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意外之喜

致遠酒樓二樓的閣子裡,簡員外和章員外各自行禮,坐了下來。上了酒菜,兩人一邊吃喝一邊閒談。

說過了幾句閒話,簡員外道:“這兩日,縣裡來了兩個從京城來的吏人,說是奉御史臺之命,到本縣來查白正然一家的案子,員外有沒有聽到風聲?”

章員外道:“我聽下人提起過,不過只說一人到了縣衙。”

簡員外連連搖頭:“來的是兩個人,一個到了縣衙,還有一人四處走動,收集消息。我是派人跟着到縣衙的吏人,發現他們兩人住在一起,必然不會錯。”

章員外想了想道:“爲何要派這樣兩個人來?此案以前也重查過,都是直接到縣衙,把所有案卷都調出來,找人審問。怎麼這一次,還派了個人不去縣衙,在民間走動?”

簡員外道:“許是御史臺跟其他衙門不一樣,哪個說得清?此事重大,員外在意。”

章員外聽了笑道:“我們書鋪,無非是寫了兩張借據而已,又沒有什麼大事。”

簡員外道:“不能夠這樣想。員外,這案子到現在,只要查出來,涉及裡面的都不是小事。你想一想,案子是柏亭監斷的,提刑來查過,白家的小鬼在京城到處告狀,別處不收,才入御史臺。一旦被御史臺查出什麼,有多少要跟着倒黴!”

章員外吃了一驚:“這案子如此大麼?白家不過死了三個人,除了白正然,都是自己活不下去,證據清楚。這樣的案子按說已經過去,應該沒有人問了纔是。”

簡員外道:“我聽縣裡簡押司說,來的吏人拿的是御史臺長官的親筆信,知縣也不敢小視。如果被他們翻過來,事情不小。我這裡已經派了當時參與的人,到外地去了,免得他們說胡話。”

章員外做的是書鋪生意,聽了簡員外的話,仔細問了,才知道事情確實不小。死多少人是小事,關鍵是御史臺親自查案,這種事情可不多見。想了又想,章員外道:“若是如此,我這裡也要小心。最近恰好有事,要派人到襄州去一趟,便讓易主管去好了。只要離了葉縣,別人就沒有辦法。”

“好,最好如此。”簡員外聽了大喜。“你們書鋪,當時參與的就是易主管,只要他走了,別人還能查出什麼來?我吩咐簡押司,只要照顧好京城裡來人,此事就過去了。”

說完,舉杯與章員外飲酒。簡熊說什麼要拿錢,章員外書鋪是直接參與的人,利益相關,怎麼還會要錢?這不自己一說,章員外自己就把人派出去了。

客棧裡,簡成和方平兩人買了一隻燒雞,幾個小吃,坐在窗邊喝酒。這兩天不一樣,明顯能感覺得到身後有人跟蹤,不能自由自在了。

呡了一小口燒酒,簡成道:“從昨天開始,縣裡的簡押司便就對我不一樣,中午還要請我飲酒,被我拒絕了。他是簡員外家的人,必然參與其中,要防着一些。”

方平道:“有這樣一個行家,怪不得案卷做理天衣無縫。要查哪裡,怎麼查,要些什麼證據,簡家的人當然清清楚楚。唉,依我看來這案子不容易。”

簡成道:“必然不容易。我在縣衙裡查了幾日,連當時參與偵緝審訊的吏人都問了,找不到一點點破綻。已經跟衙門說了,明日或者後日,我要到柏亭監去查探。”

當時案件發生,葉縣定的是白正然自殺,並沒有送到柏亭監去。因爲白家的人告,柏亭監纔派了司理參軍前來審訊,維持了葉縣的說法。監裡還有些案卷,簡成也要那裡去查一番。

方平道:“這兩天,我感覺身後一直跟着人,諸多不便。你走了,我一個人在葉縣,豈不是更加問不出什麼?總要想個辦法,擺脫掉身後的人,才能做事。”

簡成點了點頭,喝了杯酒,又扯了一塊肉吃,在那裡想辦法。葉縣是別人的地盤,派個人來跟住你實在小事,根本不值一提。想不被跟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方平嘆了口氣,也不說話。剛纔的幾天,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到處問一問,感覺還能問到不少東西。等到這兩天被人哪住了,就再問不出有用的信息了。

想了許久,方平突然道:“這件案子,白家的人曾經告到轉運使司,轉運使又移文提刑司,讓提刑派人來查過。要不你去柏亭監,我也離開葉縣,到鄧州走一遭,查查那裡的案卷?等到回來,不信他們還能派人。既然到了京西路,就不要怕多走一走,看一看。”

簡成擡起頭來,道:“有道理。既然來了,不去提刑司看一看總是不好。那便這樣,明日我到柏亭監去,你坐火車到鄧州。我們約好,五日之後,重回葉縣。”

