就好。”

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58章 鐵監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263章 初勝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91章 菜地第48章 君自爲之第48章 溼法鍊銅第28章 三路齊出第52章 建節第155章 兩難第168章 使節第24章 晴天霹靂第46章 工業種子第99章 奚人降了第21章 眼見爲實第42章 債券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73章 內部牽制第10章 愛信不信第66章 力求全殲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81章 合議第59章 要學好第59章 巧遇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56章 人多糧少第68章 入城閱兵第1章 平安是福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93章 我想謙虛第67章 生意第135章 事發第11章 心煩氣躁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77章 分岐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21章 練兵第181章 焉耆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2章 入宮第48章 溼法鍊銅第33章 舊人重逢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148章 人選第79章 有進有出第207章 不奉旨第93章 工農並舉第80章 各有前程第78章 期貨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75章 全部押中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56章 人多糧少第87章 末路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70章 建房築路第50章 烈酒如火第105章 突破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75章 制刀第92章 不買別動第111章 鐵甲第48章 雙刃劍第62章 心累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174章 打探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84章 窮途末路第205章 抓人第61章 力敵第248章 北上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19章 故人蒙難第235章 突破口第234章 狄青南下第99章 破靈州第20章 農民舉人第64章 謀劃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71章 壓路機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65章 佔地賠償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89章 同去第103章 杖斃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32章 世交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219章 兩府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