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去葉縣

奏章上去之後,輿論譁然。杜中宵以白家的案子爲例,加上自己打聽到的其他消息,說柏亭監一帶由於工業發展,而官府的治理跟不上,各種亂象橫生。爲了百姓福祉,應該加強治理。

皇帝批示嚴查,政事堂確有不同意見,一時爭執不下。在政事堂那裡,柏亭監貢獻了大量財政,是會下金蛋的母雞,正是這幾年成功的地方。縱然治下有些案子,也不能說亂象橫生。

一時之間幾方角力,連續兩天幾個衙門爭論,反而怎麼做沒有下文。

這一日上朝,御史臺上奏的時候,杜中宵捧笏道:“葉縣白家一案,朝堂論奏數次,沒有定論。如果消息傳回葉縣,而沒有去查,不知要發生什麼事情。”

宰相文彥博道:“一件命案而已,把證人交予京西路,命提刑司覆核即可。”

杜中宵道:“相公,據我所知,這數年之間,柏亭監那裡的疑案着實是有不少。爲百姓計,不如利用白家一案,派大臣前去徹查,看看到底有什麼樣的問題。民間傳言,柏亭監這幾年流民太多,而土著太少,公吏差役俱不足,治下極是混亂。”

文彥博道:“不過一件命案而已,既有證據,則京西路重查就是。這幾年間,柏亭監治下場務越開越多,每年收許多錢糧。若是因爲一件案子,擾了地方安寧,豈不是得不償失?”

見與文彥博說不通,杜中宵不再理會他,捧笏向皇帝道:“陛下,依御史臺得來的消息,柏亭監治下甚是混亂,遠不止白家一案。臣請藉此機會,派大臣去柏亭監,除了窮治白家一案,同時料理當地的其他事情。現在火車方便,臣願到柏亭監一行。”

趙禎看着杜中宵,過了一會,緩緩點了點頭:“此事也可。另命京西路提刑鮑軻辦理此案。中丞到了柏亭監後,可會同地方官員,詳查事情起因。至於其他案件,可酌情而行。”

文彥博本欲再辨,見皇帝下詔,也就閉口不言。這幾年錢糧多收,對外連戰連勝,是難得的內外清明的好時候,文彥博底氣十足,反對一切改變。特別是柏亭監,這些年發展很快,錢糧多收,杜中宵說那裡有問題,文彥博當然反對。

杜中宵對這樣的結果很意外,他本來以爲會有激烈的爭論,皇帝輕易不發表意見,沒想到會這麼輕鬆。回到御史臺,把郭申錫等其他官員叫來,道:“今日聖上恩准,我去柏亭監。案子在這裡,絲毫拖延不得,明日便就動身。臺裡的事務,我走之後由郭知雜暫代。”

郭申錫拱手稱是,道:“中丞,柏亭監是現在天下州府錢糧第二,僅次於開封府。若加上鐵監調出來的各種物資,可能比開封府收的錢糧更多。若是出了岔子,罪責可是不小。”

杜中宵道:“當年我在京西路,建了柏亭監,現在去查案子都要小心翼翼了麼?我的奏章送進宮內之後,連續兩日都是虛談,沒有人出來決定,此案到底該如何查,這樣怎麼得了!”

郭申錫道:“因爲柏亭監事關重大,任何事情,輕易都不會有人出來說該怎麼做。文相公只同意讓京西路複查,便是此意。中丞去了,必然會有其他的事情惹出來。”

杜中宵道:“事情或許如此,但還是要做。此案自有我做主,你們安心在京城就好。”

衆人不再說什麼,一起拱手稱是。

御史風聞言事,杜中宵擔任此職其實很不習慣,他還是習慣一切都明明白白的工作。直言上諫,這種事情不是杜中宵所熟悉的。說到底,杜中宵實際受的前世教育,對於臺諫言官,並沒有確切認識。說話有什麼用?政治就是確實的權力,做實際的事情,不能靠幾句話來改變。

