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實在聽不懂

從酒樓出來,太陽西垂,涼風起來,竟然帶了寒意。塞外的夏天,來得晚,去得卻格外早。

陶十七辭別了衆人,帶着隨從,向城外而去。他住在工廠裡,帶着一衆人安裝機器。住在城裡,太過不方便。等到把機器安裝完成,還會留下人在這裡,到秋天收了羊毛,一起調試。

正行走間,突然旁邊一個高聲道:“那邊是陶殿直嗎?許多年不見!”

陶十七回頭一看,是多年前自己在唐龍鎮認識的賣馬小王子,穿着一身漢裝,站在一家店前。

口裡應着,上前行禮,陶十七道:“小王子,你怎麼也在勝州城裡?”

王普道:“殿直,莫再要稱我小王子。我帶在帶着族人,在東勝那裡落腳,建了個莊子,牧羊兼且種田。前些日子勝州城裡租店鋪,我運氣絕好,租到了這處鋪子,賣些酒食。殿直,當年你是隨在經略相公身邊的人,怎麼相公再回唐龍鎮時,卻不見你?”

陶十七笑道:“你也莫要再稱我殿直,我現在鐵監做事,人稱我待詔。有了官身,哪裡能跟從前一樣,相公到哪裡我隨到哪裡?在京西路的時候,我就被安置在鐵監做了。”

王普道:“天色尚早,待詔到我店裡飲口茶,如何好站在店門前說話?”

把陶十七讓到店裡,幾個隨從各自在外面找個位子坐了,王普和陶十七到小廳裡坐下。上了茶,王普道:“待詔,不知現在做些什麼事情?此次到勝州來所爲何事?”

陶十七道:“嗯——現在鐵監做事,就是搞些新的機器,諸如此類——”

王普聽了笑道:“明白,明白,待詔做的這些事情,小的一無所知,說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陶十七笑笑,有些不好意思。王普說的得對,自己做的事情,跟他們說的再詳細,他也未必知道是幹什麼。別說他一番人,就是城裡的漢人,大部分也不理解自己做的事情。

喝了口茶,陶十七道:“此次到勝州,是奉相公之命,送紡羊毛的機器來了。”

王普聽了一怔:“我也聽說了中原運來機器,要在勝州開什麼工廠,紡羊毛織呢布。原來機器是待詔運來的,着實是失敬。”

陶十七有些自豪地道:“不但是我運來的,就是我帶人制出來的。所以運來之後,還要我帶人在那裡安裝。非要裝得好了,才能離去,不然誤了今年羊毛的季節。”

王普聽了,一時驚在那裡,好一會才道:“原來待詔有如此本事,能製出機器來,着實厲害!不知這機器長什麼個樣子,有哪些好處呢?”

陶十七想了一會,道:“機器的樣子,就是機器的樣子唄,難說長得像什麼。至於好處,那可就多得數不清。第一條,用的人少,加工的羊毛卻多,紡出來的紗多,織出來的布多。第二條,機器紡出來的紗、織出來的布,質量都極穩定。上一批什麼樣,下一批還是什麼樣,可跟人工紡的、織的不一樣。僅僅這兩條,就不得了了,勝州百姓就有了飲碗。”

王普道:“以前在火山軍我看過,那裡的人紡紗織布,你家做這個,我家做那個,都極用心,而且做得又快。以前我們部落也織布制氈,萬萬是做不到那樣子的。這些年,部落裡沒人再織布制氈了,都是把羊毛賣到火山軍。勝州這裡的工廠用機器做這些事,難道還會勝過火山軍?”

陶十七聽了笑道:“火山軍那裡,如何能跟勝州的工廠比?等到這裡的工廠開起來,火山軍所有做這產業的民戶加起來,也比不過這裡!工力做事,怎麼能跟機器相比!”

