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比武

張岊快步進入杜中宵官廳,叉手唱諾。

杜中宵道:“樞密院讓你一個月後帶一千兵入京,公文可曾看過了?”

張岊道:“回節帥,末將已經看過了。正是因爲此事,末將才來見節帥。節帥,末將與其他從隨州來的將領不同,入軍中不過數月,真正指揮作戰,特別是與禁軍較技,只怕丟了河曲路兵馬的臉面。”

杜中宵笑道:“河曲路兵馬的臉面,是幾次大戰掙來的,怎麼可能如此容易就丟了?此次進京京是輸了,丟的是你自己的臉面。說起來,你入軍中的時間,可比禁軍將領整訓的時候長得多了,怎麼會擔心不如他們?儘管去,發揮自己所學,真碰到不世出的名將,敗了並不丟人。”

張岊嘆了一口氣:“末將出身農家,後來從軍,認字也不多。自歸爲節帥屬下,着實用了心力學習新的東西。只是——又是讀書認字,又要學各種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知識,着實有些慚愧。”

杜中宵起身,來回走了幾步,道:“你如此,其實禁軍的將領也是如此。朝廷如此做,不是要讓你們較量,而是要看一看,京城中的軍校教出來手將領士卒,和河曲路的軍校裡教出來的將領士卒,到底有什麼不同,以後可以取長補短。當然,既是較量,就有勝負,沒有勝負之心是不行的。這樣吧,士卒訓練上你就不用費心了,我再另找人負責選汰。明日便就讓楊文廣回勝州,專門教你。”

張岊聽了大喜,叉手道:“謝過節帥!楊將軍數次帶兵作戰,連番大勝,有他指點,就好辦了!”

杜中宵道:“將軍,你現在要學的,是書本的知識。此次回京,除了兩軍演練,還要考試。從你之下,軍中的各級軍官,俱要按教材考試。士卒同樣如此,不過他們考的內容不多,主要看軍姿和陣列。雙方演練勝負是一,考試成績是二。兩者合起來,百官纔會做一個評判。”

張岊面色有些發苦:“末將難的,就是以前識字不多,書本上的知識學起來分外吃力。”

杜中宵正色道:“你這樣想就是不對的。軍中教材當初編的時候,就因爲將領士卒識字不多,儘量淺顯易懂。如果連軍中的教材都讀不明白,將來朝廷新編教材,用的多是館閣官員,那就更難。軍中的將領,從最初開始演練,不識字的人很多,還不是一點一點學會了?楊文廣來,只是哪些知識重要,哪些知識相對不重要,幫你理出個頭緒來。但學習,還是要看你自己。”

張岊聽了,額頭上不由冒出汗來。杜中宵說的是實情,但此事也不能怪張岊,現在軍校裡的主要內容是訓練士卒,就連各級軍官,也都是在練士卒的內容,真正的高級內容可以說還沒有開始。張岊主要是靠自學,向在軍校的各級教員請教,學習進度自然不可能快了。再者說,河曲路原來的各級將領,在京西路演練學習了數年,哪裡是他幾個月可以比的。

杜中宵道:“不過,此事你也不必過於擔心,京城的禁軍將領也是如此,跟你一樣。真正考試可能比你強的,反而是那些落第的舉人。他們與士卒訓練爲輔,學這些教材爲主,而且人數又多,考得比你們這些軍中的人好不稀奇。軍中考試不是考進士,考得好只是一部分,真正如何還是要看在軍中帶兵打仗的本事。楊文廣來了,一方面幫你把要學的知識理出個頭緒來,另一方面教你如何演練,如何帶兵。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學的少,演練更是沒有。將領只學書本是不行的,把學到的東西經過演練真正理解掌握,纔是根本。此次回京重要,但也沒有想的那麼重要,你只盡心就足夠了。”

張岊叉手稱是。

雖然京城的軍校是由河曲路去的將領主持,教官多是河曲路抽調的將領和老兵,但在位於京城,必然受到其他官員的影響。特別是樞密院,直接干涉軍校事務,不可能依着幾位提舉的意思來。與河曲路的軍校比起來,必然有很多地方不同。這種不同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難說得很。