方平想了想,時間還能來得及,便就點頭答應。商定了此事,兩人心情好了許多,一起喝酒吃肉分外快活。案子雖然難查,總不能虧待了自己。

第二天一早,簡成去了柏亭監,方平結算了房錢,到車站買了車票,準備去鄧州。鄧州是京西路提刑司所在地,必然有白家的案卷。簡員外在葉縣勢力雖然大,總不能影響到那裡。

過了中午,方平上了火車,放了行李,在座位上坐了下來。現在有了火車,什麼都方便了。此去鄧州坐火車到了新野,而後陸路去鄧州,不用一天。五天的時間,足夠自己在鄧州查卷宗。

坐了一會,上來一個五十餘歲的賬房先生一樣的人物,拿個包袱,坐到了方平的對面。把包袱放好後,取了一本書出來,在那裡慢慢觀看。

方平在對面看着書名,是新出的一本遊記,不知什麼人遊了河曲路回來寫的,自己沒有看過。一時好奇,便向對面的人拱手:“不知官人哪裡人?因何南下?真是幸會。”

那人擡眼看了方平一眼,像是個普通的人生意人,把書放下,拱手道:“在下易理,在葉縣的書鋪裡做個主管。因爲主人在襄州有生意,恰好有事,到那裡走一遭。”

方平道:“在下方平,做些小生意,此去鄧州。官人看的什麼書?不知什麼人寫的?”

易理見聊起了書,面色好看起來,道:“這是沙州知州祖無擇所著河曲路遊記,寫的是他做沙州知州的故事,文理有趣,甚是可讀。”

方平道:“在下最喜歡讀這些遊記故事,可惜沒有見過賣的,着實可惜。”

有了相同的興趣愛好,就有話題,兩人談起看過的遊記書,許多都是兩人讀過的,甚是驚喜。

火車到唐州的時候,已是午後,方平下車買了些包子,與易理一起分食。

吃罷了包子,方平道:“前面就是新野車站,我該下車,從那裡轉到鄧州去。對了,兄臺此去襄州爲了什麼事?什麼時候回來?約個日子,等我回了葉縣去你那裡拜訪。”

易理道:“實不相瞞,其實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去看一看那裡的賬簿而已。這等小事,以前都是隨便派個小廝,抄了賬簿,帶回葉縣就好。”

方平道:“既然如此,怎麼這次兄臺要去襄州?”

易理嘆了口氣:“此事說來話長。我們主人家開書鋪已經三代,開國就做這生意。年初的時候,因爲一宗借貸,本來借據是一千貫,債主要爲難借貸人,讓鋪裡新開了一張千貫的借據把舊借據換過,不合經手的人就是我。當時只以爲小事而已,沒想到後來借貸的人死了,家破人亡,惹出事情。”

方平聽了不由大吃一驚。易理說的事情,難道就是白家的案子?急忙打起精神,詳細詢問。

此去襄州,易理本就心煩,路上又與方平說得熟了,沒有多想,便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方平聽在耳朵裡,越聽越是心驚。一直都說此案沒有證據,卻沒想到一離葉縣,就碰到了關鍵人物。

易理的口供,豈不就是這案子的突破點?想來想去,路上與易理虛與委蛇,到了新野,急急忙下了火車,到車站亮明瞭身份,讓他們帶人把易理抓了起來。

把易理帶到一邊的小屋子裡,方平拱手:“不瞞兄臺,在下正是御史臺派往葉縣的人,此去鄧州查卷宗。既然碰到,且有口供,就不能讓你再去襄州了。這是一件疑案,只要破了案,兄臺的事情不過小事一樁而已,我可以向中丞求情,不處罰你。”

易理聽了,不由臉色臘黃:“世上豈有這樣巧的事情?莫不是你早知是我,跟我上車來?”

方平搖了搖頭:“在下確實是去鄧州的,並不知道兄臺的事情。恰好在火車上遇到你,你又把事情說給我知,只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白家的人死得太冤,讓我們在車上相遇。這便好了,我從新野縣裡借幾個差吏,帶着你一起立即回京,稟白中丞。”

易理無可奈何,只好點了點頭。這個年代的人,對天意還是畏懼,易理只能認命。

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16章 疑惑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77章 無可奈何第3章 首告有賞第46章 民亂第3章 新家第2章 入宮第168章 使節第12章 意外之喜第22章 大勝?第151章 進城第117章 牢城營第209章 難題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168章 使節第44章 新與舊第73章 形勢突變第76章 試刀第63章 獵物第72章 兵臨靈州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51章 大敗第1章 蒸汽車船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16章 用刑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52章 一敗再敗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90章 等不得了第43章 不同待遇第211章 分岐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57章 喜事第63章 獵物第14章 不管事的縣令第48章 邀賞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83章 衆官請客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68章 審明紀律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01章 好心第26章 突發大案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7章 一拍即合第55章 傳頌天下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215章 軍校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73章 舊人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95章 特區第57章 怎麼軍改?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7章 一拍即合第177章 分岐第94章 開戰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61章 兩輸戶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216章 三策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95章 特區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9章 葉縣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74章 打探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67章 我來了第64章 自投羅網第143章 拉攏第65章 提前反攻第114章 富弼第17章 自尋出路第93章 恩威並施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章 蒸汽車船第215章 軍校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3章 首告有賞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9章 培根固本第94章 開戰第6章 兩軍對壘第35章 怎麼切換?第209章 難題第217章 是東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