王普給陶十七倒上茶,道:“聽待詔這麼說,以後豈不是會缺羊毛?產多少羊毛,工廠裡都能夠收掉?火山軍那裡,雖然做得好,但遠處的羊毛賣到那裡,就沒什麼意思了。”

陶十七點頭:“那是自然。以後整個河曲路的羊毛,都未必夠勝州這裡使用。周邊放牧的,也可以賣羊毛到這裡。聽經略話裡的意思,以後只要鐵路通到的地方,多少羊毛都可以賣到這裡來。”

一個技術比較原始的工廠,實際無法吸收數千裡之內的羊毛產量,特別是河曲路周圍有好幾個全世界數得着的大草原。但問題是,這裡的人口太少了,空有草原,卻無足夠的綿羊。很多地方,都是千里之內幾千人口,大片的土地荒無人煙。

這裡有放牧的優良地理條件,卻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幾十年就面臨一次巨大動盪。晚唐五代中原戰亂不斷,周邊的遊牧民族紛紛內遷,參與角逐。中原穩定下來之後,在契丹和宋朝的驅逐下,又大量地向遠處遷徙。党項崛起之後,再一次受到驅逐,出現了大量千里無人煙的地區。

莊浪部數千帳,就已經是幾千裡內最大的部族勢力,爲地方豪族。如果在中原內地,這點人口只是一個不大的縣,在後世只能算一個較大的村子。河曲路及周邊局勢,其實是空有大量資源而沒有開發。

勝州城一地,來的營田廂軍和百姓,工商業發展起來,足以把鐵路沿線的所有資源吸光。

王普聽着陶十七介紹將來的羊毛工廠,就像聽人講神話一般,想象不出世上竟然還有這種事情。

到了最後,對陶十七道:“我租了這處鋪子,在這裡開一家食肆,以爲從此有了賺錢的生意。可聽待詔一說,以後羊毛工廠那裡有多少收多少,價錢還好,是另一條生錢的路子。回家放羊,收了羊毛賣給工廠,說不定比這裡食肆賺的錢還多。”

陶十七道:“若是一般的食肆,只怕是如此。你這裡不同,鋪面在最熱鬧的地方,每天來往的行人人山人海,賺的錢可就不說不好了。”

王普連連點頭:“待詔說的極是。不瞞你說,我長這麼大,家裡祖上傳下來是部族首領,以前見過的錢,還沒有這幾天賺的多。唉,以前只知道辛辛苦放牧牛羊,一日三餐裹腹,便是求不來的日子。直到數年之前,知道了還能夠到宋境賣馬,是生財的門路。第一次賣馬回來,只有幾十貫純利錢,我揣在自己身上,晚上睡覺都是睜着眼睛。一路上既怕人偷搶,又一直在盤算着爲族裡買什麼東西,那種感覺,又是擔驚受怕,又是喜悅無限,一輩子也忘不了。想那個時候得了錢,買什麼呢?就只敢想買些糧食,買些鹽巴,喝兩口酒,再好的東西想也不敢想了。與現在比起來,真真是兩個世界!”

陶十七大笑:“員外也是自小苦過的人,現在雖然發達了,還是知道節儉,非他人可比。”

其實王普怎麼說也是首領,他過日子都是如此,其他一般族裡百姓是如何就可想而知。

看看天色不早,陶十七站起身道:“我該回去了。以後得閒,再來找員外說話。”

王普急忙起身,送陶十七出了門,拱手道:“下次待詔來,請你飲酒。我這店裡菜色雖然不如對面官酒樓精緻,卻有自己的特色,待詔來嘗一嘗。”

陶十七拱手謝過,帶着隨從,踏着月色搖搖擺擺出了勝州城。

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63章 文臣論兵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29章 慢用第44章 閒情第206章 閒話党項第81章 親征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0章 工廠傳聞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118章 賽馬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3章 殺良冒功第98章 回京奏事第71章 錯位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禁地第63章 文臣論兵第112章 大生意第3章 首告有賞第64章 寶地第112章 大生意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70章 圍城第88章 談判第15章 朝爭第10章 工廠傳聞第52章 禁地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38章 向東第71章 錯位第203章 一切都變了第61章 心驚肉跳第62章 援軍第2章 入宮第33章 舊人重逢第88章 左右爲難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63章 欠債還錢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30章 僥倖第108章 想法不同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46章 分道揚鑣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47章 探礦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65章 強行收錢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30章 殺人者死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40章 反常第71章 錯位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19章 攻破曲陽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29章 過界第113章 最後一戰第78章 錢來了第153章 鬼谷口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73章 形勢突變第77章 諸事不同第91章 爭鬥第121章 家事第227章 利器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27章 南下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94章 要強硬第36章 獻城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2章 連夜攻城第69章 打出去第9章 上元觀燈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82章 亂起第34章 面比肉貴第197章 鴉兒看第23章 多調人來