所謂旁觀者清,以前營田廂軍的演練方法,不一定全是對的。位於旁觀者的位置,可以指出許多不足,找到更好的方法,換一種不同的形式。不說他們,河曲路自己這裡,就改了許許多多的內容。

但哪些是真正有用的,哪裡是不當的修改,沒有人說得清。這種事情,一牽扯到理論,那就掰扯不清楚了。要講打嘴仗,河曲路的將領,怎麼可能是朝廷官員的對手?打仗看勝負,最後便是用這麼一個辦法。直接比一比。三個月結束,各自選一千士卒及相應軍官,到京城演練。

參與此次演武的,要求不能用原河曲路人員,不管是將領還是士卒都是後來整訓的。河曲路便選了張岊帶隊。除了他也沒有別的人,楊文廣和趙滋都被認爲是宿將,沒人和他們比。

杜中宵上書反對,認爲這樣非常不合理。軍官的培訓其實沒有正式開始,現在演武,對檢驗軍官素質作用不大。朝廷沒人理會,合理不合理,先比一次再說。不如此做,大官們心中實在沒有底氣。

見張岊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杜中宵笑道:“將軍,莫要把此事看得過重。朝廷要進行演武,無非是對現在軍校教的效果凡中沒底,非要看看才能放心。士卒訓練三個月,比較一番是可以的,這些時間足夠了。將領是遠遠不夠的,沒有數年時間,根本學不完全。京城回來,選汰士卒,將領才真正開始進入學習統兵作戰的時候。那時只要用心,以後再去比過就是。”

張岊沉默一會,突然道:“節帥,你是認定此次入京我會輸?”

杜中宵搖頭:“不是我認定你會輸,而是不管怎麼算,我們輸的面大一些。”

張岊道:“節帥如何這樣認爲?”

杜中宵道:“京城數十萬禁軍都是從天下選汰而來,論兵員素質,可不是我們可比的。如果只是按士卒訓練,他們練出來的兵,應該強於我們纔是。而且禁軍一向號令嚴明,上四軍,可不是其他不在京禁軍可比。我們練得苦,只怕他們練得更苦。單比士卒,我們贏的機會着實不多。”

張岊沉默一會,才點頭:“節帥說的實情。”

杜中宵又道:“此次入京你要想贏,一個辦法是考過別人,你自己也知道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演練時,取得讓人無話可說的勝利。軍隊是打仗的,士卒再是軍紀嚴明,將領考得再好,仗打不過就是不行。對於我來說,其他兩項都不理要,只要兩軍對戰時,你帶軍打勝了,就足夠好!”

張岊叉手:“末將領命!”

“楊文廣來了,最重要的就是教你如此帶軍作戰,如何在演練中取勝。當然,能學到知識,把基礎打牢,那就更好。記住,京城禁軍也會這樣做,那裡還有竇舜卿呢,莫要大意!”

第26章 圍堵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42章 商路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29章 去不去?第198章 定期儲蓄第32章 官、吏、差第36章 各奔東西第171章 初敗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208章 奇才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226章 霹靂車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42章 故交第38章 試槍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31章 競爭第26章 文還是武?第37章 不同看法第200章 捕虎第112章 武進士第52章 禁地第122章 稀奇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20章 威力盡顯第155章 降了第204章 赴考第97章 公事私事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78章 富國強兵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96章 新米第205章 先讀書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27章 一命換一命第202章 離去第111章 石州第198章 內部複雜第73章 各想出路第70章 各有怨言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260章 內亂第17章 出戰第73章 生財之道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16章 用刑第140章 反常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32章 危機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186章 刺刀戰第95章 賭東道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51章 猜題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2章 夜襲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32章 不許看第208章 奇才第24章 晴天霹靂第32章 火炮對決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46章 遊學第16章 佈置第31章 你想錯了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66章 自作聰明第92章 杖責第95章 秋收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43章 拉攏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51章 各有封賞第101章 慶功宴第34章 人心惶惶第59章 巧遇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12章 徵役第5章 刁難第28章 醉仙釀第14章 去葉縣第53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