其實這個年代,是御史言官權力最大的時候,可以直接牽制兩府宰執。只要御史臺論奏,國家政策也會停擺,並不僅僅只是進言而已。這跟現在的皇帝有很大關係,他有意扶持了臺諫體系,以牽制兩府宰執。杜中宵做御史中丞,本就是皇帝有意爲之,只是杜中宵本人還沒有認識到而已。

回到御史臺,杜中宵吩咐取了白先到御史臺,並吩咐屬下官員,準備出發到葉縣。此行帶了推直官程來廣和幾名辦案的吏人,及一衆隨從,讓他們跟提刑司一起辦案。

不多時,白先被帶到御史臺,到了官廳,向杜中宵見禮。

杜中宵道:“自得了你的狀紙,御史臺派了人到葉縣追查。天可憐見,碰巧遇此案中書鋪換借據的易理,得知事情原委。聖上下詔,我到葉縣去,監督提刑司重審此案。明日便出發,你一起同行。”

白先行禮:“相公之恩,如同再造。阿爹在天有靈,聽聞這個結果,也該瞑目了。”

杜中宵點頭:“此案牽涉不少,拖延不得。朝中拖了兩天,也不知道葉縣有沒有得到消息,會不會出意外。我已經行文葉縣,立即拘捕涉案人員,不讓他們逃脫。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一早便就出發。”

白先再次謝過,隨着吏人出了門,回到客棧收拾。

杜中宵回到家裡,跟韓月娘說過了事情原委,道:“明日一早,我便坐火車去葉縣,這些日子家裡的事情,你多多用心。京城裡王公顯貴衆多,比不得以前在家鄉的時候了,切莫惹事。”

韓月娘道:“我自然知道。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我們便是最有錢勢的人家,鄉民們都是看着我們吃穿住用。到了京城裡面,才知道不算什麼,真正的富貴人家多了。我自有分寸,不會給你惹事。”

杜中宵道:“自從入了京城,你時常出去走訪親友,也不知道跟什麼人交往。”

韓月娘聽了就笑:“這種事情,我說了你也沒有耐心去聽,何必要管。無非是女人家之間說些家長裡短,議論街坊異聞,又不牽涉到政事,管那麼多做什麼!”

杜中宵搖頭:“話不是這樣說,官宦人家,不知道哪裡就牽扯到政事。去年的龐相公是怎麼離開京城的?不就是家裡人惹事,被人奏上了朝廷。哪怕龐相公沒有過錯,還是抵不住流言。”

韓月娘道:“如此說來,你到京城裡爲官,我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杜中宵道:“也不是如此,你要心中有數,不要被人鑽了空子。特別記着不要收錢,不要答應替別人辦什麼事,如此就不會出什麼大事。”

韓月娘笑着搖了搖頭,也懶得再理杜中宵。自己家許多產業,錢財無數,怎麼會京城裡收錢?自己只要不干涉杜中宵公事,能惹出什麼事來?杜中宵自己個人的交往不多,自己當然要多走動。

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46章 貢品第40章 兩軍對峙第52章 準備攻城第182章 細作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1章 決戰第130章 交接第76章 靈州城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90章 十三郎第20章 見世面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49章 因地制宜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終究心軟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45章 葉縣改革第29章 奏對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250章 兵臨城下第3章 同年重逢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108章 賞功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61章 心驚肉跳第48章 君自爲之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141章 北進第204章 萬事新奇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163章 夜議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53章 無主之地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42章 故人屬下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45章 不得要領第29章 讓你吃雞第56章 人多糧少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46章 貢品第15章 人多官少第205章 先讀書第81章 合議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84章 接駕第199章 軍校第13章 躲藏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36章 納稅人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136章 初戰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88章 大勝第104章 海商第76章 偏頭寨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4章 追與逃第18章 審案第69章 志同道合第95章 特區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28章 醉仙釀第213章 新與舊第45章 邪教第208章 騎兵第一營第161章 兩輸戶第118章 韃靼人第51章 猜題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78章 期貨第7章 投敵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76章 偏頭寨第10章 愛信不信第94章 武都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78章 仙人跳第63章 脫胎換骨第61章 真真假假第82章 契丹要害第154章 降不降?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24章 抓人第181章 焉耆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18章 韃靼人第85章 幽州是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